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交锁髓内针切开复位逆行置入治疗股骨干骨折

2010-04-04刘永奇

当代医学 2010年7期
关键词:绞刀主钉锁钉

刘永奇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交锁髓内针作为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固定日渐盛行。尤其是股骨骨折的治疗采用交锁钉固定,具有固定确切,适用范围广,可以早期功能练习及下床活动。对股骨中1/3或中上1/3骨折效果最好。除了创伤骨折外,还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股骨干病理性骨折、骨不连等,应用愈来愈广泛。我院自2004年7月~2009年2月采用交锁髓内针切开逆行置入治疗股骨干骨折4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33例,女13例。年龄21~55岁,平均37岁。受伤原因:车祸35例,砸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骨折部位均为股骨中及中上段。左侧27例,右侧19例。闭合性骨折29例,开放骨折17例。

1.2 手术方法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患髋抬高20°~30°,以折端为中心前外侧入路切开暴露折端,少许剥离骨膜,用持骨器将远折段略提起结合屈曲情况下扩髓,一般扩至11~12mm,再同法扩近段,将外套管套于9号绞刀上小心扩髓并递增至11或12号,最后从梨状窝引出,臀部切口,分离臀肌用13号绞刀扩股骨近端髓腔,选择合适髓内针进入远折段复位,至顶端平转子最高点或略高为止。敲击足跟使折断紧密对和,对折端骨块可另用钢丝捆扎固定,锁入远近端各两枚锁钉,上保护帽,冲洗缝合各切口,术终。术后抗炎治疗,股四头肌练习,关节功能练习。4~8周根据情况扶双拐下床。

2 结果

4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月~3年,平均14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6个月。其中出现1例髓内钉锁钉断裂,2例髓内钉锁钉松动,经过保守治疗后骨性愈合。其余病例均在术后3~9个月骨折正常愈合。髋及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3 讨论

股骨是下肢负重骨,要求骨折至少达到功能复位,缩短畸形不超过2cm,特别是多段斜型、螺旋型并发游离骨块等复杂骨折。钢板固定,手术创伤大,剥离骨膜多,对骨折血供破坏严重,由于加压钢板应力遮挡效应,也不利于骨折愈合。近年来,由于对带锁髓内钉生物力学效应的理解、生物力学设计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完善,带锁髓内钉已经成为治疗长骨复杂骨折的主要方法。股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具有轴线固定,所受弯曲应力小,弹性固定,既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又能保持骨折愈合所需的生理应力,刺激骨痂生长,交锁固定,防止了骨折端的旋转和重迭移位,骨皮质血供破坏小,应力遮挡小,术后再骨折可能性小等优点,已经在县级医院广泛开展。我们在开展初期受技术及条件限制很难闭合复位穿针,所以均切开复位逆行穿针固定,取得很好的效果。针对梨状窝定位以及远端锁钉困难的情况我们总结以下几点:

1)近端扩髓时在套管引导下可保证绞刀在髓腔中心,还可以用6mm远端定位钻在套管及套芯引导下从梨状窝引出,而且还避免了反复使用绞刀钻皮质骨困难的问题。主钉置入位置正确是保证解剖复位的前提,并为以后远端锁钉正确置入提供条件。

2)针对远端锁钉置入困难的问题,首先要保证第一点,复位后膝关节屈曲20°~30°位抬高,钻定位孔时助手协助固定定位杆及瞄准架,使外套管与瞄准架贴合,用6mm钻头轻轻钻入骨皮质至主钉表面,此时有落空感及金属碰击声,然后上定位杆,如果螺丝套筒的头部与定位器表面不能很好贴合,手术医师应考虑到螺钉套筒的尖端可能没有接触髓内钉[1],以上操作尤其关键。侧面钻远端第一个孔后用导针测试可判断锁孔是否正确。以后每钻一个锁孔均用导针测试可以免去影像监视,少受射线伤害并节省时间。

3)保证器械完整配套、以及正确选择髓内针,本组均选直径10~11mm主钉,扩髓至11~12mm,长度依据X光片测量结合健肢测量确定,一般340~380mm左右,术前先检查器械是否完整配套,防止与其它交锁钉器械混淆。

遵循以上几点,可以使手术顺利进行,无需术中影像监视及配套的骨科手术床,还避免多次复位对软组织的损伤等,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1]吴岳嵩,禹宝庆.现代髓内钉外科学[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130.

猜你喜欢

绞刀主钉锁钉
绞吸挖泥船大功率挖岩绞刀的荷载分析*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远端是否锁钉疗效比较
三种长度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创伤评估的研究
绞吸挖泥船绞刀长轴系轴承支反力计算方法研究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复杂粗隆间骨折
绞吸挖泥船大功率挖岩绞刀设计与研究
对比加压交锁钉与静力交锁钉对下肢长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PFNA-II主钉长度对A1、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老年粗隆间骨折中亚洲型PFNA使用导针扩髓与否的疗效比较
绞吸式挖泥船挖岩绞刀动载荷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