APP下载

宫颈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

2010-04-13张晓菁

山东医药 2010年15期
关键词:描述性分类法细胞学

邵 琳,张晓菁

(1山东省交通医院,济南 250012;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目前宫颈癌筛查国内外普遍遵循三阶梯技术 ,即首先宫颈脱落细胞学初筛 ,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指导下活检 ,最后通过组织学检查确诊。其中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是CIN首选的初筛工具和病情监测的基本方法。该法具有简单易行、准确率高、经济有效且可多次重复的优点。

1 检查方法

1.1 宫颈刮片 宫颈刮片是目前筛查 CIN和宫颈癌最为常用且简便的方法。其优点为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缺点为仅可收集到 20%的细胞,80%以上的细胞样本残留在采样器上,40%以上的涂片会因血液、黏液和炎症组织的影响而混浊不清或固定不及时,导致假阴性率高。

1.2 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 近年来国内将液基细胞学技术用于宫颈细胞学检查取材快速、方便、无损伤,可提高涂片的质量和检出率。液基细胞学检查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宫颈细胞学检查技术,能明显提高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制片方法:在窥阴器暴露下,将宫颈细胞取样刷置于宫颈管内,达宫颈外口上方 10°左右,两翼刷毛同宫颈口两侧紧密接触,朝同一方向旋转 3~5圈后,继而取出。打开宫颈细胞保存提取管盖。将宫颈细胞取样刷插入宫颈细胞保存提取管内的细胞保存液中,旋转冲洗宫颈细胞取样刷,将尽可能多的宫颈黏液及细胞成分洗入保存液中,再通过全自动细胞检测仪行制片。其优点为利用专用采样器及细胞保存液,可获得几乎全部的细胞样本,用全自动细胞检测仪可将样本分散并过滤,减少血液、黏液及炎症细胞的残迹。与传统制片比较,其制成的单层细胞涂片背景清晰,阅片容易,假阴性率低,发现鳞状上皮内低度或高度病变的敏感度高。此外,一次取样可多次重复制片并可用于 HPV-DNA监测和自动阅片,提高样本的收集率及识别高度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提高。

2 结果判断

宫颈组织正常上皮细胞包括鳞状上皮细胞和柱状上皮细胞,若无柱状上皮细胞表示取材不满意。患者年龄、月经周期及内分泌因素可影响这两种细胞的出现和排列。感染和炎症时鳞状上皮细胞出现核周空晕和胞质空泡;柱状细胞增大,伴有多量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增生细胞表现为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增粗、核仁明显、核浆比失调等。增生细胞可来源于炎症、不典型化生或修复过程,甚至高分化癌的少量细胞脱落也可误为核异质细胞。CIN包括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等,CINⅠ、CINⅡ及 CINⅢ级,反映不同程度的宫颈上皮异常。中重度核异质细胞呈网状或颗粒状分布,均匀,核边薄而规则,有时核边内陷,此多见于中层型和外底呈核异质细胞、宫颈鳞癌和腺癌细胞。

3 报告形式

宫颈细胞学检查的报告形式主要为分级诊断(巴氏分类法)及描述性诊断(TBS分类法)两种。长期以来国内外大多沿用巴氏五级分类法。1988年 WHO提出应用描述性报告和与 CIN一致的报告系统;同年美国 NCI提出Bethesda(TBS系统)报告方式,该法主要强调将涂片质量、描述性诊断及临床与细胞病理互相沟通,并引进了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的概念。TBS报告系统产生于 1988年 12月,并于1991年和2001年先后两次进行修订和补充。其应用目的是使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术语一致,并与临床治疗密切结合,达到细胞病理与临床的有效交流。

3.1 TBS分类法的改良 ①将涂片制作质量作为细胞学检查结果报告的一部分;②采用描述性诊断,术语标准化,能明确反应有意义的形态学发现。③提出适当的治疗建议,以利临床对病变进一步评价。

3.2 TBS描述性诊断内容 ①正常细胞学涂片 ;②良性细胞学改变:包括感染和反应性细胞学改变;③上皮细胞异常:a鳞状上皮细胞异常:包括不典型鳞状细胞(ASC)、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b腺细胞异常:包括不典型腺细胞(AGC)、不典型腺细胞倾向瘤变、颈管原位腺癌(AIS)和腺癌细胞。c其他恶性肿瘤。

猜你喜欢

描述性分类法细胞学
虚构人名的内涵意义分析*——描述性理论面临的挑战和反驳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K 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浅析独立主格结构在大学英语四六级段落翻译中的运用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一种基于英文网页描述性信息的摘要算法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基于贝叶斯分类法的股票选择模型的研究
ABC分类法在介入耗材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