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以湖南为例

2010-04-05邓安球史忠良

当代财经 2010年5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文化产业湖南

邓安球,史忠良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004;2.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多年来的外需主导、粗放增长和规模速度优先使我国当前面临经济发展道路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艰难与瓶颈,特别是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会遇到其他诸多矛盾,使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更不容易。经济发展不只是规模、速度的问题,更主要的应是质量、结构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产业结构的水平和形态问题。因此,对当前我国来说,应把如何促进产业结构水平提高和形态转换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可否认,促进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结合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从长远发展和深远意义考察,文化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较佳选择。本文以湖南的实践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一、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关联作用

文化产业发展能较快引起产业结构向服务型转变。文化产业化使具有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活动,文化产业成为整个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组成部分,直接创造财富,改变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从文化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看,1990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仅10.34亿元,占全省GDP的1.4%;到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30亿元,占全省GDP的5.1%。在湖南十大优势产业中,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只低于装备工业、钢铁有色业,居第三位。这说明随着文化产业发展,其所创造的财富不断增加,直接改变整个产业结构的比例和关系,引起整个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文化产业中各行业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分属第二、三产业。一般地,文化产品的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文化产品的流通和文化服务属于第三产业。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湖南文化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占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8%、27.4%、24.2%、26.1%,文化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72%、72.6%、75.8%、73.9%,基本态势是文化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因此,文化产业发展直接改变三次产业结构。并且,文化产业增速较快,如“十五”期间,湖南GDP年平均增长10.3%,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10.9%,而文化产业增速为17.3%,分别高于同期GDP和第三产业增速7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2008年,湖南省文化产业产值增速分别高于同期GDP和第三产业7.38和6.88个百分点。因此,发展文化产业能较快地引起整个产业结构向服务型转变。

文化产业发展引起就业结构向服务化形态转变。产业化的文化生产效率趋高,其创造的增加值和经济效益较高。以2007年湖南文化产业为例,其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4.67万元,比湖南全社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2.37万元高了近一倍;文化产业增加值率达到48.2%,比全省平均增加值率高4.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生产税和营业盈余占其增加值的比重达60%,比全社会平均水平40.6%高近20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带来了更高的劳动和资本收益。文化产业具有广泛吸纳各类社会劳动力的特点和优势(欧阳坚,2009)。[1]较高的收益将增加社会投资、吸引外资,形成更多的文化企业,创造和增加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对脑力劳动者的吸纳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湖南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2万人,比1990年增加了20万人左右;2008年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100万个;2004年至2007年,在湖南全社会从业人员增长1.2%的情况下,湖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保持了5.5%的增长速度,超过全社会从业人员增速4.3个百分点,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服务、广播电视、动漫等服务行业已成为就业人数增长较快的领域,产业新增从业人员也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可见,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引起劳动力以较高的速度不断向文化产业转移,促进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增加服务业的就业比重。

文化业态创新促进产业结构水平提升。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是与人的消费需求变化相对应的过程。文化产业是生产消费性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满足国内居民的文化需求,而且引导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转变。文化产业具有文化生产者之间、文化消费者之间以及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互动的特征,文化生产者之间互动会产生融合、出现渗透,会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节点或链接点,产生新的产业;文化消费互动产生新的消费热点,拉动新的产业发展;文化生产主动创造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对接不断增加、不断更新的市场消费需求,使新兴业态不断产生、发展,并迅速占领新兴消费市场。如,湖南是中国原创动漫业的先行者,自1996年组建湖南东方卡通公司以来,动漫企业不断涌现,带动了湖南动漫产业的发展。到2008年,湖南生产获得播映许可证的动漫产量一直居全国第一,并形成图书、音像制品、衍生产品专卖店等配套的产业链。2006年3月开通的全国第一家电视购物频道——湖南“快乐购”购物数字频道是一种新的零售业态,到2009年3月已覆盖11个省市,发展了150万会员。因此,文化业态创新,能获得新产业发展先机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势,迅速提高文化产业乃至整个产业结构水平。

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其他产业转型。一是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已成为其他产业运作和发展的重要要素。“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德鲁克,1999)[2]文化因素和经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文化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经济效率(福山,2001)。[3]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需要不断创新的产业,其产出不仅为消费者服务,也为其他生产者服务。文化产业对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能为其他产业进行价值链安排、产品研发、销售提供文化要素和智力支持,特别是能改变其他产业的价值创造链条,提升其他产品和产业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提高竞争力,促进其他产业高附加值化和高知识化。文化产业还能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二是文化产业呈现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生产、技术、产品、流通、消费等经济技术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化产品和服务是终端产品,与后向的技术、制造业等关联效应大,文化生产对技术、信息、设备、资本、土地、厂房等的投入,带动相关产业的生产和技术发展,导致新的产业产生。三是上面已提到,文化产业较高的收益将增加社会投资、吸引外资,其他产业的企业主动进入文化产业,其本身就是转型。

二、当前文化产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规模不大,占比相对不高,尚没有改变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从增加值看,虽然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较快,2008年增加值达530亿元,占全省GDP的5.1%,但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比较,湖南文化产业规模还有一定的差距。如2008年上海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80.11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7%;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4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5.83%,英国占7.61%,韩国约占6%(王永章,2007)。[4]从就业比重看,2007年湖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5%,远没有达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文化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例20%和10%的水平。从2008年湖南省生产总值11156.64亿元的构成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07.4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933.0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216.1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8.0∶44.2∶37.8。由此可见,目前,湖南文化产业规模不大,还没有改变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2.文化新业态少,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慢,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促推力不够

从文化产业三大结构看,以2007年为例,湖南文化产业核心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外围层(网络、休闲娱乐、其他文化服务)和相关层(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实现的增加值之比为29.2∶32.5∶38.3,其中代表新业态的外围层比重低于相关层。从九大行业看,虽然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占比最高,达25.8%,出版、广电服务、文化用品等在10%以上,但其他文化服务、网络文化服务分别只占3.9%、2.8%。这说明湖南文化产业仍以传统的出版、广电、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用品生产为主体,一些新兴行业发展缓慢。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慢,对整个产业结构转型的促推作用还不大。

3.文化服务价值不高,文化要素渗透力不强,尚不足以提升其他产业价值

从文化企业发展模式看,湖南偏重文化产业经济发展和形式模仿,忽视文化内容创造和发展,主动创造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对接不断更新的市场消费需求不够,特别是没有充分发掘湖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现代革命文化资源、地理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及中华文化资源、世界文化资源等深刻和先进的内涵,导致文化发展不够、文化价值提升较慢。从文化要素作用看,由于前述的原因,文化的渗透力、辐射力不强,再加上文化企业重视消费群体,忽视对其他产业群体的服务,以及易于服务于其他产业和劳动者的网络文化服务发展缓慢,提升其他产业价值有限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却占较大比重,所以,文化要素还没有渗透到其他产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品牌建设过程中,也没有辐射到其他产业劳动力的素质提高过程中,其提升其他产业价值的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

4.文化产业链条不长,与其他产业融合少,不足以改造其他产业存在形态

从文化产业链条看,除湖南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从动漫原创、制作、出版、发行,到衍生产品生产、媒体播出等较为完整的体系外,其他产业链条均不长,表现为产品和服务品种相对单一,结构“同质”,衍生产品少;品牌不多,品牌价值低,品牌改造和整合其他产业价值链能力弱。如湖南三辰卡通利用“蓝猫”品牌,授权多家企业参与合作开发相关的衍生产品,因缺乏相应的品牌延伸管理,出现衍生产品品质问题,导致许多法律纠纷(曲红,2007)。[5]处在全国同行业前列、上缴所得税最多的湖南新闻出版行业,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的资产利润率分别为6.98%、7.19%、8.3%、8.15%,销售收入利润率为8.32%、8.78%、10.0%、9.27%,均没有达到20%的国际水平,难以吸引其他产业企业进入,这些导致了文化产业限于内部的互动,缺乏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动,与其他产业分割严重,与其他产业关联、协同程度低,无法改造其他产业存在形态。

究其原因,一是新的文化观念没有全面树立,文化产业促进产业转型的认识不够。二是文化消费总量较低,导致文化产业规模不大。2007年湖南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66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5.39%,只占消费性支出的7.37%;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79元,占纯收入的2.02%,仅占生活消费支出的2.34%;城镇居民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总额182.5亿元,农村居民支出总额32亿元,全省支出总额为214.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来自本省居民的消费还不到一半。因此,当前的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还不能改变整个产业结构。三是文化产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2008年长沙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70亿元(龙军,2009),[6]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0.94%。县域文化产业主要是文化旅游业和部分低档娱乐休闲业,具体到农村文化产业极少,或基本没有。这种不平衡也导致文化产业难以促进、带动整个区域、城乡的产业转型。四是文化产业组织结构还不健全,文化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经营机制不活。湖南文化领域早期的改革并没有完全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而主要是在传统文化体制下由政府主导对文化领域经营环节部分进行剥离、改制,对文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整合,其中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合并组建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政府控制和政府绝对控股的文化产业集团,实行的仍是行政性垄断和寡头垄断。根据湖南省统计局2006年的统计,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收入水平,广电集团和出版集团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其他产业单位和产业集团规模都较小,民营企业的资产规模和收入水平都小于国有企业。现行的文化产业主体主要是从文化事业中剥离、改制、整合而来,大多数文化企业系国有独资企业,产权结构单一,产权关系模糊,产权主体缺位,从而导致文化产业竞争不公平和竞争不足,创新压力不够,自我发展不够,与其他产业的企业互动和提升、改造其他企业不够。五是文化产业政策安排缺乏全面性,着重支持的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本身的发展,而对文化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则缺乏鼓励;缺乏协调性,重产业发展,轻文化发展;缺乏开放性,业外资本进入文化领域遭遇“准入门槛”障碍,在土地、资金、人才政策上受歧视,对其投入范围的限制也甚多;缺乏统一性、合理性,给予的政策在行业、地区、企业之间不一致,对新兴文化产业支持滞后,对边远地区、农村投入比例较低,民营、中小企业得到的支持较少,为消费需求制定和实施的促进政策和引导措施极少,这些都影响了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

三、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建议

1.革新观念和思想,充分重视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战略意义

树立文化的产业观。发展文化产业是在我国深化改革、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被提出来的(胡惠林,2006)。[7]在政策引导、法律规范下以产业办法、经济手段、市场机制进行运作的文化产业,不仅为文化创新、文化发展和满足文化需求增加了新的途径,而且为扩大文化输出、参与国际竞争、应对国际挑战增加了新的手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要树立文化的产业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增强国民经济的综合竞争实力。

树立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思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要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协调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利用,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又要求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资本密集化、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石坚、周华伟,2006)。[8]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只是增加了产业部门,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了就业领域,而且还能改变原有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生产力结构(胡惠林,2009),[9]直接改变整个产业结构的构成,促进其他产业提升,促进“制造”向“创造”、自然资源型产业结构向自然、科技、文化等多种资源型产业结构的转变,缓解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严重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抓住发展先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能够及早形成文化产业领先优势、竞争优势,抢占国际文化产业竞争和世界产业格局的有利位置。因此,应充分认识和重视文化产业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战略意义,以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思想来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工作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把文化作为重要的驱动力,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改革体制、完善政策,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

改革文化体制,建立与其他产业互动发展的文化产业体制。文化事业体制是原有文化体制的唯一形态,主要是为了加强对文化领域的控制与管理。当前文化产业主体是在原有文化体制中形成的,带有明显的“事业+产业”特征,而发展文化产业的本质是以市场机制替代计划体制作为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性力量。因此,要改革原有的文化体制,建立适应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体制。要发挥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也必须清除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障碍,建立与其他产业相同、相应的文化产业体制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充分互动发展的运行体制。为此,一要在坚持文化产业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相互协调、统一发展的原则下,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体制建设,构筑市场为主导、政府宏观引导的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体制,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产业经济、法律、行政等制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文化产业推动整个产业结构转型的格局。二要通过资源在新兴主导产业的环节上配置,来实现产业结构层次的突破(徐佳宾,2007)。[10]打破所有制壁垒和产业壁垒,允许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通过投资、兼并、收购、承包、托管等形式进行相互融合,包括放开文化资本,保障文化资本进入;改造其他产业,充分发挥提升其他产业的作用。开放文化领域,根据安全重要性、竞争实力分门别类,在依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有限领域实行国家专营的同时,有步骤地降低或取消国内其他产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准入门槛,允许其他产业资本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改制、改造和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形成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相通相融的互动发展体制。

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发挥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文化经济政策不仅对文化产业体制、文化产业运作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互动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原有的文化经济政策主要是针对和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并没有考虑如何发挥文化产业促进其他产业发展、转型的作用,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一要引导文化产业由单纯依靠数量扩张向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转变,鼓励文化产业对技术的运用、对文化的创新和对业态的创新,特别是对与其他产业有紧密关联、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作用明显的文化产业创新加大资助支持力度,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内涵提升、文化产业技术和结构升级。二要鼓励文化产业不仅以其产品和服务的先进内涵为其他产业提供有价值的发展所需的文化要素,而且以自有的品牌优势开发衍生产品,向其他产业延伸。三要引导、支持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协作,特别是鼓励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分工协作和价值链的创造。四要坚持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文化产业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从省会向周边地区、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转型。五要引导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鼓励文化消费和文化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文化产品的消费条件和消费方式,[11]从消费端拉动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转型。

3.文化企业与其他产业企业加强互动,主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文化企业与其他产业企业加强互动是转型的客观要求和发展的主观需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首先是企业要转型,企业转型了才能引起整个产业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所以,企业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主体。要从文化产业发展角度促进整个产业结构转型,也必须落实和抓住企业这个主体。文化企业独立发展是有限的,需要不断的自我创新来提升,需要紧密联系其他产业企业,与之共谋发展。现代经济中,其他产业企业要发展,也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吸收、运用文化提高产品价值、开发新产品、创造新产业,其中,加强与文化企业的互动是有效途径之一。

文化企业与其他产业企业要进行多维度的互动。文化企业与其他产业企业的关联性决定了它们的互动方式、途径很多。一是通过把一方产品作为对方的生产要素或利用对方产品的市场效应,创造新的产品。文化企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富于精神向上、快乐、先进价值的文化内涵可以注入其他产业企业产品,直接增加其价值,新的文化符号、文化概念引发其他产业新产品的创造和产生,这也是所谓“概念经济”、“符号经济”的体现;其他产业企业的产品可以作为文化企业进行创作生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素材和对象,也可以作为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途径,如因特网、通讯新产品会使诸如互联网出版服务、网络动漫与游戏服务等新的文化创作、生产、传播的工具和产业出现。二是通过整合与分解、协作与互补,延展各自的产业范围,产生新的业态,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报业,购物电视等。三是通过直接进行企业间资本、技术、人力、创意、品牌的转移与转让,相互改造,进行价值、力量的相互植入,实现共同转型升级。

[1]欧阳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正在到来[N].人民日报,2009-03-13.

[2]鲁克.大变革时代的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3]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4.

[4]王永章.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N].人民日报,2007-11-29.

[5]曲红.产业集群:传媒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湖南传媒业发展为例[J].当代传播,2007,(3):50-52.

[6]龙军.长沙创意文化产业创造四百八十亿产值[N].光明日报,2009-05-18.

[7]胡惠林.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J].开发研究,2006,(1):1-5.

[8]石坚,周华伟.强化税收调控功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宏观经济研究,2006,(12):8-12.

[9]胡惠林.文化产业的战略价值[N].人民日报,2009-06-18.

[10]徐佳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市场形态[J].财贸经济,2007,(3):18-23.

[11]文化部党组.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新时期文化建设步伐[J].求是,2009,(18):52-54.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文化产业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