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岸海洋高等教育的展望与策略

2010-04-10谭树明林年冬

航海教育研究 2010年4期
关键词:海洋大学全球化海洋

,谭树明,林年冬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 湛江 524088)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不断提升经略海洋的战略意识,通过开发海洋寻求解决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些人类当前所面临的三大问题的途径。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全球化竞争环境给海洋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是海洋高等教育工作者当前应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全球化竞争对国家海洋战略的影响

1.全球化竞争对海洋国防战略的影响

当今人类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海洋经济与海洋开发处于一个充满局部冲突的共同利益体中,各沿海国家相继对海洋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加速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同时海洋权益的争夺方面也进一步加剧。维护海洋环境、海上通道和海洋经济体的共同安全以及处理海洋权益冲突的历史责任决定了国家的海防使命应开拓合作和预防危机。

以全球性海洋资源开发为目标的第二次世界性的海洋发展浪潮,逐渐使塑造和维护海洋开发的和平环境以及全球海洋合作与预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国际海防观。

2.全球化竞争对海洋产业的影响

随着21世纪人类开发海洋新时代的到来,在全球对海洋资源开发和经济竞争的环境下,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与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内地的海洋经济在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总体规模还偏小,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尚显不足;海洋经济科技含量不够高,科技创新水平相对滞后;新兴海洋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未来海洋产业起步较晚;海洋资源开发过度和海洋环境的日益污染已成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全球经济危机对海洋三大产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海洋第一产业——海洋渔业首当其冲。例如海洋渔业国际贸易遭受因金融服务萎缩而造成的结算、贷款等问题的影响,海产品出口遭受金融危机激化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等。

海洋船舶工业等海洋第二产业也未能幸免,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大陆造船产业造成较大的冲击,除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两大集团公司外,由于船东融资出现问题、船舶定价暴跌等原因而导致的船舶订单撤销给新兴造船企业和中小船企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并且暴露出产能过剩的问题。

海洋第三产业中的海洋交通运输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出现了运价狂跌、货量剧减和融资困难的主要特征,港口及运输受到的影响在服务业中仅次于房地产和金融(证券)等行业。上海港、广州港和大连港等8大口岸都深刻感受到金融风暴带来的不小的冲击。

3.全球化竞争对海洋高等教育的影响

作为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学科在内的高等教育在全球经济危机迅速蔓延的形势下也无法独善其身。潘懋元先生指出,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包括浅层次的教育经费和学生就业,次层次的招生和师资队伍以及深层次的专业结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等方面。全球金融危机使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陡然增加,多数国家经济发展的放缓、停滞甚至衰退,对我国高等学校规模发展、高等教育融投资、学生就业、教学和科研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海峡两岸现有中国海洋大学、台湾海洋大学、高雄海洋科技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和浙江海洋学院等多所海洋院校,有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厦门大学、河海大学、集美大学等20多所涉海高校,还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一、二、三研究所以及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东海和南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着国家海洋高等教育的重任。在这一轮全球经济危机中,上述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研究生招生与就业、科研经费和海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也感受到金融海啸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二、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两岸海洋高等教育的机遇

1.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创新型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增加

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国家海洋战略转入全球海洋合作与预防,海洋三大产业也进入转型时期。全球新一轮的海洋开发浪潮携带着雷霆万钧之势,掀起对海洋技术需要的滚滚波涛,把海洋科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海洋事业对具有全球海洋视野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海洋高等人才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国土安全,实现新时期的海洋国防战略任务对海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水产和海洋工程等专业的专门人才,也需要具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法律、海洋保护等综合知识的海洋管理人才,同时也迫切需要具有海洋科学和军事学等复合知识的专门军事海洋学人才。

国际经济组织认为,本次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造成的损失一般会高出以往的2~3倍,持续时间一般会延长2~4倍。因此,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三大产业受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存在,其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从而对掌握深厚理论知识和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级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2.全球化竞争推动海洋科技创新

全球经济危机促使各个国家更加重视包括海洋领域在内的科技创新,为海洋高等教育和海洋科研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中国大陆逐年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突破了一批海洋领域关键问题的瓶颈,掌握了一批重点新兴海洋科技产业的核心技术。2009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创新团队的两个973项目获准立项;中国海洋大学的物理海洋学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资助;广东海洋大学的物理海洋学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的资助等。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海洋科技创新发展也进一步重视,涉海高校及科研院所在相关海洋论坛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和智力支撑的作用。2008年11月,以“海洋高新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为主题的“2008上海海洋论坛”隆重举行;2009年7月,首届中国海洋论坛在珠海开幕,探讨科技兴海和海洋产业现代化等重要问题;2009年8月,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召开,围绕海洋高新技术发展等问题,探讨发展蓝色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3.全球化竞争加速海洋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海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培养具有全球海洋视野、具备国际合作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海洋人才的着眼点,也是海洋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

国家海洋开拓合作和预防危机促进了国际海洋研究与学术交流的增加;经济危机对世界海洋产业的普遍冲击也促使各国之间海洋经济与管理、海洋科技和服务等领域的全面合作与交流;国家之间海洋研究领域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增加,全球范围内大尺度空间的海洋科技创新正引领着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海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国际学生的增长不仅增加了对海洋高等教育的收入,加快校园的国际化进程,更重要的是使师生从多元文化中受益,兼容并蓄东西方文化精华,培养和造就了具有创新精神的海洋人才,促使两岸的海洋高等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许多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与国外著名海洋研究机构或高校建立密切的教育合作关系,通过互派交流学生、访问学者,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开创国际化课程和双语教学等方式,促进海洋高等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三、海洋高等教育应对全球化竞争的策略

1.坚持海洋特色办学,探索创新型海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海洋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培养海洋人才,发展海洋科技,振兴海洋事业;海洋特色是海洋大学实现使命的前提与基础。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背景下,海洋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适应海洋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全球海洋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各涉海高校应立足本单位的海洋特色,加强海洋优势学科建设,推动课程综合性改革,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学科建设上,根据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加强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建设,改造整合低水平、低效益的弱势专业,形成海洋主干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互为联系的学科专业群,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对海洋产业的支撑力,为保障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途径。

在课程设置上,应推动课程综合化改革,对学科相关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间的壁垒,逐步实现课程综合化。着力培养能较好地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应面更广、就业竞争力更强的复合型人才。

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倡导研讨性的学习;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创新实践实习基地,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推动海洋产业蓬勃发展

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了全国优秀的海洋拔尖人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推动海洋科技革命、引领海洋科技创新的重任,在973计划、海洋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科技示范下,带领海洋经济走向复苏与繁荣。

今后,两岸的海洋研究机构和高校在海洋气候变化与预测、海洋动力学与气候以及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等领域需进一步凝练重要学科方向,聚焦重大科学问题,组织科技攻关,大幅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海洋探测和应用研究能力,加强各海区尤其是南海的科学研究,争取在世界海洋科学前沿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海洋高等教育相关单位应依靠海洋科技创新,突破重大科学技术,发展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绿色生物产业和环保节能新技术等,促进海洋三大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转变,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实现新一轮的海洋经济健康发展。

3.发挥国际合作优势,推进海洋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海洋研究机构和高校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协作,也形成了全球海洋产业“抱团过冬”的景象,在客观上为推进海洋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西方国家涉海高校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为严重,在金融危机影响期内的发展步伐有所放缓,这就为两岸海洋高等教育提升国际地位、吸引国际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我们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把国际交流中跨国界的多元文化与海洋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在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乘势而上,跻身世界一流的海洋高等教育之列。

在国家的层面上,应尽快制定海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推动海洋高等教育产业多元化的发展。同时,要加快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系统改革,提高海洋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以国际领域海洋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为契机,两岸涉海院校应通过合作办学、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互派交流学生和访问学者等多种方式,积极吸纳国际前沿的海洋科技文明成果,借鉴科学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教学方式,推进教育改革,培养适应世界海洋经济和海洋科学发展需求的创新型海洋人才。充分认识和利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好时机,成立两岸涉海院校协会,每年举办一次学校发展战略研讨会或学术论坛,建立两岸交流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两岸海洋大学的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两岸海洋高等教育之间的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两岸海洋高等教育事业。

[1]杨子江.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渔业的影响[J].中国渔业经济,2009(2):117-128.

[2]施 华.金融危机对航运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水运,2008 (12):13-15.

[3]王泽敏,赵 娜.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和天津市的影响正在加深[J].天津经济,2008 (11):25-27.

[4]潘懋元.金融危机的挑战 高等教育的应对 农业院校的机遇[J].高教探索,2009(4):5-9.

[5]李国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可能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9(1):6-10.

[6]高 艳,潘鲁青.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海洋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高等理科教育,2002(5):7-10.

猜你喜欢

海洋大学全球化海洋
中国海洋大学作品选登
新旧全球化
中国海洋大学 自主招生,让我同时被两所211大学录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Multilingual Mix in Women Fashion Industry Advertis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China
全球化陷阱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식민 상황과 이태준의 고향의식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