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园教改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2010-04-05由显斌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幼儿教师设置

由显斌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浅析幼儿园教改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由显斌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随着幼儿园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滞后的问题显现出来,如:课程改革缓慢,课程观念陈旧;教育理论课和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脱离幼儿园教育实际;课程结构不合理,缺乏综合性、前瞻性;缺乏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课程设置未形成标准化的课程体制。针对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出发,以幼儿园教师的素质结构为依据,适应教师专业化趋势,全面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要求:“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和幼儿师范学校要认真、深入地学习《纲要》的精神,改革学前教育课程和师资培养方式,并主动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贯彻落实《纲要》的宣传和培训工作。”[1]所以,在幼儿园新教育改革理念的背景下,必须加快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不适应幼儿园新教改的问题

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委员会主任钟启泉认为:“目前我国师范生在大学接受的教师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至少落后50年。高师现在使用的仍是建国初期引进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偏重书本知识,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强调老师在课堂上的控制,以及封闭式的教学方式。”[2]可见,学前教育专业多年来的课程设置已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课程改革缓慢,课程观念陈旧

(二)教育理论课和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脱离幼儿园教育实际

有人曾对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九所高师课程设置作了一个综合统计,其中教育专业课的学分最低只占课程总学分的4%,最高也只有6.4%。据统计,教师职前培养内容中教育理论课和教育实践课的比例仅为5%~6%和3%~4%,远远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平均水平(20%和10%)[3]。由于教育理论课和教育实践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实践短和课程内容与幼儿园教育联系不密切,幼师生缺少在幼儿园的体验、适应、熟悉、提高和自我培训的过程,尤其是缺少对幼儿园教改的感受,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简称幼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幼师生了解幼儿园教改少和教师职业技能弱,毕业后不能迅速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影响了高等院校的声誉,制约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三)课程结构不合理,缺乏综合性、前瞻性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提出的问题来自于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的背景知识是一个综合的整体。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文化素质要全面发展,其技能是文学、科学和艺术技能等各领域的综合,具有宽广的知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要熟悉多门学科知识并融合贯通,切忌传统的教育内容学科化和片面化。目前,课程结构不合理的表现:

其一是必修学科多,选修课少;单科性学科多,综合性学科少;传统学科多,新型学科少;以教师课堂传授为主的学科多,以学生自学讨论、思辨等活动为主的学科少。

其二是课程领域狭窄,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幼儿教师是承担三至六七岁儿童的教育任务,课程设置也就围绕这个目标。事实上,除了城市进行幼儿园学前三年教育外,还有0至3岁儿童的托幼教育,残障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大都附设在小学),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教育机构的规模也将扩大。

其三是艺术类课程少,目前幼师生艺术技能差是制约学前教育专业面向幼儿园教育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除了招生制度不合理外,还有艺术教育课程少和幼师生教师技能训练不力等因素。招生录取主要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忽略音乐、美术等素养的考察,导致幼师生艺术技能先天不足。艺术类课程比例失调,导致艺术训练后天营养不良。

汉语本身有普通话与各地方言发音(包括港澳台发音)的不同,在用哪种汉语发音对应外文上也存在问题。如王富民在《外国音乐家人名汉译刍议》一文中提到四川音乐家王光祈不会“国语”,曾将波兰音乐家Chopin译为“雪盆”。[3]又英国大诗人Wordsworth译为华兹华斯而非“沃兹沃斯或渥滋渥斯”,证明译者是操吴音或沪音的人士。[4]这些做法已经过时,今天我们统一用汉语普通话的发音对译。

其四是科技类课程少,学前教育专业设置的课程一般是为文科生而设计的,往往注重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培养,而对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开设不足。在黑龙江省五次幼儿教师创新教育活动大赛中都发现,幼儿教师组织的幼儿活动很少涉及科学领域,即便是科学领域的活动,教师的科学知识也不够准确。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四)缺乏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

基础教育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强调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要求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逐步由国家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学校课程的研制者和开发者。但是,目前我国通行的是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模式,大体上是一种“没有课程的教育学”。加之,长期以来,教师始终是国家课程的实施者,形成了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权威性、科学性的迷信和依赖,很少甚至没有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过质疑,也就从来没有幻想过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更无法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不能根据本校的实际来新编或修改课程。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普遍认为,教学即执行、复制课程文本的过程,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缺乏课程整合和课程开发的能力。

(五)课程设置未形成标准化的课程体制

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体现“师范性”的课程长期以来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没有将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纳入到一个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体制当中;另一方面,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不衔接。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分阶段的,教师在各阶段有特定的专业发展要求。而传统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抹杀了二者的联系,从而制约了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设想

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指出:“师范大学要积极地进行改革,主动参与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来,努力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针对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出发,以幼儿园教师的素质结构为依据,适应教业化趋势,全面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与时俱进。要用不断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课改内容应紧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不能停滞不前。时代的发展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未来方向,课程设置应建立灵活、敏锐的发展变化机制,并制定出长远的课程建设计划,这也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

2.坚持教师专业化。目前,向教业化方向发展已成为世界性教师教育的热点与潮流。教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共同目标,当然亦是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3.坚持课程设置模块化、微型化。一方面要根据知识、素质、能力、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设置目标;另一方面,要改变课程设置时间过长、范围过宽的弊端,根据专业的发展的要求,适当设置时间短、要求灵活的微型课程,增强课程方案的灵活性。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学程短与课程多的矛盾。

4.坚持因校制宜,突出特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应体现各自院校的特色,按照各自学校的办学重点、学术力量优势设计适合本校课程改革的课程体系,可以采用必修和选修的方式,不能再落入过去千篇一律的模式。

5.坚持完善课程监管和评价体系。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和监控体系相对比较完善,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评价和监控体系还没有形成。落实课程监管和评价体系的关键在于各级课程管理者要真正进入教师课堂,教师之间也要加强彼此交流,改变教师教学孤立的状态。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内容

1.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幼儿园培养合格师资,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出发点和归宿。新《纲要》无论是在教育理念、功能、目标、内涵方面,还是在教育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较之以前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教育组织方式等方面都对学前教育专业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要根据幼儿园发展的需要,重新审视培养目标,构建培养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科知识、教育活动工作能力和创造研究能力的复合型幼儿教师。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取向是定性在教育,定向于幼儿园,定格在专科。

2.把握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与教育改革的前瞻性。幼师生未来的教育对象是0至6、7岁的学前儿童,这些儿童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未成熟期,《纲要》强调要保教结合,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显著特征,幼儿教师既要开展教育活动,又要从事生活保育护理。《纲要》还强调教育活动要以游戏为主,以操作活动为主,而不是以课堂教学、书本知识传授为主。所以,要求幼师生既要懂得相关的幼儿教育理论,又要掌握扎实的活动组织技巧和生活护理技能。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理论性,又要重实践性,既重知识性,又重操作性。

3.改革课程的设置与结构。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从学科属性上分类,可以分为公共课程、教育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等三大部分;从学习选择上分类,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公共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教师高尚的职业理想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塑造幼儿,因此应强调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强调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强调教育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教业化的发展趋势也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理想和掌握广博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学科专业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教师具有任教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地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才能在科学体系中把握自己讲授的学科,教给学生掌握各种知识、技能的方法,根据不同教学对象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教育课程是教业化的标志性课程。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应以幼儿园改革为核心,加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幼师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应包括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学科教学类课程、教育研究方法类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指教育见习、实习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操作类课程。三大类课程门类的比例应为55∶30∶15。要精选必修课,广设选修课,增加教育实践课。

4.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注重教育实践的效果。课程改革并不是要求课程超载,而是要对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要适当压缩专业教育课程和公共课程的比例,增加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的比例。提高幼师生能力的重要渠道是通过幼师生到幼儿园的见实习来训练。第一要适当增加教育实践的课时量,幼师生的见实习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贯穿整个学程。第二要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将模拟实习、集中见实习、分散见实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第三要适当增加和相对稳定教育实习基地,要集中组织见实习,便于学校对学生的检查和指导,提高见实习的质量。

5.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幼儿园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幼儿教师的规格。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改革必须紧跟幼儿园教改的步伐,不能脱离幼儿园的教学实践。应选择对幼儿园教育有直接指导作用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教学方法应以案例教学为主,使幼师生能够将所学理论、方法等与幼儿园实际联系起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6.充实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在幼儿园科学教育领域的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幼儿教师还要对孩了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物理、化学、生物现象作出深入浅出地科学的解释。因此,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以利于拓宽幼师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培养幼师生的师范性。另外,要适当降低文化基础课程的难度。由于高校扩招,幼师生的文化基础明显下降,如果不降低文化课的难度,那么幼师生听不懂、学不会、不爱学,导致幼师生整体素质下降。

7.加大技能教育课程的比例。幼师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点体现在:“说、写、画、算、弹、唱、跳、玩、做、护”等多方面;要培养幼师生的“十好”,即“有一副好口才、写一手好字、画好儿童画、测算好身边的数形关系(掌握好常见的科学常识)、弹奏好一件乐器、唱好儿歌、跳好舞蹈(组织好幼儿游戏等活动)、使用好幼儿常见玩具、做好幼儿园简单教具(操作好计算机)、掌握好幼儿的护理和保健技能(掌握好幼儿身心健康的保育常识)。这些技能是幼儿教师的常见技能和特色技能,也是体现《纲要》理念最明显和最关键的技能。要建立技能考核的长效机制,使技能训练每天有指导、有检查。考核项目上刚性科目和弹性科目相结合。刚性科目是必考技能,弹性科目是选考技能,学生可以任意从中选择。

8.整合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教育专业课程是培养幼师生教师职业素养的理论基础。例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指导》、《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保健》、《游戏理论》、《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涉及幼儿园的内容较多,要把这类课程整合起来。部分开设了幼儿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幼儿卫生学、儿童营养学、儿童生活护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咨询等,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有必要作适当的删减。

9.保证各层次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根据我国的国情,中专、大专、本科等各种层次的幼儿教师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同时存在。标准化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规格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的相互联系,使职前和职后教育形成一个层次上的衔接,形成具有统一性和连续性的课程体系。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2:29.

[2]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11.

[3]胡卫平,胡耀岗.中国教师教育与师范院校课程改革[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128-130.

[4]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全国幼儿教师教育2005年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长沙:2005:1-17.

[5]王海英.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7(8).

[6]李兴.幼儿师范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发展的不适应性[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

[7]刘强.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及其建设[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3).

[8]刘强.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2).

[责任编辑:金颖男]

Major Curriculum in Preschool Education at a Backgroud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al Reform

YOU Xian-bin
(Heilongjiang Preschool Teacher Academy,Mudanjiang,Heilongjiang 157011 China)

W ith the progress of the latest education reform in kindergarten,stagnancy of curriculum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arises,such as:slowness of curriculum reform,obsolete curriculum concept,irrationality in curriculum arrangement for education theory and education practice courses, deviation between the contents of course and the practice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irrationality in curriculum structure,lack of synthesis and prospect,lack of competence to develop and integrate courses,lack of standard system to guide curriculum arrangements.Considering the latest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and aim ing at solving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we must foster kindergarten teachers with high quality,adapt the trend of specialization,follow the quality structure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and carry a comprehensive reform to the curriculum arrangement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H igh Education Institute;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Curriculum Arrangement; Curriculum Reform;Kindergarten

由显斌(1956-),男,黑龙江宝清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从事教学管理研究。

黑龙江省“十一五”教育学会规划项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新课程中的实践”(XHG115-003);黑龙江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关于中师五年制教学计划研究”(0126070)。

G642.3

A

:1006-2165(2010)01-0144-04

:2009-07-10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幼儿教师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