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栎薪炭林丰产培育技术

2010-04-08汪志强鄢洪星张新华周传涛徐玉杰

河南林业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麻栎修枝苗床

汪志强,鄢洪星,张新华,周传涛,徐玉杰



麻栎薪炭林丰产培育技术

汪志强1,鄢洪星1,张新华2,周传涛1,徐玉杰3

(1.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464031; 2.信阳市南湾实验林场,河南 464031;3.河南省国有商城黄柏山林场,信阳 465332)

麻栎为豫南低山和丘岗区主栽树种,主要作为能源薪炭林发展。总结麻栎的繁育技术及薪炭林丰产栽培技术,为林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以期促进麻栎薪炭林良性发展。

麻栎;薪炭林;繁育;丰产;技术

麻栎为我国重要用材和薪材树种,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作用,是生态经济兼备的多用途树种,在豫南低山丘岗区为主栽树种,主要作为能源薪炭林发展,同时也可作为原料林。在豫南麻栎虽被广泛栽植,但在生产实际中麻栎薪炭林多为粗放经营,技术含量和效益较低,从而影响了麻栎薪炭林的发展。通过用多年的生产管理经验和研究结果总结麻栎薪炭林丰产培育技术,以期为林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促进麻栎薪炭林的良性发展。

1 繁育技术

1.1 采种与种子贮藏

1.1.1 采种

选择树干通直,生长旺盛,无病虫害年龄在20~40年生的健壮树木为采种母树。果实由绿变黄褐色,坚果有光泽,表示果实成熟,成熟后会自行脱落。上树将种子打落或在优良的单株树下拾取均可采集成熟种子。一般初期脱落的种子多发育不健全或遭受虫害,品质较差,故树上采种应在脱落盛期进行或及时从地上拾取。采集种子不能用石块等物撞击树干,击落种子,否则会影响采种母树的生长和下年采种。采种后少量种子要进行粒选,挑出颜色不正常及有病虫损害的种子,即可得优良种子90%以上。大量种子采用人工方法挑选,费工费时可用水选法。有橡实象鼻虫害的种子,从外表不易发现,用50~60℃温水浸泡10~15 min,可杀死种内害虫。或用500倍液敌敌畏浸泡4~8 h进行杀虫。杀虫处理后的种子摊在干燥阴凉地方进行晾干,为防种子发热生霉,每天翻动4~5次,晾干后的种子即可贮藏或直接进行播种。

1.1.2 种子贮藏

种子一般采用沙湿藏,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干燥的地方进行挖长形坑,坑深70 cm、宽1 m左右,长度以种子数量多少而定。坑的底层铺细湿沙15 cm,沙的湿度70%为宜,沙上摊铺5~8 cm种子,种子上再铺盖3~6 cm细沙。如此1层细沙1层种子交替摊放,略高于地面后覆土封盖,为防种子发热生霉,在种子沙藏的坑上可适量插些成把秸杆进行通气。为防止雨水浸入,在坑的四周挖20~30 cm深的排水沟。如在10~12月直播造林或秋季育苗,种子即不需贮藏。

1.2 整地和播种

1.2.1 育苗地的选择和整地

育苗地宜选择阳光充足、富含有机质的肥沃沙壤土,尽量选择靠近造林地、水源充足、病虫害少、管理相对方便的地段,可以减少苗木运输所造成的苗木失水和机械损伤,减少苗木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整地前要对苗圃地进行消毒处理,采用0.5%的福尔马淋溶液喷洒育苗地,或者撒适量生石灰消毒。由于麻栎的根系分布较深,整地深度应在25 cm以上,并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入一定数量的有机肥或化肥做基肥,促进苗木的生长。深翻后做苗床,高30 cm左右,床宽1 m左右,床间生产道25 cm左右,便于人工管理;苗床长度根据苗圃地情况,可长可短,以便于苗床排灌水为宜。

1.2.2 播种

麻栎宜在温度较高的时期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如果不对种子进行播前处理,播种后种子发芽参差不齐,有的可能几个月不能发芽,苗木生长大小极不整齐,以致难于管理。种子要进行催芽处理,先采用清水浸种1~2 d,再用沙床催芽。方法是:沙床与种子上下分层堆放,1层沙间隔1层种子的方法,每层沙厚约10 cm,每堆分2~3层,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夜间用薄膜覆盖保温,白天揭开薄膜,以利于种子的快速发芽,催芽处理约10 d时间。待80%种子发芽后即可进行苗床播种。播种量为0.225~0.375 kg/m2。播种时一般采用条播,条播行距为20 cm,播种20~30粒/m,播种后覆盖细土0.5~1.0 cm,然后盖草。盖草的作用是保持苗床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水分的大量蒸发,也可防止浇水时苗床土壤被冲流失。种子发芽出土前需勤浇水,使土壤和种子保持一定的湿度。

1.3 苗期管理

1.3.1 幼苗萌芽出土期管理

此时管理最为重要,播种后,一般经过20 d左右种子开始出土,当有30%~40%的种子萌芽出土时,就应揭去盖草,同时对幼苗遮阴7~15 d,这样可使苗木高低整齐,便于苗木管理,如出土发芽先后不齐,可趁雨天略带土分床移苗一次,可使苗木高低较整齐,提高出圃率。若遇阴雨天气,则要同时做好苗圃地的排水工作,确保苗床排水良好。

1.3.2 中后期管理

幼苗中期主要是水肥管理,此阶段除保持足够的水分外,从幼苗长出5~6片真叶开始则可以施氮肥,最好是施腐熟的人粪尿稀释液,以“勤施薄施”为原则,即每次用量不要太多,分多次进行施肥,施肥后用少量的清水加以淋洗苗木,防止幼苗受到肥料灼伤,约10~15 d时间为1个施肥周期,一般施3~4次,到8月底要停止施肥,以保证幼苗有足够的养分和充分木质化,提高苗木的生长量和质量。

当幼苗生长到一定时间,苗木密度较大,影响苗木生长时,就应该进行间苗,一般进行2次间苗:第1次间苗约在7月下旬,保证播种行株数为15~17株/m;第2次间苗约在8月下旬,最后定苗株数为10~12株/m,达50~60株/m2。1年生播种苗高达50 cm以上,可出圃造林;也可用2年生苗木进行截干造林,一般2年生苗高可达1.0~1.3 m。

1.3.3 主要病虫害防治

栗实象鼻虫,在成虫盛发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柞天牛,成虫于7月出现,啃食树皮,吸食树液,可用40%乐果乳剂5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剂250~500倍液喷杀,效果良好。

2 薪炭林丰产栽培技术

2.1 造林地选择

麻栎适应性强,在我市低山、丘陵和岗地均能生长,但立地条件对麻栎生长有较大影响。立地条件不同,生物产量相差30%以上,为提高麻栎生物产量,缩短轮伐期,麻栎造林时应选择土壤深厚、质地疏松、含石量少(15%以下)的土壤,以及水分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南坡作为麻栎的造林地。

2.2 整地方式

在山区可采取穴状或鱼鳞坑整地,但在丘陵和岗地宜采用人工全垦加穴状整地或机械全垦整地。在岗地平缓地可用机械进行带状或全面整地,深30~40 cm。山地较陡坡,采用穴状整地或鱼鳞坑整地,穴状整地穴60 cm见方,深50~60 cm;鱼鳞坑整地坑的长径1 m,短径60~70 cm。先清理大石块,心土或草皮筑牢埝边,表土放入坑中,拣尽石块和草根,松土深度30~50 cm,坑面外高里低。沿等高线横坡成行排列,品字型上下交错,保持水土。山区土层较厚,25℃以下的坡地,也采用水平阶梯整地,围山等高线呈品字型排列,阶长2.5~3.5 m,阶面宽0.8~1.5 m,松土深度40 cm左右,上下间隔1~1.5 m,水平阶整地的阶面宽和上下间隔要与造林设计密度相适应。

2.3 造林密度

麻栎作为薪炭林或原料林培养,采用短轮伐期经营,山区如采用穴状整地,设计密度为440~660株/667m2,丘陵岗地全垦整地造林密度以4 950株/hm2为宜;林分过密树体向上争阳光,林内光线不足,自然整枝严重、粗增长缓慢、林分质量下降;林分过稀,由于麻栎前期生长缓慢,不利于培养通直干形,总产量下降,同时也不利于轮伐后林分的培育。

2.4 苗木选择

在山区和含石量高的丘陵区,可采用直播造林,一般情况下采用麻栎植苗造林,能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选用1~2年生苗。

2.5 栽植时间与方法

栽植时间以早春为宜,一般3~4月进行,选择阴雨天或阴雨天前栽植成活率较高。截根截干,适度深栽。麻栎苗木主根性强、苗木根深,难起苗,起苗易造成根系损伤,栽植前要将苗木进行短截,保留根系15~20 cm,用利刀剪平;过长根栽不下去,又难以踩紧;过短不利于生发侧根,降低造林成活率。2年生苗截干保留60~70 cm,以利于提高成活率和抽发旺盛的主枝。栽植时要适当深栽,栽至苗木根迹上2~5 cm左右,并踩紧踏实,保持苗木直立、根系舒展。

2.6 抚育管理

麻栎为深根性树种,前期生长较慢,栽后抚育不及时不到位,容易造成麻栎蹲苗时间长、郁闭时间拖后,主干不明显、长势差等现象。山区麻栎穴状整地造林,因为整地面积小,杂草多,较难管理,一定要坚持每年抚育3次,全面整地每年抚育2次即可。抚育措施主要为除草、扩穴、培土、疏松土壤,时间一般为4~5月1次,8~9月1次,1年3次抚育的,6~7月加1次抚育管理。有条件的可以结合抚育进行施追肥,但8月后停止施追肥,直至林分郁闭。一般全垦整地前期可实行以耕代抚,林粮间作以套种花生等矮林作物为宜,一般可间种2~3年。种植小麦等高杆作物对麻栎高生长影响较小,但对其地径和成活率有较大影响。因此禁止间作小麦、芝麻、山芋等高杆作物。为了培养良好主干,促进林分生长,麻栎林郁闭后至第1次采伐利用,应进行2次修枝。一般在麻栎造林后4~5年进行第1次修枝,强度为树高1/3~1/2;麻栎修枝后生长较快,一般2~3年后再进行1次修枝,修枝强度为1/2~2/3。修枝应在树木落叶后至第2年发芽前进行,修枝时用手锯或利刀紧贴树干修除,修枝要结合进行除萌、清理林分灌木、藤本和其它非目的树种。修枝切口要平滑、不伤树皮、不留桩。

2.7 间伐

麻栎作为薪炭林或原料林采取短轮伐期经营,一般不需要进行间伐,但如果造林保存率每公顷在4 500株以上的,要根据林分生长情况,在林分郁闭后,从第1次修枝至第2次修枝之间进行1次间伐,以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林内生长状况,间伐按留优原则,进行定性间伐,把那些被压木、濒死木去除,使每公顷保留4 200~4 500株左右,如间伐强度过大,林分平均单位面积产干重减小,也不利于第2代林分培养。

2.8 经营作业方式

根据麻栎萌芽力强且多代不衰和市场对麻栎原料需求量大的特点,为了缩短经营周期、提高经济效益,采取短轮伐期矮林作业。一般第1茬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每8~10年采伐1次,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每10~12年采伐1次。

2.9 除萌定干

麻栎采伐最好用利斧作业,以利萌发和防止萌条风折。由于试验时间较短未进行伐桩高度试验,但根据生产经验和其他树种的试验,伐桩高度以不高于地面3 cm为宜。麻栎采伐后第1年要进行封山,防止牲畜毁伤。第1年不需要除萌,一是为了养根,二是为了防止林分杂草孳生;到第2年树木落叶后要根据林分密度、伐根萌发情况每个伐根选留2~3个萌条,其他去除。

2.10 病虫害防治

麻栎病虫害较少,一般不会造成大面积受灾。

2.10.1 麻栎栗实象鼻虫

栗实象鼻虫主要为害种实。防治方法:①人工防治。种子处理:贮藏和播种前将种子用50~60℃温水中浸泡10~15 min;在幼虫未爬出栎实前,收集早期脱落的栎实并集中清除处理。②药物防治。种子处理:种子贮藏和播种前用500倍液敌敌畏浸泡4~8 h进行杀虫;林中成虫盛发期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喷杀。

2.10.2 柞天牛

柞天牛主要为害树干。防治方法:①人工防治。在成虫大量羽化时,聚尾群交,此时人工捕杀相对容易,可发动群众集中捕杀。②药物防治。寻找虫害蛀孔,每孔向内注入40%乐果乳剂5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剂250~500倍液10~20 ml杀虫。

2010-08-20

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7-06)。

汪志强(1961-),男,河南固始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科学研究。

S792.181

C

1003-2630(2010)03-0089

(责任编辑:王文彬)

猜你喜欢

麻栎修枝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麻栎-刺槐混交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修枝对连香树林分生长的影响
麻栎种源1年生苗生长特性比较
定向培育措施对麻栎生长的影响评价
盆景树
杨树修枝技术研究进展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不同强度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干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