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机制

2010-04-05李炳南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个体主体

李炳南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江苏连云港222006)

论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机制

李炳南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江苏连云港222006)

个体的对象活动和交往活动是其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源泉。同化与顺应矛盾运动的平衡化是个体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这一机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同化与顺应这两种机能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化机制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个体一般认知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这一平衡化机制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心理素质;对象活动;交往活动;同化与顺应;平衡化机制

关于心理素质的内涵和结构,学者们见仁见智,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统一的、为大家所公认的说法。但综合各家的提法,不难发现学者们倾向于将心理素质看做是人心理的各种特质与机能在现实中的功能性表现。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提法有:心理素质就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1];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2]。而有关心理素质的结构,尽管亦如心理素质的内涵那样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其构成一般总不外乎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及两者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表现——社会适应性因素三个方面。本文将以上述心理素质内涵和结构的一般观点为出发点,根据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维列鲁学派的活动理论来探讨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机制。

一、活动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源泉

活动是人(作为类的人和作为个体的人)认识世界、认识他人进而认识自身的基本途径。根据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活动的对象性是活动最基本、最具决定性的特点。一切活动都指向一定的对象,没有对象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将活动粗略地分为对象活动和交往活动。前者专指个体通过各种动作、利用各种工具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后者则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认识他人、从而认识自己进而形成个性的活动。这两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活动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

(一)对象活动在个体一般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人类都是通过各种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来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的,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也发展着自己的本质力量,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工具作为人的“社会性器官”和其他中介物一样,凝结着人类的智慧和力量。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以儿童的心理素质发展为例:儿童通过各种动作,逐渐学会使用一些工具,必然使其动作带有某种工具性的结构。这种工具性结构对儿童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皮亚杰将儿童的动作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作用于客体的个别动作,如掷、推、触、摸等,相当于各种动作元素;另一种是由个别动作组成的动作协调,相当于动作系统。前一种动作使主体获得了关于客体的某些经验,后一种动作协调组织使主体通过对动作协调的反身(反省、反思、反映)抽象产生出主体的逻辑数学经验。比如说,在儿童的抓握动作中,逐步形成了眼与手或眼与耳,即视觉与触觉或视觉与听觉之间的协调运动。这就发展了儿童对隐藏在事物中的复杂的属性和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也就是发展了儿童的知觉和具体思维的能力。

随着儿童符号系统特别是语言的产生,儿童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近代符号哲学的创始人卡西尔认为,“语言是人类精神的基本工具之一,通过它我们从单纯感性的世界进入直觉和观念的世界”[3]。“语言本身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儿童心理活动的工具。言语对儿童的行为起支配作用。儿童言语机能发展与动作发展是同步的。”[4]儿童掌握了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语言,就有可能从具体事物中进行抽象,从个别中归纳出一般、从现象中看出本质。这样,儿童的一些诸如类比、比较、抽象、概括等高级认知能力都有可能获得较大的发展。同时,随着儿童言语机能的发展、概括能力的增强,他们的具体动作水平也不断得到发展。皮亚杰根据动作与概念之间关系的变化,将动作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或水平。动作的第一个水平是物质动作,即感知运算的动作,此时概念化过程落后于动作本身;动作的第二个水平为概念化动作,即具体运算阶段的动作,此时动作与概念的发展相平行,概念开始影响和指导实际动作;动作的第三个水平为形式运算阶段的动作,概念化超前于动作的发展,概念具有正确预测的功能并且概念的运用也自动化了,它能够预先为整个实际动作制定详尽完善的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也形成了一定的诸如计划性、监控性、调节性等涉及元认知方面的心理素质。

(二)交往活动在个体个性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对象活动是影响其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因素。随着现代哲学认识论、现代心理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交往也是影响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哈贝马斯将交往活动当作区别于“目的合理的行为”(即作用于客体的工具理性行为)的人的另外一种行为。交往行为指一种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相互作用,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5]。对象活动更多的是体现人对客观世界的作用,在这种作用中主要发展出个体的一般认知方面的能力(这一点前文已述),而个体个性的发展更多的是形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在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是个体自我、个性发展的现实依据。主体间性引导并影响着主体的认识和行为,它使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成为可能,使不同主体在主体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积极或消极地调节自己的需要、动机、目的和情绪。具体说来,在个体不断扩大的各种交往活动中,他们都必须不以自身为转移地加入到他和世界的相互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这些关系要求主体对其需要和目的进行调节,这样隐藏在活动背后的多层次动机系统就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一些动机处于使其他动机从属于自己的地位,好像凌驾于它们之上;相反,另一些动机则下降到了从属地位,甚或完全丧失自己的形成个性涵义的功能。这种变动的形成,也就表现了个性涵义的关系系统的形成——个性的形成。”[6]

交往活动对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交往活动是构成自我的基础。“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人的心理生活是由自我构建的,自我以对自身及自身有关的事件及解释构建起自己的内心世界。”[7]由此可见,自我的形成过程也是个体个性的形成过程。人都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存在。个体的人作为一种类的存在必然使之具有与其他个体相似的某种共通的人性。正是这种共通的人性使得个体能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认识他人而达到对自身的认识。自我认识的真理性在于人际交流的可能性和客观性[8]。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Mead)的“符合互动论”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人际交往对自我发生发展的意义。米德认为:在个体的自我发展过程中,角色扮演起着特殊的作用。自我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以及一系列姿态、语言和行为的模仿与交流合作,逐渐学会借助他人来不断地认识、评价和调节自我,也就是形成了最初的自我。

第二,交往是个体社会适应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社会适应性主要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而达到与外界世界相协调和谐的能力。个体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学会并掌握社会角色和道德规范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与外部世界相融合的过程。以人际交往为例,积极的交往活动可以促使人们之间的彼此理解与认同,从而达到人际适应。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亲密和协调程度与交往中的“自我暴露”(向别人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意见或态度)程度有密切关系。具有较高“自我暴露”程度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对那些缺少社会交往的孤儿院的儿童的研究则表明:他们在性格上表现为淡漠、孤僻、自卑、缺少社会交往的愿望和能力,往往导致更多的人际适应不良和人际冲突。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在本文中我们将影响个体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中介活动区分为对象活动和交往活动,但这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事实上,这两种活动在个体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一种交叉的、非线性的关系。对象活动在扩大人同物质世界联系的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交往活动;同样,交往活动在丰富着人同精神世界关系的同时,也扩展着人们的对象活动。关于这一点,列昂节夫曾有过一段生动的描述:“从最初起,‘孩子—母亲’间的直接生理联系很快就为各种对象所中介:母亲用小碗喂孩子,给他穿衣服,摆弄玩具给他。同时,孩子同物品的关系也由周围的人们所中介:母亲使孩子接近吸引他的东西,把东西拿近他,或者,也许从他手里把东西拿走。总之,孩子的活动越来越表现为通过物品实现着他同人的关系,又通过人实现着他同物品的关系。”[9]

二、同化和顺应矛盾运动的平衡化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反映了主体在与环境的作用中的两种相辅相成的机能。所谓同化是指主体将客体整合到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中,所谓顺应指的是主体改变内部活动图式以适应客体。在婴儿刚刚出生时,他只具有几个本能的活动图式,如吮吸、注视、观看、聆听等,整个世界对婴儿来说都好像是为了他自己的这些活动而设计的。所以皮亚杰认为:把世界同化于自身是最初心理活动的典型现象。但是,由于初生的婴儿完全没有自我意识,他还没有形成改造环境和支配环境的能力,因此他又表现出对环境的盲目的顺从,据此,皮亚杰认为婴儿的意识似乎也是由纯粹的顺应所组成的。从此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认为婴儿此时的同化和顺应是对立的,是以对抗形式出现的。

随着个体活动的不断丰富,个体必须努力去顺应外部世界以调整充实自身贫乏的活动图式。但同时,这种顺应又不可能完全摆脱同化的制约作用,因为能引起主体注意的只能是被主体同化的部分,也就是与主体现有图式相符合的东西。从这一点上讲,顺应与同化又表现出一定的依存关系。正是在同化与顺应的这种连续不断的、螺旋式地由对立走向依存的过程中,人的心理素质才能够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

在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领域,也同样存在着同化与顺应之间的矛盾运动。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个体所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为背景的。以儿童阶段为例,其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其与父母、教师等成人长辈的关系。列昂节夫说:“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机制就是掌握社会的、历史上形成的各种各样活动的机制。”[10]儿童在与成人世界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地被要求掌握社会的各种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这些观念和规范与儿童已有的一些行为习惯发生着激烈的冲突,从而使其处于矛盾状态。譬如,儿童的道德感的发展经历了由自我中心到“他律”再到“自律”的过程。儿童起先总是试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控制外部世界,将外部世界的道德规范“同化”到自己已有的内部图式中去。但由于来自成人世界的巨大阻力又迫使他们不得不去“顺应”外部世界的既成准则,以获得心理的平衡,融入成人世界。

同化与顺应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通过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而达到平衡化。当同化大于顺应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加强顺应的作用,同时抑制同化的作用;反之,当顺应大于同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强化同化作用而抑制顺应的作用。这种自我调节是建立在个体行为动机和对事件意义评价的基础之上的,受到主体的需要和对事件意义的主观理解的制约,从而导致人的自我调节性质和形式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同化与顺应的矛盾运动的平衡化这一机制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的特点:

第一,同化与顺应这两种机能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在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同化与顺应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这种不可分割性是指这两种机能不论在何时何地总是一同进行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分离开来。同化是心理素质发展中相对稳定、保守的因素,而顺应则是相对活跃、变革的因素。同化是以一定的顺应为代价的同化,顺应是在同化基础上的顺应。当同化中所积累的顺应的量达到一定的限度时,就会产生质变,主体就形成一些新的内部图式,个体心理结构就会发生转变,从而心理素质就有可能得到提高。

第二,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化机制具有社会历史性。虽然皮亚杰是从生物学中将平衡的概念引入其学说的,但在人的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平衡化是一种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机制。一方面,就人类个体平衡化的起源和发展来说,个体从出生时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其生物化的平衡化机制也逐步成为一种与社会文化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动力机制。另一方面,从平衡化的功能和作用来说,个体正是通过这一平衡化机制汲取着人类千百年来所积淀下来的丰富智慧和历史文化,实现着对自身心理结构的改造,从而使其心理素质得到形成和发展的。平衡化贯穿于个体心理素质毕生发展过程的始终。

第三,在个体一般认知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这一平衡化机制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个体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总是一种合目的的、单向度的过程。人的一般认知活动总是在自己已有认知能力的基础上选择刺激物,即总是在已有认知图式的基础上对外界刺激物进行选择性同化,当同化失败时,主体便会调整、优化或改变自身图式,以顺应外部刺激。由于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并不包含有价值评价的维度,所以个体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总是由低到高地向上发展。但个体个性的发展却与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不同。认知发展主要是个体作用于物质世界的结果,而个性发展更多的是形成于人际交往活动之中。在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个体会受到“自我一致性”或“自我证明”这一惯性因素的制约。罗杰斯的以人际交往为核心的人格理论认为,当外界经验与个体已有自我结构一致时,经验就会被统合进该结构中,个性也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当经验与自我不相一致时,则个体会感受到威胁,因此常常会排斥或扭曲这些经验的意义以解除威胁。这样就使得具有“自我提高”功能的顺应机制有时很难发挥其作用。因此,尽管人的个性的发展以一般认知发展为前提,但“大多数人稳定在远远低于他们的智力和其他发展水平的某个阶段上。事实上,人们并不朝着更高阶段发展,也没有意识到朝着更高阶段发展的需要或可能性。因为产生这种思想,对他们进一步的变化来说要付出昂贵的代价。”[11]

[1]刘华山.试析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2-53.

[2]张大均,冯正直,等.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56-62.

[3]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4.

[4]熊哲宏,李其维.论儿童的文化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1-11.

[5]艾四林.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版,1995(5):171-174.

[6]列昂节夫.活动意识个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158.

[7]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8]王岳川.现象学和解释学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85.

[9]列昂节夫.活动意识个性[M].李沂,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154.

[10]斯米尔诺夫.苏联心理科学的发展与现状[M].李沂,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473.

[11]卢文格.自我的发展[M].韦子木,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04.

[责任编辑:金颖男]

On Mechanism of Mental Qualities’Forming and Development

Li Bing-n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Lianyungang Teachers College,Lianyungang,Jiangsu 222006 China)

Activity of subject-object and communication is foundation and source of personal mental qualities’forming and development.The equilibrating contradictory movement between assim ilation and conformance is mechanism of motive force in the process of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of mental qualities.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chanism are as follows:(1)Assim ilation and conformance present simultaneously and cannot be separated.(2)The equilibrating mechanism is social-historic.(3)Compared to the process of form ing and development of general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the effects of the equilibrating mechanism are different.

Mental Qualities;Subject-object Activity;Communication Activity;Assim ilation and Conformance;Equilibrating Mechanism

李炳南(1980-),男,江苏泰兴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讲师,主要从事心理教育研究。

B84

:A

:1006-2165(2009)05-0025-04

:2009-01-12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个体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