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华县山苍子产业开发现状与对策

2010-04-08邱建明陈庆潮廖诗林

湖南林业科技 2010年5期
关键词:山苍子江华林农

邱建明, 陈庆潮, 薛 军, 廖诗林

(江华县林业局, 湖南 江华 425500)

江华县山苍子产业开发现状与对策

邱建明, 陈庆潮, 薛 军, 廖诗林

(江华县林业局, 湖南 江华 425500)

山苍子经济价值高、栽培容易、加工工艺简单、见效快,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简述了江华县山苍子产业开发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华县山苍子产业发展的对策。

山苍子; 产业开发; 江华县

山苍子(Litseacubeba),别名山鸡椒、木姜子,是我国特有的香料树种之一,为樟科木姜子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山苍子在我国广布于长江以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等省(区)迄今仍以野生为主。我国部分省区已进行人工营造山苍子林,以福建、湖南和四川等省营造面积最大[1]。山苍子的叶、花、果及根皮均可提炼芳香油,俗称山苍子油。山苍子油是香料工业中的重要天然香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含量占66%左右,其余为甲基庚烯酮、双戊烯、芳樟醇等。利用山苍子油生产高纯度紫罗兰酮、柠檬醛、二乙缩醛、鸢尾酮系列,在医药、食品、饮料、日用化学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2]。随着医学、化工的发展,市场对山苍子油的需求日益加大,开发利用山苍子资源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3]。

1 江华县自然地理概况

江华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该县地处南岭北麓、潇水上游,是湖南省与广东省、广西省三省(自治区)的交界之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5′45″—112°10′05″、北纬24°38′23″—25°15′45″,属低纬度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寒期短,夏无酷暑,无霜期长,湿度大,风速小的特点。据江华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日照1758h,无霜期308d,年平均气温18~18.5℃,1月平均气温7.4℃,7月平均气温26.5℃。极端高温39℃,极端低温-5℃,全年10℃以上的活动积温5539.6℃,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降水量1510mm,年蒸发量1270mm,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且静风率高,平均风速1.4m/s,春季阴雨天多,对林木生长十分有利。

江华县境内自南向北以八仙界、勾挂岭、天子岭、蕨背岭、八石弓等山脊将县境分为东西两半,即岭东、岭西。岭东群山密集、山峦重叠,其林木生长茂盛;山苍子主要分布在此处的中低山区。岭西为狭长的河谷丘岗,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成土母岩以震旦纪与寒武纪形成的砂岩、板岩、页岩为主,边缘地带杂以少量的白垩纪末期形成的花岗岩;土壤以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和黄棕壤为主。江华县内的土壤、水、肥、气、热等条件都非常适合山苍子生长发育。

2 山苍子产业开发现状

江华县林区的立地条件好,林农全垦造林的习惯使林地的光照条件及山苍子种子接触土壤的条件得到改善,造林后第2年山苍子即大量萌生,且其密度大。江华县的山苍子大多处于野生状态。1956年江华林场引进山苍子油加工工艺,率先利用野生山苍子蒸馏芳香油[4],该产品远销国外市场,价值很高,这一工艺迅速在江华县推广。同时,许多林区林农利用传统的土蒸法提取山苍子油,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前,江华县年产山苍子油500t左右,最高的1973年,产山苍子油达615t;80~90年代年产量约450t,近几年因重点工程造林面积的增加,产量又回升到500t左右。山苍子收入成为林区的主要林副业收入之一。在杉木造林地幼林抚育开始时,有目的地保留山苍子幼苗,促其在杉木未成林地上形成天然山苍子林,这一营林方式延续到现今。现在进入江华林区,在3~8年生杉木幼林地及未成林造林地上,均可见大量野生山苍子。为了发展山苍子产业,江华县进行了人工繁殖和栽培试验,试验均获成功。

3 山苍子开发前景

3.1资源丰富

在江华林区造林后第2年山苍子大量萌生,不需要造林,只要移植补齐,加强后期管理。如按每年林区造林3000hm2,10年为一个周期,则江华现有山苍子林面积达3万hm2以上。因此,采取合理的营林措施,科学管理,能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栽培容易

山苍子为速生落叶树种,生长周期短,1~3年开花结果,5年达到盛产期,受益快[5]。从采种、育苗、造林到后期管理等栽培技术都比较容易掌握。可在丘陵及山地开阔地进行人工种植,建立山苍子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

3.3加工工艺简单易行

山苍子油提炼主要用水蒸汽蒸馏法[6],加工工艺简单。

3.4见效快

山苍子是一种速生树种,在杉、松林套种山苍子,以短养长,见效快,节约了土地,提高了林业效益。另外,山苍子生长很快,通过混交,对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林分抗病力以及水土保持力、防止水土流失作用显著。

4 存在的问题

4.1生产规模不大

江华县山苍子资源的利用缺乏统一管理,市场无序竞相收购山苍子油,以及外销出口价格的变化,使收购价格波动较大,影响林农采收的积极性,加上资源分散、采收不便,难以形成大的生产规模。

4.2选育工作滞后,品种良莠不齐

江华县山苍子大多是直接采用野生种子进行播种育苗,没有建立良种基地。

4.3经营规模小,管理粗放

江华县山苍子经营规模基本停留在家庭小作坊式,未能对山苍子资源进行集约经营和综合利用,造成山苍子产量低而不稳定,油质差。由于管理粗放,树冠未矮化,采摘较困难,有的林农在采收时将整株砍倒采集果实,造成山苍子资源大量损失。

4.4加工落后,产品低值、单调

江华县目前对山苍子的加工仍以粗加工为主,主要产品为山苍子油,加工设备简陋,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对山苍子加工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和推广力度不够,对新产品的开发投入不多;产品单调,品牌少,竞争力弱。

5 开发利用对策

5.1加强技术开发与推广

(1) 积极开展山苍子栽培技术培训,提高林农对山苍子栽培管理的技术水平,制定山苍子栽培技术规程,实行科学经营,提升山苍子产品质量。

(2) 林业主管部门要把好造林设计关,做到适地适树,因势利导,组织和发动群众在种植杉木时适度套种山苍子,可增加山苍子的种植面积,提高山苍子的产量,形成规模,增加林农的收入,调动林农的积极性。

(3) 大力开展良种选育和引进工作。江华县对山苍子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优势,采种历史悠久、面积广,其中不乏优良品种,要大力加强良种选育和引进工作,建立良种基地,提高山苍子的产量和品质。

(4) 保证苗木和造林质量。山苍子造林地要实行全垦整地,有利于山苍子生长,同时采用国标一级和特级苗造林,确保造林质量。

(5) 加强幼林抚育管理。合理整形修剪,矮化树体,控制密度,雌雄株按9∶1比例配置并分布均匀[7]。头3年进行锄抚,并适当施肥。

5.2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生产加工企业开展科学研究,针对山苍子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进行重点攻关,积极探索科学的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既能使这种受益快、经济效益高、投资风险小、回报率高的项目得到有效的发展,又可使当地林农致富。特别是要重视对山苍子木材、叶、花、果、种籽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提高山苍子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5.3建立和完善加工与营销体系

在扩大山苍子种植规模和提高栽培技术水平的同时,政府和主管部门要积极培育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和完善加工与营销体系。这样既可为发展山苍子生产提供充裕的发展资金和稳定的销售市场,确保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积极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山苍子的经济价值。

[1] 吴美春,施拱生,田荆祥.山苍子的栽培与利用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1988(1).

[2] 陈煜强.香料产品开发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

[3] 潘晓杰,陈卫军,侯红波.山苍子资源利用加工现状及开发前景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3,21(1):79-80.

[4] 陈学恒. 我国山苍子资源利用现状和产业化前景评述[J].林业科学,2003,39(4):134-139.

[5] 罗朝伟,叶洪权.山苍子播种繁殖技术[J].四川林勘设计,2007(3):57-58.

[6] 赵铭钦,苏长涛,姬小明,等.山苍子油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66-7868.

[7] 叶永青.山苍子栽培与采收[J].安徽林业,2002(4):20.

(责任编辑:唐效蓉)

2010 — 07 — 08

2010 — 08 — 15

S 573+.8

B

1003 — 5710(2010)05 — 0055 — 02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0. 05. 017

猜你喜欢

山苍子江华林农
广西山苍子油提取工艺及成分分析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ediatric Tuina plus oral Chinese medication for pediatric anorexia due to spleen failing in transportation
山苍子果和叶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鸟”与“乌”
湖南省山苍子6个天然居群果皮精油成分分析
陈江华 藏石欣赏
药用观赏植物(山苍子)在园林中的应用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