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教育论争及其实质探析

2010-04-07靳淑梅

关键词:族群公平利益

靳淑梅

多元文化教育论争及其实质探析

靳淑梅

多元文化教育自产生起,就饱受纷争,褒贬俱存。争论焦点主要是多元文化教育是否以特殊利益对抗公众利益;是否制造国家分裂、掩盖阶级矛盾;是否有利于提升学业成就。通过反对者与倡议者的论争探析,可以得出结论,多元文化教育遵循了教育公平的平等、差异、补偿原则,实质是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虽不能直接改变社会结构,但最终会通过促进教育公平的实施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

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论争;多元文化教育实质

多元文化教育是多元文化社会的产物,在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最初源起于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同化的一种反对,一开始是一场运动而非一种理论,后经少数民族、女性主义者、文化不利者、低社会阶层者等弱势族群的支持,到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运动,以反映各种不同族群的教育期望与要求。

一 多元文化教育蕴含

作为一种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多元文化教育,自提出之日起就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认可与参与,人们从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不同学术研究的视角定义多元文化教育。在诸多定义之中,《多元文化教育辞典》做出的定义最有影响,认为: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族群研究(ethnic studies)运动,希望通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给学生提供不同文化团体的历史、文化及贡献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与认同自己的文化,并能欣赏及尊重他人的文化。另一方面,多元文化教育对于处于文化不利地位的学生亦提供适当的补偿教育的机会,以协助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牵涉到族群、阶级、性别、宗教、语言、特殊性等层面。多元文化教育实施途径有: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建设民族互尊与认同的学校文化;设立多元文化课程,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及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贡献融入教科书;反对只依据标准化测验而进行的能力分班;实施双语教学;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素质的教师,正确理解文化差异及这种差异在教育上的表现,形成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教学能力。

二 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论争

随着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关注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批评也日益增多。特别是90年代前后,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论争,不少学者对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在多元文化教育中的表现形式深表怀疑。

1.反对派的观点。

(1)多元文化教育以特殊利益对抗公众利益。特殊利益:指与公共福利或民族国家的整体目标和需要不一致的一种利益。公共利益:指能适应所有团体,包括特殊群体的需求。保守主义将主流团体本身的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将与权利、主流意识和观念相对抗的势力视为特殊利益。在教育上,保守派认为非主流团体极力要求教育当局将其文化、历史及经验融入课程内容并予以制度化是对抗公众利益。

(2)多元文化教育指引错误方向——制造国家分裂。保守主义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将个体视为不同族群,学校针对族群差异性在处理语言、文化、教学形式上所采取的决策以及所应用的方法,是不恰当的、不合法的。因为这会滋长他们的差异,导致族群歧视或是支持族群歧视,并引起社会的离间不和、加剧种族冲突,并导致现有的民族国家解体。因此,保守主义认为,在差异性日渐增强的社会中,应只以一种方式教育学生,就是要求加倍努力地去教导所有学生学习核心知识与价值——即学习主流文化知识。

(3)多元文化教育掩盖阶级矛盾。激进派观点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倡导消除偏见、增进文化敏感度,提供平等入学机会等等观点及措施,是将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简单理解为“文化问题”,未能触及“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其目的就是为了使被压迫群体满足于现状,沉醉于文化的平等之中,而不顾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社会要素间的关系,维护现有的社会结构。也就是在文化平等的幌子下服从政治与经济的统治,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是一种诱人的承诺,是美丽花环下面隐藏的陷阱。

(4)多元文化教育不利于提升学业成就。基本能力论者(back-to-basics)认为,如要求学校遵循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更多地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使他们的种族观念更明确,而较少考虑帮助他们掌握基本技能,这可能限制了该民族子弟的社会化过程,窄化了他们的学习内容,影响其未来的竞争力与适应力。如果一味地提倡差异、多元,只怕会使他们越来越缺乏文化资本,而疏离社会。

总之,这些批判的总体观点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并未真正探讨劣势群体受害原因,反而把受害者视为问题,例如,低自我概念、混淆的认同及语言障碍等。只从学习形态、语言习惯、师生人际互动等层面理解、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困难,而相对地忽略了大社会结构中不平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目前社会存在的歧视问题。

2.多元文化教育论者的回应。

(1)多元文化教育并非强调特殊利益。学校课程应反映各族群的经验、历史和文化,才符合国家利益,也才能和公共福利相配合。以单一主流文化为主的课程只能反映特殊利益,而且无法适应在未来多元且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生存的需求,对公共利益而言也是有害的。多元文化课程目的并非促进特殊利益,而是致力于课程改革,以使整体课程更具包容性,并能真实反映多元社会的多种文化团体。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这些改革运动是为推进各级学校课程的民主化,以促进公共利益的实践,而不是强化特殊利益的改革运动。

(2)多元文化教育不会危害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教育目的是将学习与少数民族文化背景联系起来,提高民族自觉意识;促使教育者意识到文化、语言多样性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克服偏见及刻板印象,提高学业成就。“文化多元”也并不意味着各族群在政治、地域上实行“割据”,例如,在美国不仅有州和联邦十分强大的政治实体保证政治与经济的统一,在文化层次上也有很强的“一体化”,不会讲英语在美国寸步难行,不接受美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就无法与其他人及各种政府机构打交道,更谈不上就业和发展。因此“文化多元”并没有保留真正独立的“文化群体”,只是允许在接受“共同文化”的前提下保留各个“亚文化群体”,使该群体的人们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自己对于国家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3)多元文化教育有助于解决民族问题与政治问题。学校不是复制社会和阶级的不平等,而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弱势文化群体学生,提高其未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信心和能力,以培养真正的民主和平等意识。多元文化教育是国家政治体制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它力图通过文化问题来缓和并解决民族问题与政治问题,有一定的理想性。文化问题的解决无疑有助于解决民族问题与政治问题,这又有一定的现实性。

(4)依据学生文化特征而进行的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学生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观对促进学习是有效的,依据学生的文化特征而进行的有关民族内容的教学与基本能力的教学,二者是互动的,不是矛盾、冲突的。因为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假定之一是通过肯定学生文化、形成正确认同及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行适合学生的教学,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业成就。基本能力论的观点忽略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弱势地位、忽略了他们在文化、教育领域长期以来所处的受宰制地位,是不公平的。

三 结论

通过多元文化教育论者与各种反对派别的论战,可以剖析出其实质,并得出如下结论。

1.多元文化教育实质是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多元文化教育在理念上强调教育权利的平等,所有受教育者不论其性别、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社会经济地位、所属社会群体的差别,理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它涵盖教育各个方面,体现在教育各个环节及结果上,是倡导教育机会均等的一种教育观念。它重视文化资本,追求教育公正与平等,使各族群、各性别、各种社会地位的人都拥有公平受教育和充分发展其潜能的机会,是社会民主、平等、公正等思想的具体表现。由于教育的结果会因受教育者个人的天赋、机遇而不同,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地实现,因此,多元文化教育所要求的平等不是同化主义的等同,而是文化差异之间的平等。

2.多元文化教育遵循了教育公平的平等、差异、补偿原则。

基于罗尔斯的正义论原则,遵从首先使最少受益者的利益最大化,其次使较少受惠者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对弱势群体进行补偿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倡导课程改革、成就提升等,试图通过教育手段帮助不同民族群体的学生发展跨文化适应能力,消除对亚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歧视,增加自我肯定;给不同民族群体的学生提供文化选择的权利和机会,使来自各社会阶层、性别、种族、语言与文化团体的学生,均等享有课程资源,均等享有成功的机会,与社会正义所关心的主题不谋而合。

3.多元文化教育通过实施教育公平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

整个体制包括教育、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存有“不平等”的因素,交错盘结。的确,多元文化教育未深究造成“不平等”的原因,更不能根除社会存在的种种“不平等”。但从“教育”入手的确是一个积极有用的方法。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巨大不平等的情况下,教育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多元文化教育虽然不能使社会产生结构性变革,但却可以与社会改革相互配合,相互增强。

教育均等如同自由与正义,是人类努力但仍未达成的理想,不论何时,只要存在不同的族群,就会产生分歧。所以我们不能苛求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就可以实现教育公平,而应把多元文化教育看成一个持续的过程,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1]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Definition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EB/OL].http://www. nameorg. Org.

[2]Jones,R.Destinies:Canadian History Since Confederation[M].Toronto: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Canada Inc.,1996.462.

[3]Ravitch.Diversity and Democracy: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merica [J].American Education, 1990, 14(1):46-68.

OnDebatingSignificanceofMulticulturalEducation

Jin Shumei

There has been debates about th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since it emerged . The focus of the debate is whether th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an be seen as a new racism which may lead to the national disintegration or not , whether it can result in the red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Through studying the different arguments , we get to know th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an promote the equity of education. It has carried out the equal opportunity principle, differences principle, as well as compensation principl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debates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essence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lassNo.:G40-055DocumentMark:A

陈砚秋 蔡雪岚)

靳淑梅,博士,副教授,延边大学,吉林·延吉。邮政编码:133002

1672-6758(2010)05-0001-2

G40-055

A

猜你喜欢

族群公平利益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笨柴兄弟
新兴族群的自白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公平比较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