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2010-04-07孙亚楠

关键词:院校政治职业

葛 伟,孙亚楠,杨 蕊

(1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石家庄 050061;2.河北交通职业学院,石家庄 05009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葛 伟,孙亚楠,杨 蕊

(1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石家庄 050061;2.河北交通职业学院,石家庄 050091)

科学发展观对高职教育同样具有引领、指导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的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搞好教育者队伍建设,努力创新育人机制。

科学发展观;高职;思想政治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务院于 2005年 10月 28日正式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力量。科学发展观是关于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和理论,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而且也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到高等职业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根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时刻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变消极防范和严格控制为积极引导和真诚服务,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高职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为祖国建设服务的特殊群体,因此,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能起到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重要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学生存在的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我国政府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奏响了序曲,高职教育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跨越而实现了自身发展上的跨越。必须看到,高等职业教育在实现规模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自身的一些特点,与普通高等教育有诸多不同,深刻研究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科学发展观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一)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迅猛发展,在校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现已达到 3000万左右,已由精英式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已达 1000余所,比 2000年前净增 900余所,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学生数量,高等职业教育称得上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二)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类型,职业院校及学生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它具有大学教育基本属性的同时,要比普通高等教育与企业、市场联系更加紧密、更加具体,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传承大学教育的共性理念,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更要突出行业属性,以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

二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首先学生文化素养有差异。现行的高考实行按高校层次、按分数录取的制度,使高等职业院校录取的学生与国家、省重点大学录取的学生相比,在知识基础、基本素养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其次在教育对象成份上有区别。普通大学一般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博士生,年龄总体上较大且相对成熟;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总体上年龄相对较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在大学生身上反映出的一些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

(三)高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1.理想信念存在偏差。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经济生活以及社会组织形式等正在趋向多元化。从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利益出发审视问题,学生们容易产生不同的观念。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背景下的学生对事物判断价值标准存在着差异性。根据我们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30%以上的学生对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康的主导价值观产生了疑问。

2.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干扰着学生的成长。

由于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大为扩展。学生在通过网络获取有益信息的同时,大量不健康信息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统计,80%学生利用计算机看影碟、聊天、玩游戏的时间几乎占据了学生 90%的上网时间,只有 8%的学生上网学习自身的专业知识或查找资料,少数学生甚至利用网络发布一些不良信息。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3.高校的学费使部分学生曲解了与教师、与学校的关系。

高昂的学费及上学成本使问卷调查中的 20%的学生将自己视为高等教育或学校的投资者和消费者,进而使学校对学生的正常管理产生一种抵触和反感情绪。

4.自控力普遍较差。

根据调查,现在的大学生 90%以上是独生子女,他们不迷信教条、务实、有抱负、眼界开阔,有永不满足的求新动力。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生活的磨练,性格比较脆弱,自控力较差,容易产生自我中心主义、较强功利意识和知行背离倾向。

5.高职院校强调与市场与企业的对接和结合,削弱了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力。

职业教育强调就业,强调与区域经济的结合和服务。其特点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从而使学生踏入社会的时间大为提前。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学生公寓制的施行、校外住宿生的出现,以及学分制和选修制都使得传统的学校、教师教育和班级 (支部)组织方式受到冲击,学生交际的范围在加大,各种社会影响力在加强,而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却在趋向弱化。

6.学生来源加剧了心理失衡。

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的录取分数线下限不确定,使得学生入学层次差别较大,其中有 75%的学生来自经济落后地区,对就业的渴望、生活贫困和学习起点低,极易让他们产生失落感、自卑感,性格内向,行为容易反常。

因此,在现阶段,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学生特点,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理论,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高等职业院校及学生的特殊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结合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找准切入点,创新工作理念、方式和方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以人为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领导者、管理者的重视。2003年 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指导思想。高职院校应根据中央精神,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学生们逐步确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在教学理念上,必须打破因袭或仿照普通高校的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大胆改革,鼓励创新,才能使政治理论不断受到学生的欢迎。比如,在教学内容上,在“理论够用”、课时压缩的情况下,不仅要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根据时代要求进行专题性教育;根据社会发展加强对学生的市场经济理论教育;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及进行创新教育等等;在教学方法上,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利用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动嘴讲、动手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改革构建和完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体系,凸现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结合就业教育,搞好理想信念教育。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要将理想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起来,要使学生懂得只有在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前提下才有个人理想,才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只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共同理想之中,始终把个人理想和职业理想服务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才能使个人理想和职业理想更有意义和价值,才会有实现的可能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学生实现个人理想和职业理想必须在牢固树立全社会共同理想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从现在做起,热爱、钻研自己的专业、强化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质,为日后走向社会、实现职业理想做准备。

3.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坚定专业思想和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念。

从入学开始,就要帮助、指导学生做好未来几年的职业生涯设计,科学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提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并明确为完成此规划在校期间应着重加强自己某些方面的学习和锻炼。通过设计,使他们目标明确,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要教育他们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自己的专业,增强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安心基层,吃苦耐劳。教育学生杜绝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培养他们勇于吃苦、扎实肯干的工作精神和意识,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创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

放眼世界,近半个世纪以来教育观念的更新引人注目。阶段性教育为终身教育所取代,教师中心让位于学生中心,学科本位发展为能力本位,再进一步上升为素质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围绕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展开。

1.强化心理辅导,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

加大对高职学生的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根据调查发现,60%的高职大学生对自身低层次的学历、地位、学业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表现出焦虑、自卑、冷漠与抑郁,35%的学生进入大学校门以后,旧的目标已经实现,认为任务完成了,新的目标又迟迟确定不下来,因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厌学、散漫、混日子。还有20%的学生则由于基础差、理想时时受挫等原因,也对学习失去兴趣,最后迷失了努力方向;还有 10%的学生由于对环境不适引起的孤独、郁闷。这些心理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学生对各种道德观念的认识产生错位,甚至对社会产生敌视,直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只有通过开设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课程,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学会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加强心理健康训练,才会提高学生对校园内外各种问题的认识,减少心理方面的问题。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学生保持广泛的情趣并善于心理调整,学会放松身心,迎接各种挑战。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既有大学文化的基本属性,又有其承担着培养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的职能。首先,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以创新先进文化为己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其次,要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从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把企业文化所强调的进取精神、组织纪律和团队合作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之中。第三,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思想,有目的、有组织地加强学生对本行业或企业的认知,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实现最大限度的专业对口就业。第四,加强公德意识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结构与特点决定了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较多,教育学生遵守公共道德、诚信友爱、文明举止,形成自觉的文明风尚与习惯,使之先成人,再成才。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中央教科所的专家认为“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高职院校必须定期组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专业开展进社区、进农村和企业,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加强自身的实践和协调能力。

4.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管理,保障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现。

我国的高职院校发展时间普遍较短,各项制度尚处于摸索阶段。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要求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要做到严格、规范,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坚持统筹兼顾,服务突出以职业技能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

国际流行的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为高职教学改革提供了打破学科本位课程模式的理论依据。只有高职教育根据高职培养目标要求来建立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学生相关能力培养体系,开发职业能力实训模块,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培养,才能发现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高职院校必须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教学重心,组织学生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训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所学专业与实际岗位“无缝”对接,才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搞好思想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创新育人机制

“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至关重要。高职院校负责政治思想教育的教师所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育人机制的创新和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搞好教育思想工作者的队伍建设,以保证育人机制的不断创新。

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来说,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练好内功,是创新育人机制的必要前提。

首先,“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才能入心,入心才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觉悟。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深入学生,走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学生才能更好地与老师接近,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思想。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对网络的正面运用,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思想理论的灌输,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思想教育真正入心、入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从战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加强师德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师德建设工作专门化组织,开展经常性工作,保证师德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是开展师德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先进性导向,做到教育形式创新、教育途径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按照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求,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教育,按照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人民性、社会性特征,围绕培养优秀技能人才、发展先进文化、钻研业务、拼搏奉献、忠于职守等内容,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形成热爱高职教育的师德师风。

三是建立师德的制度建设和考评机制。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

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成长与培养,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创新育人机制,搞好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才能永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和实践性。

[1]刘福泉,等.课堂教学贯彻科学发展观精神是每个高校教师的职责[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2):77.

On innov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institues with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be ing the guidance

GEWei1,SUN Ya-nan1,YANG Rui2
(1.Hebei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al Sciences and Law,Shijiazhuang 050061,China;2.Hebei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Shijiazhuang 050091,China)

Scl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with scientific outlook in development being the guidance,the college,based on the regurementof people oriented,comprehensive,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veral considerations shall pay attention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and techonlogical education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tudents,innovate the concept,content and metho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institues,building well the faculty group,and innovate the mechnis m of cultivating talents.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institutes;ideology and politics

112

D64

A

1673-9477(2010)01-0090-03

2010-01-28

葛伟 (1961-),男,河北保定人,正高级政工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

[责任编辑:王云江 ]

猜你喜欢

院校政治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