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对策

2010-04-05侯德文

对外经贸 2010年1期
关键词:贸易加工产品

侯德文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1)

一、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1.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

我国加工贸易高潮始于改革开放后,主要是承接国外产业转移而进行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和来件装配。在此过程中我国的企业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始走订单化道路,即承接国外订单、自行组织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后出口。然而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我国企业主要是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追逐高利润,对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其结果是由于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大多处于最终产品的生产、组装和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上,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低,处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最终不仅没有赚得大量的利润,反而技术也没有及时更新,在金融危机的大潮中由于产品竞争力低,大量的企业无法抵御成本的压力而倒闭。

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但其出口相当多的高新技术产品中核心零部件仍然采用的是进口材料,只是在国内配套生产一些低端配件后通过组装而出口。这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

2.对廉价的土地资源和低成本的劳动力依赖过高

改革开放初期,沿海经济特区为了招商引资,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给了外商极大的优惠条件,后来其他城市为了经济的发展也纷纷效仿。这一条件最后慢慢演变成了一种惯例,以至于政府对于投资办厂的出资方都给予最大限度的土地利用优惠。土地资源的廉价利用可以从一个方面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当这种成本转移到产品价格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受改革开放大潮的影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进城务工,这些劳动力主要流向沿海城市。由于劳动力资源的丰富,再加上当时我国的劳动法尚不健全,企业往往给这些劳动者极低的报酬,形成了劳动力廉价的局面。低成本的劳动力转移到产品价格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然而,随着我国土地资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许多加工贸易企业产品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再加上企业利润空间有限,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遭遇订单问题后无力经营,最终不得不破产。

3.加工贸易的地域过于集中

受政策、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中西部地区大量的资金、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流入沿海地区,再加上中西部地区本身交通运输与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我国的加工产业在地域分布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近年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但长期形成的失衡局面、各地政府的政策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中西部尚难具备承接转移的条件。东南沿海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资源有限,也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4.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过大,企业缺乏灵活性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大量的招商引资和鼓励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发展行为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所占比重过大。这些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依靠订单、特别是国外订单生存和发展。当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国际订单大量减少,由于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单一,又缺乏自身的技术优势,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5.加工贸易企业生产能力失调、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足

我国绝大部分加工企业属于中小企业,缺乏带动整个产业群发展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且本身不愿意或无力进行技术革新,只能进行低水平的劳动密集产品的生产,高精尖的加工能力严重不足。而且这些企业大多分散经营,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无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相关产业集群,不能有效带动行业各环节的共同发展。同时这些企业主要参与的只是加工中的部分环节,而核心技术和销售基本上都被国外企业控制。在整个加工贸易产业链上,我国企业只是进行简单的工序加工,未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只能赚得简单的加工费,产品附加值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导致企业生产能力失调。

除了上述问题外,我国加工贸易还存在融资难、监管不力、以加工贸易的名义行走私之实等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移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转移一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指导,二靠企业的积极参与。

(1)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与动向,从政策、税收等方面积极引导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限制“两高一资”产品产能的扩张,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融入产业链中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环节,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我国的产业现在正逐步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在此历史机遇中,中西部地区要在硬件设施、发展规划、政策法规等方面加大、加快投入,利用好本地的资源优势为沿海加工贸易企业的产业转移做好充分准备。中央政府应加大政策引导,适度政策倾斜,不失时机地实现产业转移。

当然,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移的过程中,政府更要加强宏观调控,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地区的区位优势,加强地区经济间的协调发展,实现不同产业在地区间的良性转移。

(2)加工贸易企业要重视技术创新、顺应政府的政策引导,积极参与产业的调整升级和转移。首先要从经营理念上摈弃依靠廉价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增强竞争力的观念。要坚定不移地走技术优势路线。已具备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比较优势、积累了一定的加工贸易经验、具备较强的加工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的企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应是提高加工贸易的档次,实现从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型。加工贸易企业不能再单纯追求简单的赚取加工费的低层次贸易方式,应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高度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要向各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深化发展,参与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制造活动中,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条件尚不成熟的企业可以避开沿海地区激烈的市场竞争,积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充分利用中西部的资源优势发展加工贸易,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但这些企业不能仅仅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参与市场竞争,要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条件的前提下积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2.拓宽加工贸易产业链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体现了价值增值的过程,除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外还包括加工生产、运输、仓储及销售各个环节。留在我国国内的增值环节越多,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产品增值就越大。我国的加工贸易大多是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进行成品的加工生产、装配而后出口,很多原材料都从国际市场上采购,因此我们要尽量提高这些企业原材料的国内采购率,从而带动国内基础产业的发展以融入国际加工贸易的产业链,进而融入国际市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在出口退税、招商引资、贷款等政策性环节给予支持,引导资金投入产业链的中上游,为加工贸易提供优质低价的国内原材料来带动基础产业的发展,并使我国加工贸易融入国际市场。除此之外,我们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参与加工贸易的运输、仓储和销售环节,以进一步拓宽产业链。

3.培植产业集群,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由于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了足够的应对危机的实力,金融危机后,跨国公司将加大对华投资力度,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融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要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主体、高新技术为导向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增强参与高水平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形成集加工、装配、制造、贸易、运输、金融、信息等产业为一体的、国际化的产业群。要积极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协调发展,最终形成产业群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些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要利用产业群的优势在关联企业间建立合作关系,统一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共享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在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之间进行一定的市场分工,在信息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以协调企业的发展。

4.积极开拓产品市场

这次金融危机导致很多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际订单的不足,这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长期以来的市场战略有关。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以出口为主,其产品主要出口到欧洲、美国、俄罗斯等地。这种集中的出口市场不仅容易引起贸易摩擦,而且在当地经济不景气、订单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往往无法灵活转移。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要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市场上目前要重点开发二级城市和农村市场;国际市场则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亚洲、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只有采取市场多元化战略才能在某一市场受挫时能有充足的市场回旋余地。

[1]刘灵.金融危机下我国加工贸易的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16).

[2]白帆.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J].北方经贸,2009(7).

[3]葛翠翠.金融危机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4]胡毓娟.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经济持续和谐发展研究[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1)

猜你喜欢

贸易加工产品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贸易统计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