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检验学科建设

2010-04-12黄秋兰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检验科医师科室

黄秋兰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检验科,上海 201802)

学习科学发展观,要结合科室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全体党员的庄严使命。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理论不断丰富检验医学,使检验医学逐渐成为一门系统、科学的独立二级学科。临床检验工作者应由局限于实验室内“化验员”逐步向为临床提供检验信息咨询、参与临床诊断治疗的检验医师的职能转变。抓住学科建设这一主线,全面推进医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学科建设之路。

1 检验质量

保证检验质量是检验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临床实验室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医疗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更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之必须。一个不准确或不真实的检验结果将误导临床医生对病人的治疗和处理,影响病人的治疗安全,甚至导致病人死亡。质量监控是检验科日常一项繁杂而严谨的工作,科室应视每份标本为一个病人,对标本检测进行全过程的质量跟踪和监控;如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保存、检测和结果报告,仪器设备的定期校验、维护,以及对检测方法性能进行评价等都有严格标准。每天早上应提前到岗,对仪器设备做室内质控检测。科室除认真做好上海市室间质评,并应积极参加全球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检验报告的多层审核等系列措施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这些工作都有完整的文件做指导,操作过程和结果都有完整的记录,真正体现了规范化操作和管理。

2 实验室认可

从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来看,实验室认可是实验室质量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实验室如果通过认可,实际上意味者它的技术能力和质量得到一定承认。ISO15189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了标准化、规范化世界各国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所制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译成中文是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按照ISO15189建立的实验室不仅对保证医疗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也促进了医疗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比如,长期服用抗凝药的患者,定期要做凝血酶原时间(PT)来监测药物的用量,但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试剂、标准品可能是不同的,检测出的PT结果可能也不同。假使有位英国的游客几天前在伦敦根据当地PT结果调整了华法林的剂量,几天后在上海发病了,如果上海与伦敦的实验室检查PT的检测系统是不可比对的,怎么用测得的PT值调整药物剂量呢?如果都遵循ISO15189,得出的结果都能溯源到国际特定的标准上,结果就可以通用了。

3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

经常与临床医生保持联系和沟通,虚心听取临床医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也应保持与护理人员的联系,了解采集标本时病人的状态,是否服用对结果有影响的药物、食物等。例如呼吸科曾对数位患者胸水检验报告提出质疑,已经明确诊断的结核性胸膜炎胸水,但比重及蛋白均偏低,经向检验科人员了解,发现有些胸水标本送检时已部分凝固,而未及时向临床联系重送,胸腹水标本也未要求临床医生加抗凝剂,以上情况表明,检验科与临床沟通、经常保持联系,有助于临床及检验医学工作的提高。

4 举办检验医学学术讲座,发挥检验师能动性

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听到临床的医生们说,检查血常规,我们就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其他的数据都是多余的。当我听到此话时,感到的不是抱怨,而是内疚。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是我们检验科的工作疏忽了,没有及时把日新月异的检验新技术、新方法向临床医师介绍,协助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有效利用各种检验信息,提高临床医疗诊治水平。我们应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检验医师的主观能动性,向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介绍检验医学新技术、新进展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新知识,让广大医护人员认识检验医学的作用,减少误会和偏见,使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关系更加融洽,这无疑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诊治水平。如果我们每月举办一次检验新进展讲座,介绍一些检验项目、仪器的方法学和临床意义;每年举办一次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活动周,围绕加强检验质量管理、加强检验与临床交流这一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宣传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要求和措施。这些活动的举办一定会得到医院领导、广大医护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重视和支持,检验医师也会在这些学术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管是专业水平,还是个人综合能力都得以提高。科室也会通过长期的学术活动不断完成学科建设积累。

5 参与临床科研合作,临床和科研相辅相成

检验医学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临床有大量的科研课题需要检验科进行检测,检验科也有许多新技术、新方法需要在临床应用、评价后改进并普及。检验医师需要积极配合临床医师的科研协作要求,参与到临床科研课题研究中去,这有利于加深对临床医学知识的理解,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更重要的是能掌握检验医学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规律,是检验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好方式。检验医师在检验医学领域也要善于从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主动与临床医师开展临床科研协作,让临床医师配合我们做好临床病人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让检验医学的科研活动更好地符合临床的需要。通过建立适合检验医学科的科研模式,积累工作经验,以便申报较高级别的科研基金资助,最终提高整体科研水平和规模。

6 急诊检验的建设

急诊检验是对急、重危患者做出病因诊断、紧急治疗、抢救必需的检验工作,是检验医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急诊医学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急诊检验结果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对挽救生命、减少伤残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衡量医学水平的标志之一。把急诊医学作为医院整个诊疗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共识,但是医院的急诊检验工作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职责不明确,检验项目“急与不急”没有严格区分,我院没有专门的急诊检验部门,急诊工作与日常检验工作混在一起,从而造成了急诊检验水平与快速发展的急诊医学和检验医学不相适应。这就要求医院、科室从思想上提高对急诊检验的认识,把急诊检验的建设、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确保能够为临床提供优质高效的急诊检验服务。

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借鉴国内外检验医学先进理念和经验,优化检验科检测流程,大大提高检测速度,真正方便病人。探索“学科立院”的道路,以发展的眼光和战略高度谋篇布局,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做贡献。

猜你喜欢

检验科医师科室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