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的护理

2010-04-13卞淑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12期
关键词:椎间盘体征腰椎间盘

卞淑平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外宾病区,江苏南通,2260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3],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经后路椎板间隙显微内镜摘除术是20世纪90年代末引进的1项新技术[4],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见效快、对脊柱的稳定性破坏小等优点,在脊柱外科领域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使手术微创化。本院在2003年~2007年共完成显微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9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2例,男 54例,女38例,年龄25~62岁,其中 L4~L5椎间盘突出 62例,L5~S1椎间盘突出27例,L3~L4腰椎间盘 3例,病程5个月~3年,均经磁共振检查确诊,术前症状和体征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腰椎间盘镜手术。

1.2 手术方式

采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硬膜外麻醉成功后患者俯卧于手术台,C型臂X线机透视确认间隙后,取腰部后正中旁切口(0.8~1.5 cm)克氏针定位后作一长约1.5 cm的纵行切口,套管分离达椎板间隙后置入椎间盘镜,咬除部分椎板及其间黄韧带,开窗约1.0 cm×1.5 cm,行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术,探察神经根管通畅,反复冲洗切口,仔细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在切口内置半管引流管1根,从切口引出并固定于皮肤上,退出工作通道,逐层缝合切口,无菌敷料覆盖。

随访病例术后症状和体征改善状况按NaKai[5]标准评价。优: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恢复原工作;良: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偶有腰痛或下肢酸胀感,恢复原工作;可: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遗留轻度腰痛或下肢不适,减轻工作及活动;差: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不能从事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1.3 结果

术后6~12个月随访病例92例,住院时间为10~11 d。由于使用M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的特点,加之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及康复指导,患者术后均无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病例术后症状和体征改善状况优60例、良28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6%。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椎间盘镜是新近开展的手术,患者既迫切希望早日手术,又担心手术失败,常持怀疑的态度,为了避免负性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护士热情而主动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采用讲述和观看图片材料的方法介绍该手术的先进性和必要性,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动员刚接受MED的患者现身说法,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术前准备:全面了解患者健康状况、临床症状。除外科手术护理常规外,为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术后尿潴留及腹胀,术前2d开始训练床上排便,指导患者轴线翻身,避免术后翻身不当造成疼痛,教会患者直腿抬高和腰背肌锻炼、深呼吸为术后的功能康复打好基础[6]。术前3 d开始指导患者俯卧训练2~3次/d,2 h/次以上防术中移动位置影响术者操作而引起神经损伤。

2.2 术中护理

经过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对微创手术虽已有所了解,但进入手术室可能会产生孤独感,患者入手术室后护士给予热情接待,关心体贴,稳定患者情绪,术中由于俯卧位以及对神经根和硬膜囊的刺激,可引起呼吸、心律骤然变化。因此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询问有无腰及下肢疼痛等症状,若有上述症状应暂停操作,待患者情况好转后再继续进行[7-9]。由于本术式可因出血、视野不清、操作受限等情况中途转开放,因此随时做好开放手术的准备。

2.3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保持病房内安静、整洁、舒适,术后去枕平卧硬板床4~6 h,待呼吸、血压平稳后即可翻身,翻身时注意保持脊柱在同一水平线上行轴线翻身,防脊柱扭伤,1次/2 h,防局部长时受压及促进肠蠕动;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防肺部感染;术后6 h开始进食,宜先进低脂、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佳,胃肠功能恢复后可进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富含纤维素饮食以利于创面修复及预防便秘。

病情观察:①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2 h[10],直至平稳;②术后24 h内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及渗液、引流液的性质及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有效引流,按医嘱使用抗生素防切口感染;③术后24 h内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无下肢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防硬膜外血肿压迫造成脊髓损伤或术中周围神经损伤造成神经根水肿,如有神经压迫症状并呈进行性加重及时报告医生,予以脱水、营养神经治疗[11-12]。

功能锻炼:①直腿抬高锻炼在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进行,以30°起始,逐渐加大抬腿幅度,坚持10 s然后放下休息10 s,双腿交替训练,3~5次/d,10~15 min/次,通过锻炼使神经根牵拉松弛,促进其血液循环,有效防止未被完全引出的血液与神经根发生粘连,同时股四头肌与腰骶肌也得到锻炼[13];②术后1周指导患者行腰背肌锻炼,增加腰背肌肌力,预防肌萎缩和加强脊柱稳定性。先用飞燕式,然后用5点支撑法,1~2周后改为3点支撑法,坚持3~4次/d,30下/次;③早期下床活动可预防肺部感染、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4d即可下床活动,由护士在旁指导并协助以防发生意外。保持上身直,患者无眩晕和感觉体力可承受后,方可用支撑物支持站立,要求行走时间不宜过久,循序渐进。

2.4 出院指导

注意防寒、保暖、防便秘,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保持正确的站立、坐姿,站立时上身应保持直立,坐时两腿放松,避免久坐或久站;不可直立弯腰,拾物时应下蹲拿起,恢复期禁负重和弯腰;坚持睡硬板床,避免长时配戴腰围,防产生废用性腰背肌萎缩;告知患者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3 小 结

MED作为微创技术体现人性化特点,在外科领域的应用正逐渐被患者所接受。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对每位患者疾病的充分认识、适应证的正确选择、熟练的镜下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前适应性训练、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患者康复的有力保证。

[1]曹颖.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72.

[2]潘化平,王健,冯慧,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发生机制与治疗进展[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6):761.

[3]张文志,朱晨,尚希福,等.常规器械微创小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4):356.

[4]镇万新,王育才,马乐群,等.脊柱后路显微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骨科杂志,1999,19(8):460.

[5]刘海容,于莹,齐滨,等.人工髓核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57.

[6]何伟.后路椎间盘镜下切除椎间盘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及护理[J].脊柱外科杂志,2004,2(3):171.

[7]徐湘萍,尹素青,岳春华,等.后路脊椎显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配合及护理64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10.

[8]王玲娟,刘艳武,刘建,等.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2):45.

[9]张涛,杨扉扉,张松,等.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8例[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5):594.

[10]刘王君.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2):2149.

[11]洪曼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92例体会[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9):1691.

[12]夏新华,武伟,吴胜祥.椎间盘镜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5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3(5):540.

[13]韩裕,李庆奇,吴友科,等.微创小切口潜行神经通道扩大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8,12(5):353.

猜你喜欢

椎间盘体征腰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
卫气营血阶段性与内毒素血症兔不同时相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