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摘心打叶法防治番茄病毒病

2010-04-13刘小琴陈联和

上海蔬菜 2010年5期
关键词:病状叶型母枝

刘小琴 陈联和

(浙江省庆元县农业局 323800)

病毒病是一种潜伏性病害,一般在番茄开花结果后盛发,表现为花叶型、卷叶型、小叶型、蕨叶型、条斑型等各种症状,造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在生产实践中,单一采用病毒钝化剂疗效不佳,我们采用摘心打叶方法,再辅以药剂防治,起到了延缓和抑制病害发展蔓延的作用,甚至使植株恢复到正常生长水平,减少产量损失效果显著。现将其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 适用品种

该防治方法适用于中、晚熟品种,因其生长期长,再生能力强,发枝力强,成枝率高,抽生的枝条长,适于摘心。

2 适用时期和方法

结合第1~3档果的选留和采收,从基部打掉老叶、病叶、病枝及病状新叶,病状新梢长至25cm左右,从基部掰除,另留新梢,如此反复2~3次,直至新抽生的新梢生长正常,留为结果母枝。所留新结果母枝上如再现病状,又依前法反复处理。在处理病状新梢时,发现枝条极细小时即表现病状,此时不要急于打掉,让其长到一定程度再处理,效果会更好。处理过程中应用消毒液、清水洗手后整枝剪除病枝,减少人为传毒机率。打梢摘叶后,再喷一些病毒抑制剂和杀蚜杀螨剂,如病毒A、吡虫啉、阿维菌素等,重点喷新梢新叶,以提高保护效果。

3 效果

(1)留梢节位相对降低,抑制了番茄结果部位过快上升的趋势;(2)与只喷病毒防治剂相比,采收期延长1~2个月,病果青果率降低10%以上,果实红熟天数缩短3~10d,增产幅度大于30%。

4 小结

4.1 我们把染病植株病毒划分为3组,分别为成熟老熟组织病毒、输导组织病毒和幼嫩组织病毒。成熟老熟组织细胞成熟老化,对原有病毒体有隔离固定作用;幼嫩组织细胞分裂活跃,是病毒繁殖扩散的主要场所;而输导组织病毒,是造成新梢染病的最直接病源,病毒随着液流运动,向上部组织传导,在新的生长点和幼嫩组织集结繁殖,新抽嫩梢有类似从输导组织“吸毒”作用。依此模型,我们认为,通过反复摘心打叶处理,能够降低枝体病源基数,降低细胞内和细胞间的病毒浓度,起到“排毒”作用,当病毒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即不易发生危害,有利于维护输导组织正常功能,培育正常新梢。

4.2 病梢之所以采用打梢而不用抹芽方式处理,一是为了通过新梢的长势维护植株的吸收传导功能,二是希望通过强化传导输送,使更多的病毒体集中到铲除目标上来。

猜你喜欢

病状叶型母枝
叶片前缘对吸力面边界层3维流动影响分析
碧桃穿孔病的防治
先进动叶平面叶栅试验和数值分析
楔形叶片旋转空化器叶型改进数值模拟研究
育71-1桑树母枝直径与开花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母枝粗度对南丰蜜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探究
马属动物肠阻塞病因及诊疗措施
猕猴桃二龙组合交替结果栽培法
南丰蜜桔结果母枝粗度≤2.5 mm果实品质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