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花湖流域水资源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2010-04-04王增学王永伟

东北水利水电 2010年8期
关键词:面源流域污染物

刘 建 ,王增学 ,尹 航,王永伟

(1.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分局,吉林省吉林市132013;2.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延边分局,吉林延吉133001)

松花湖流域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主要地跨吉林市丰满区、磐石市、蛟河市、桦甸市、辉南县、梅河口市、柳河县、东丰县、靖宇县、抚松县、江源县、安图县和敦化市等13个市县区。流域内建有白山、红石和丰满3座梯级水力发电站,建成后形成了白山湖、红石湖和松花湖3个人工湖泊(以下称三湖)。松花湖是吉林省重要的水源地,担负着水力发电、防洪、城市供水、农田灌溉、渔业生产以及旅游等重要功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宏观战略的逐步实施,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但同时水资源污染问题亦逐渐显露出来。

1 松花湖流域水资源污染问题

1.1 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1)缺乏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统一管理体制。松花湖流域面积大、范围广,涉及诸多行政市县,在管理上又有环保、水保、旅游、水产、航运及松花湖保护区管理局等很多部门参与其中,没有形成强而有力的管理机构对松花湖流域进行治理和保护,因此现行的“多龙治湖”管理体制不利于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不利于经济建设与水资源保护之间关系的协调。

2)松花湖水环境质量是由各入湖河流所携带的污染物质多少决定的,而入湖河流流域范围较广,远远超出松花湖保护区的划定范围。

3)缺乏比较全面的针对松花湖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已有的地方性法规不适应松花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的需要。

1.2 点源污染尚需进一步治理

1)松花湖流域工业污染源数量为50个,其中有44个位于松花湖区间,主要分布在通化、辽源和吉林3个地区,辉发河流域数量最多,多数工业企业生产废水未经任何有效处理直排入河,有的虽然有处理过程,但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矿山等工业企业由个体经济承包之后,废水处理的问题更加突出。

2)乡以上的城镇生活污水基本上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或渗入地下,从废水排放量上看,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相近,但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总量远远超过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总量,特别是总氮和总磷2个指标。

1.3 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1)农村居民聚居地缺乏污水收集系统,污水排放较为随意,多为下渗或直接排放。

2)农村生活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不断加大,缺乏有效管理,农作物秸秆等由于防火等原因露天堆放在野外,有的直接堆放在河边,随着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特别是较大洪水进入湖区,造成湖水中悬浮性物质含量居高不下。

3)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和因流失而进入水环境的入河量不断增加,威胁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4)农村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与日俱增。

5)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植被破坏以及矿山尾矿成为水土流失污染的主要原因,土壤中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

6)面源污染已经成为营养类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1.4 监管手段有待加强

1)由于经费等原因,目前只有环保和水利两个部门对松花湖水质情况进行常年监测,监测断面的数量和监测频次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要,监测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实时自动监测系统,对各入湖河流河口的监测工作力度不够,流域内入河排污口的监测工作仅停留在调查研究阶段。

2)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没有统一的、科学的管理系统,在某些问题上甚至还未形成一致性意见。

3)水资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较少,资金短缺,力度不够,已有的成果不能满足今后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需要。

2 防治对策

1)积极修订关于松花湖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吉林市目前针对松花湖水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主要有《吉林市环境保护条例》和《吉林市松花湖水污染防治办法》,但松花湖流域地跨5个地级行政区,吉林市的地方性法规对于整个松花湖流域来说,其适用的范围远远不够。因此急需研究制定关于松花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资源开发利用、污染物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等方面的省级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以完善水资源保护政策法规建设。同时还应做好现有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修订工作,保证与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2)完善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松花湖是吉林省重要的水源基地,在管理体制上必须打破现有的管理模式,应成立由省政府直接领导下的针对松花湖流域的专门机构,并赋予相应的职权,由多龙治水变为一龙治水,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

3)做好水功能区划,明确水质保护目标。水功能区划及其保护目标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是水资源保护措施实施和监督管理的依据,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水功能区标准,并按其保护目标严格控制。严格执行《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建立水功能区管理的相关技术标准;落实相关地、市水功能区的管理和保护责任。

4)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水资源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必须采取措施积极落实和实施,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应先对点源实行排放总量控制,逐步地实现对包括面源在内的主要污染源实行全面的总量控制,并能够根据地表水资源量实际情况做到有计划地调整和控制污染物入河的时间、数量等,建立水资源保护与排污总量控制实时监控管理系统,最终实现水资源质量的人为调控。

5)对湖区实行严格的管理。松花湖湖区内不得再新建排污口,现有的排污单位必须对所排废水进行单独或集中处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林业灌溉或其他用途,不能排入湖内。对因旅游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废油等污染物必须回收后集中进行处理,严格控制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严格控制人文景观的建造数量,最大限度地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状况。

6)认真贯彻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措施。对松花湖流域内涉及水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认真分析建设项目对水资源的影响和危害。

7)重点做好面源的治理工作。优先扶持高效水土保持型的植被系统,控制水土流失,也可在受纳水体的岸边按照不同的功能种植不同的植物带,充分发挥植物带的生态净化功能。利用村镇地域的天然或人工多水塘系统或水陆交错带的自然净化生态功能,建设人工湿地,截留净化农业径流中的氮磷及有机物,底泥还田,加强氮磷等物质在陆地生态系统内的循环,从而减少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倡导农田节水型灌溉,减少农田退水,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水体;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增加有机肥料使用量,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态农业;积极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加强水土保持;对农村生活及生产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严格控制并积极探索重新利用的途径。

8)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管理决策水平。松花湖流域水资源保护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污染物来源及其降解转化机制,二是水污染防治的措施和对策。2010年以前应加强科研资金投入,重点做好松花湖流域污染源(包括点源和面源)排放量及排放规律研究、水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湖区底质污染物成分及其对水体的影响分析、湖区富营养化的防治、松花湖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模式及方法的研究以及松花湖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等基础性研究课题,形成松花湖水资源保护的理论体系,为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奠定基础。

3 结语

松花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各级政府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对该流域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才能够促进和保障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面源流域污染物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压油沟小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沙颍河流域管理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