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象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2010-04-04王祥单步明刘兆华谢同建

蚕桑茶叶通讯 2010年1期
关键词:交尾桑园桑树

王祥 单步明 刘兆华 谢同建

(江苏省涟水县蚕桑技术指导站 223400)

桑象虫(Baris deplanata Roeloffs)俗名桑象鼻虫、桑象甲、姬象虫,属鞘翅目,象鼻虫科,是一种体形较小,以成虫为害桑树冬芽及萌发后的嫩芽嫩叶的害虫,尤以夏伐后为害最甚,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减轻其为害,笔者对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形态特征

成虫:似麦蛾,长椭圆形,体长 4~5m m,宽 1.8~2m m,黑色,稍有光泽。头部呈管状,后头隐于前胸内,口喙管状向下弯曲,口器咀嚼式,触角膝形,由管状喙两侧近中央处伸出,12节构成。复眼椭圆形。前胸近三角形,密布刻点,鞘翅黑色,上有 10条纵沟,沟间有 1列细刻点。后翅膜质,灰黄色,半透明,隐于前翅下。前后足较中足大,基节、腿节及胫节黑色,布有刻点,胫节末端有 1暗褐色距。跗节 5节红褐色,第 1~3节下方密生白色细毛。

卵:长随圆形,长 0.36~0.6m m,乳白色,将孵化前灰黄色,卵壳极薄易破。

幼虫:初孵幼虫为乳白色,成熟后为淡黄色。成长幼虫体长 5.5~6.6m m,体柔软粗胖,圆筒形,各节多横皱及短毛,常弯曲呈新月形,头部咖啡色,无足。

蛹:长 4~4.5m m,乳白色,纺锤形。胸腹部背面生有短毛;腹部末端左右各有 1小突起。

2 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2.1 生活史

桑象虫在涟水县 1年发生 1代,以成虫在半截枝皮下的蛹穴内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 3月下旬气温 13℃以上时开始活动,至 4月中旬大部分爬出,食害桑芽并开始交尾产卵。6月上旬为成虫为害和产卵盛期。5月底 6月初开始孵化,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孵出后在皮下蛀食,6月下旬筑椭圆形蛹穴化蛹,7月下旬为盛蛹期。8月上旬为羽化高峰,羽化后成虫即蛰伏在蛹穴内,直至翌年春天出蛰活动。各虫态历期为:卵 5~10d,幼虫 30~72d,蛹 7~59d,成虫 280~300d。

2.2 生活习性

越冬成虫于早春桑芽开始萌动时,钻出洞穴,在树上爬行,再潜回孔洞,一般两个星期以后,成虫再次出洞并开始食害桑芽,使被害冬芽成为空苞,桑树发芽后,继而取食嫩叶、叶柄及新梢,使之枯萎或折断。主芽吃光后,继续为害副芽,为害严重时,常使半截枝上段枯死或拳上一芽不发,甚至造成全枝一芽不发,形同死桑。全天以 9~10时为害最盛。成虫不善飞翔,主要靠爬行活动,有假死习性,一碰就会落地,一般晴天外出活动,雨天或低温时,常隐伏在树干裂隙或泥土隙缝中。成虫交尾时间大多在 9~12时和 14~17时,每次交尾约 20m i n,交尾后约 2周产卵,一般产孵于伐条截口以下两芽连一斜线之上的皮孔内,以半截枝上离剪口较近的地方多。一般每穴产 1粒,每雌虫产卵 20~90粒,最多为 112粒。蛀孔时间约 1h,产卵时间约 2m i n,产卵完毕,用嘴将蛀孔表皮盖好,有的产卵后爬走,有的筑穴后不产卵而另移他处。

幼虫孵化后,即在皮下蛀食,形成细窄的隧道,其宽度随虫龄增高而增宽,幼虫一生蛀食隧道的长度约为 80m m。水分对幼虫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寄生在已失去生活能力的半湿半枯枝上的幼虫,生长迅速,生活力强。如寄生在新鲜的枝条下,则生长缓慢,不能成熟,最终死亡。幼虫老熟后,蛀入木质部形成椭圆形的蛹穴,以细木丝作盖,化蛹其中。

3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桑象虫喜在夏伐后的半截枝和将要枯死的桑树上产卵。一般是管理粗放,即不加整枝,提高剪伐、修枯桩不彻底、杂草丛生的桑园发生偏多,尤以长势衰败的老桑园发生较重,往往为害成灾。

4 预测预报

4.1 发生程序预测

在设立观察点的桑园从春蚕五龄盛食期开始有目的地提早夏伐,面积在 667m2以上,做到边采叶边伐条,并分别在伐条后 2d、5d,随机抽取 30株夏伐桑,逐株查虫,计算每 667m2虫量,以确定夏伐后桑象虫的虫口密度,当平均虫口密度达 2头/株以上时,即可定为重点防治田。

4.2 防治适期预测

根据桑园大田观察调查结果预测防治适期。春季防治适期一般在桑象虫上树活动的有虫株率达50%时,夏季防治适期一般在夏伐后 3~7d内。

5 防治方法

5.1 人工捕杀,减轻全年发生量

在 4月中、下旬,成虫大量爬出开始交尾产卵之前,认真开展人工捕杀,此时灭一成虫,相当于夏伐后灭几十头,甚至上百头虫,效果十分理想,一般春季不进行喷药防治。

5.2 严格整株,彻底修除枯枝枯桩

结合桑树夏伐和冬季剪梢整枝,认真修除枯枝枯桩,能显著减轻桑象虫的发生量。但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一点枯桩不留比较困难,建议可以利用夏伐后新梢枝条尚未木栓化时,即半截枝还呈绿色软皮时,补剪一刀,这时桑条有弹性,半截枝尚未全部枯死,比较容易剪下来,即使有个别桩头漏在桑园里,也会因强烈日照把桑象虫晒死。

5.3 合理剪伐,减少半截枝的发生

桑象虫为害较重的桑园,夏伐时可以改用齐拳伐条的方法,使桑象虫成虫难以寄生;也可以采用提高剪与齐拳剪轮用的方法,减少半截枝的发生,使桑象虫没有适宜的产卵场所,减轻其为害。

5.4 白拳喷药,降低虫口密度

桑树夏伐后 3~7d是喷药适期。在药剂选择上,可用敌敌畏 +辛硫磷 1 000倍混合液,50%杀暝松乳油 1 000倍液进行白拳防治,效果达 95%以上,喷药时,要逐株全面均匀地喷洒周到,特别是拳桑裂隙不能忽视,只要不留死角,防治效果均较理想。

5.5 保护天敌,提倡生物防治

有条件的地方,可培养保护寄生蜂,利用天敌进行以虫治虫,即将剪下的桑枝,放入保护笼中,挂于桑园内,待桑象虫旋小蜂羽化后,继续外出寻找寄主,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交尾桑园桑树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马桑树儿搭灯台
谈交尾群的组织和管理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奶奶家的桑树
笼养黑鹳繁殖期的交尾行为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
交尾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