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晋之际京兆杜氏地域选择考论

2010-04-04宋艳梅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杜氏政权家族

宋艳梅

(常熟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中古京兆杜氏为三辅著姓。自西汉杜周时起,杜氏即已尊显,“至三公列,子孙尊官,家訾累数巨万矣”[1]3154。杜周子延年“出则奉驾,入给事中,居九卿位十余年”[2]2664,徙杜陵。此后子孙世居,其家族遂世代以杜陵为贯,杜氏之京兆杜陵地望自此奠定。历两汉至曹魏,京兆杜氏虽非代代官显,但杜周、杜延年铸就的豪富显名对杜氏入于魏晋成为冠家华族有重要的奠基作用。魏晋时,杜氏一门享盛名高望的杜畿、杜宽、杜预等,他们的高官厚势更为京兆杜氏入于魏晋士族行列的重要依据。后世南北朝乃至隋唐之京兆杜氏欲标其家族兴旺,往往溯至杜预,以显示其房支门户清显有依。

然时至西晋惠怀之际,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掀起了中州士人辗转迁徙的大风潮,世家大族纷纷向江左、辽东、河西三个主要方向迁移;同时,也有不少士人家大族众、安土重迁,甘于冒险留居乡里。西晋年间,繁荣隆盛的京兆杜氏一门在永嘉丧乱后为保其家族利益、延续家族声望,亦不惜分途自保、各求发展。本文即以晋末丧乱之初为限,考察京兆杜氏于地域和政权选择详情,以求益于京兆杜氏家族整体发展之研究。

一、不渡江考

《元和姓纂》卷六“杜氏条”[3]911及《新唐书》卷七二上《宰相世系表二上》“杜氏条”[4]2418-2419书杜氏在唐世定著房支较多,而同以杜畿、杜预一房为本宗的杜氏著望共有京兆本支、“洹水杜氏”、“中山杜氏”和“襄阳杜氏”四支,后三个新望皆是京兆杜氏成员在永嘉乱后自杜陵迁出,子孙累世定居新地形成的。其中,“洹水杜氏”、“中山杜氏”之祖迁出较早,皆在西晋末年,后文将详论;而居于江左的“襄阳杜氏”则南迁较晚,属晚渡士人,笔者将另文论及。

考之史传,东晋初年,京兆杜氏随同渡江大潮南迁的成员除杜锡①杜锡为杜预子,于杜预身后继爵位,锡子乂联姻当时四海望族河东裴遐女,过江较早,且享有盛名。《世说新语·容止》“王右军见杜弘治”条: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也。”(刘孝标注引《江左名士传》曰:“永和中,刘真长、谢仁祖共商略中朝人士。或曰:‘杜弘治清标令上,为后来之美,又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粗可得方诸卫阶。’”)时人有称王长史形者,蔡公曰:“恨诸人不见杜弘治耳!”详见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30页。子杜乂外,难觅他人;而同时在河西张氏及中原胡族政权下则多见其家族踪影。如此看来,京兆杜氏在永嘉丧乱之时多留北方,而少有渡江者。

考其缘由,其一,京兆距建康悬隔千里,杜氏家族自汉以来所建家业地产规模庞大,舍家弃族远奔不知未来的千里之外,实非根基深厚之家族所愿。据《史记·杜周传》,杜周“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但后来位至三公,“子孙尊官,家訾累数巨万矣”。[1]3154至其子杜延年,居九卿位十余年“赏赐赂遗,訾数千万”。曹魏时,因杜畿之功,杜预被封丰乐亭侯,邑百户。[5]507杜预在西晋时,其家族更为隆盛。晋末丧乱虽起,然如此业大族众之世家大族一则不愿抛家弃族,舍其产业;二则尚有实力保全其家族利益,坞堡即可足征。北方自东汉以来就出现的用以保聚家族躲避外患的众多坞堡中,即有名属杜氏之坞。曹魏时期,杜预父杜恕因亢直多杵朝臣,遂屡为外任。杜恕离开京师后,在宜阳界营建一泉坞,“因其垒壍之固,小大家焉”[5]305。晋末乱后,时任弘农太守的杜预子杜尹,为保家全身,仍“屯宜阳界一泉坞”[6]1713。既有坚固坞堡之凭,杜氏冒险不迁不失为乱世自保之途。

拙文《两晋之际河东裴氏播迁考论》在考述河东裴氏少有渡江者时曾引述何启民先生之观点,他认为留北的中原士族为保持传统经学之旧阀阅者,而南下的是那些受过新时代新思潮即玄学洗礼的家族;北方胡族政权爱好经学对于这些旧阀阅者具备一种特殊的吸引力[7]14。虽何先生之论言及河东裴氏不大准确,但以之反观京兆杜氏的状况,则大体成立。杜氏家族以杜预为代表,以经史为业,世代承继。《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总序”:“晋世杜预注《左氏》,预玄孙坦、坦弟骥于刘义隆世并为青州刺史,传其家业,故齐地多习之。”[8]而晋末自洛阳裹挟南渡之士人大多“崇饰华竞,祖述虚玄”,东晋偏安江左,上流士人亦以玄风为尚,“指礼法为流俗”。[6]2346如此,以经学礼法为业之杜氏成员因思想隔阂自保本贯而不渡江盖可成立,此为其二。

其三,田余庆先生有论:永嘉丧乱之初,“决心过江的士族,就其多数而言,都是八王之乱后期东海王越与成都王颖对峙时属于东海王越阵营的名士”,考察士族是否南行源由,士族本贯与建康道里远近仅为一端;还要考虑他们在历史上与司马越、司马睿的政治关系。[9]276以京兆杜氏在晋末八王之乱中所属阵营来看,京兆杜氏与司马越关系较疏,甚至为敌。据林校生考证,京兆与司马越幕府有关系的士人只有杜概。[10]95而有关京兆杜概的唯一一条史料,反映的却是其联谋讨越的信息,《晋书》卷四一《高光传附子韬传》载:“时东海王越辅政,不朝觐。韬知人心有望,密与太傅参军姜赜、京兆杜概等谋讨越,事泄伏诛。”[6]杜概所出房支虽不可考,但既属京兆,与杜预房支应为同族。杜概与高韬等联谋讨越,可以大体反映京兆杜氏与司马越阵营之关系。

如此,可以认为,路途遥远、安土重迁、坞堡可凭、思想悬隔、政治立场相左等因素,构成了京兆杜氏家族主体南奔江左之阻力。

不过,上述所言皆指杜氏家族主体而言,并非全部成员。前文曾提及的名扬江左的杜预孙杜乂即为京兆杜氏少数渡江成员的代表。杜乂父杜锡在西晋有高名,官至尚书左丞,于惠帝世卒,《宋书》卷三四《五行志》有文可证:“晋惠帝世,杜锡家葬,而婢误不得出。后十余年,开冢祔葬,而婢尚生”。杜乂妻河东裴遐女裴穆,裴遐为司马越主簿,疑杜乂属司马越阵营。杜乂“标鲜清令,盛德之风,可乐咏也”[11]548,形容俊美,可方卫阶,深合江左上流品第士人之风尚,故为当时名流所重。因此,杜乂无论在思想倾向还是政治立场上皆属其家族之个别,故他南迁与上文所论其家族主体不迁之因并不冲突。杜乂在江左仕丹阳丞,早卒,为京兆杜氏于东晋时期名望发展之特例。惜其无子,虽然早渡,其家族地位难以延续。后世以杜骥、杜坦为代表,京兆杜氏在江左沦居晚渡荒伧。

二、避居河西

杜预四子:锡、尹、跻、耽①《新唐书》卷七二上《宰相世系表二上》“杜氏条”谓杜预四子:锡、跻、耽、尹;《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六“杜氏”条则以尹为次子,跻、耽均为少子;今暂以《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为据。详见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418-2419页;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11页。,其中杜耽于永嘉乱后避居河西。刘宋世并为青州刺史的杜坦、杜骥兄弟即为杜耽之后。《宋书》卷六五《杜骥传》:“曾祖耽,避难河西,因仕张氏。”同传载杜骥兄坦与宋文帝的一段著名对白,曰:“……臣本中华高族,亡曾祖晋氏丧乱,播迁凉土,世叶相承,不殒其旧。直以南度不早,便以荒伧赐隔。……”杜坦亡曾祖即前文所言“曾祖耽”。《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六“杜氏条”[3]911:“当阳侯元凯少子耽,晋凉州刺史”。杜耽在晋末乱后奔河西是确,但是否曾任凉州刺史,笔者有所怀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正史列传中,不仅上溯传主若干代祖宗功业,而且在其祖先官宦地位上,常有溢美之嫌。杜耽在凉土之踪迹,只有《晋书》中一条史料,《晋书》[6]卷八六《张轨传》:“晋昌张越,凉州大族,谶言张氏霸凉,自以才力应之。从陇西内史迁梁州刺史。越志在凉州,遂托病归河西,阴图代轨,乃遣兄镇及曹袪、麴佩移檄废轨,以军司杜耽摄州事,使耽表越为刺史。”杜耽时任张越军司,而此时张轨在凉州刺史任上已有八年,前揭《晋书·张轨传》引文后载:“轨令曰:‘吾在州八年,不能绥靖区域,又值中州兵乱,秦陇倒悬,加以寝患委笃,实思敛迹避贤。但负荷任重,未便辄遂。不图诸人横兴此变,是不明吾心也。吾视去贵州如脱屣耳!’”如果杜耽的确曾刺凉州,当在张轨之前。据万斯同《晋方镇年表》,西晋历任凉州刺史者名录中不见杜耽之名,故杜耽任凉州刺史可能为其子孙所加。当然如果杜耽的确在张轨之前曾官凉州,那么其房支播迁凉土又与河东裴氏裴黎、裴苞等房支相似[7]16,皆因先官凉土而后因丧乱路阻遂留此地。

杜耽房支避居河西这一安定之地,其家学传统得以延续,故杜骥、杜坦兄弟在刘宋时期先后刺青州后,其高祖杜预之左传学在齐地得到传习。

三、仕于胡主政权

除南迁江左的杜乂、避居河西的杜耽房支外,京兆杜氏家族众多成员在永嘉乱后或东迁河北或在本贯与胡主政权合作,以求延续其家族声望。永嘉乱后京兆杜氏迁居河北者,有两大房支①北魏杜铨一房侨居赵郡在苻秦政权败亡,杜铨父杜嶷仕慕容垂后。因其房支起先留居本贯,入仕苻秦,故将其放于后文论述。,即后世所称“洹水杜氏”和“中山杜氏”。

《新唐书》卷七二上《宰相世系表二上》“杜氏条”[4]2418-2419中杜氏定著房支无中山望,《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六“杜氏条中山望”[3]载:“与京兆同承魏仆射杜畿,后家中山。裔孙弼,北齐徐州刺史;……”杜弼,《北齐书》有传,其文称:“杜弼,字辅玄,中山曲阳人也,……自序云,本京兆杜陵人,九世祖骜,晋散骑常侍,因使没赵,遂家焉。”传文既称“自序”,则杜弼有冒认京兆地望之嫌,但其所称“九世祖骜”,晋世确有此人。《晋书》卷一百二《刘聪载记》载:刘聪攻长安时,俘虏了西晋南阳王司马模,“(刘)粲害模及其子范阳王黎,送卫将军梁芬、模长史鲁繇、兼散骑常侍杜骜、辛谧及北宫纯等于平阳。”《北齐书》传文称“因使没赵,遂家焉。”实为因俘没赵。如果杜弼“自序”为真,则《晋书》中的散骑常侍杜骜即出自京兆杜氏。《元和姓纂》将其系于杜畿之后,今虽不知何据,但也无由否定。故本文暂肯定“中山杜氏”与京兆杜氏之承继关系,将其作为京兆杜氏因永嘉乱后播迁流徙而形成的一个新望。杜骜既没于赵,其房支后人盖一直留居北方,出仕轮番更替的少数民族政权。至北朝末年,杜弼及其子蕤、台卿等才再著显名。

“洹水杜氏”出自曹魏杜畿少子杜宽,《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六“杜氏条”[3]911:“状称与京兆同承延年后。石赵时从事中郎杜曼始家邺,后徙洹水。”岑仲勉校记引《昌黎集》卷二六《杜兼志》云:“杜氏自戴侯畿始分,……其季宽,孝廉郎中。宽后三世曼为河东太守,葬其父洹水之阳。”《新唐书》卷七二上《宰相世系表二上》“杜氏条”[4]2418-2419也载:“洹水杜氏出自戴侯恕少子宽,字务叔,孝廉,郎中。曾孙曼,仕石赵,从事中郎、河东太守。初居邺,葬父洹水,后亦徙居洹水。”洹水,《隋书》卷三十《地理志中》载其属兖州魏郡,后周始置。杜曼父所葬“洹水之阳”之“洹水”为水名,《水经注》卷九“洹水”:洹水出上党泫氏县过邺县南。魏郡之洹水县盖因洹水得名。杜曼房支家于其先坟垄所在,后世此处属魏郡洹水所领,故该房支以洹水为望,葬父洹水之杜曼为洹水杜氏之不祧之祖。杜曼既仕石赵,其房支成员盖亦随之居河北,出仕当地胡主政权。

石赵政权下,同出京兆杜氏的家族成员很多。石虎时,其镇远将军王擢曾表“雍、秦二州望族,自东徙已来,遂在戍役之例,既衣冠华冑,宜蒙优免”,石虎从之,“自是皇甫、胡、梁、韦、杜、牛、辛等十有七姓蠲其兵贯,一同旧族,随才铨叙,思欲分还桑梓者听之;其非此等,不得为例”。京兆杜氏随雍、秦二州望族一起东徙之成员盖为不少,不过迁徙之始,虽为“衣冠华胄”,也只能“在戍役之例”。自王擢表奏之后,才“一同旧族,随才铨叙”,甚至可以归还桑梓。上述“洹水杜氏”之祖杜曼仕石赵为从事中郎,不知是否在王擢表奏之后。无论如何,雍秦二州望族之十有七姓被分别列出,每姓家族成员当不为少数。

此外,石勒时有经学祭酒杜嘏[6]2735,他曾教授石勒子石弘经学[6]2752,在石虎时,又官至光禄勋[6]2785。史书中不载杜嘏所出地望,从其所擅经学来看,很可能出自京兆杜氏。而且,石虎皇后杜氏[6]2781亦有出自京兆的可能。

京兆地处关中,永嘉乱后,北方胡主政权中先后有前、后秦政权立国关中。留居本贯的京兆杜氏也有很多成员与这两个关中政权合作。据《晋书》[6]卷一百十五《苻丕载记》载,苻坚败亡后,其长庶子苻丕在晋阳即帝位,号令诸郡于临晋会盟,以复前秦旧业。于是“天水姜延、冯翊寇明、河东王昭、新平张晏、京兆杜敏、扶风马郎、建忠高平牧官都尉王敏等咸承檄起兵,各有众数万,遣使应丕。皆就拜将军、郡守,封列侯”。京兆杜敏“有众数万”,当是其所领宗人、部曲、乡兵等武装力量凝聚而成。大概永嘉乱后,杜敏等杜氏成员留居乡里,自保不迁,凭借其家族声望,长期以来招聚众多流民,遂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势力。而其于此时率数万之众响应苻丕,则在苻坚败亡之前,他也是苻秦关中政权下一支重要势力。

前文曾述,永嘉乱后初期,杜预子杜尹屯据其祖杜恕所营一泉坞,杜尹邀乞活魏该击贼,却没想被魏该将击败,其坞堡、坞人反而并归魏该所有。[6]1713杜尹一泉坞虽失,但其族人留居北方者频有聚众领兵之事,上述杜敏即为一例。而且,早在苻秦立国关中之前,就有京兆杜洪“窃据长安”之事。据《晋书》[6]卷一百十二《苻健载记》①《魏书》卷九五《临渭氏苻健传》所载略同。参见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苻健图关中的最后一个敌人即为杜洪。时杜洪在长安“自称晋征北将军、雍州刺史,戎夏多归之”,苻健遣将士誓死进击关中,诸城尽陷,杜洪逃奔司竹,苻健遂入长安而都之。杜洪后在宜秋被其将张琚所杀。如此可见,留居乡里的京兆杜氏为保家全身,多自领武装以豪帅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苻秦立国关中,曾实现北方的短暂统一。上文迁徙河西的杜耽房支,在苻秦平凉州后,返居故里,这是京兆杜氏参与苻秦政权的又一情形。此后这一房支在姚秦政权灭亡后于晋末宋初南渡襄阳,笔者另文将述,此不赘及。

苻坚败亡,北中国相继出现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原先在苻秦政权下的汉族士人又再次流徙,与别的胡主合作。如杜预孙杜胄(杜跻子[3]911),任苻秦太尉,胄子嶷为慕容垂秘书监,其房支亦因此侨居赵郡。[8]1018苻秦关中政权之后,姚秦政权下亦可见京兆杜氏的身影。史称姚兴“留心政事,苞容广纳,一言之善,咸见礼异”,于是“京兆杜瑾、冯翊吉默、始平周宝等上陈时事,皆擢处美官”。[6]2979姚兴世,尚有京兆杜挻,“以仆射齐难无匡辅之益,著《丰草诗》以箴之”,姚兴“览而善之,赐以金帛”。[6]2983

要之,永嘉丧乱之初,京兆杜氏家族主体并未以迁移江左为维持家族利益之途径,东晋士人所称颂之杜乂为史文所见其家族中较早渡江之个例,盖因势单力孤,杜乂之后京兆杜氏在江左声威不著。与此相较,北方河西、河北及关中等地,京兆杜氏人物颇多,杜耽房支迁居河西维持家族利益的同时对家学传承亦有一定贡献;迁居河北之地的杜氏房支,多参与胡主政权,并形成了新的姓望:中山杜氏和洹水杜氏;留居关中本土及迁徙在外后又返归乡里的杜氏成员,亦多效力于苻、姚政权,享有声名。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林宝,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M].岑仲勉,校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

[4]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宋艳梅.两晋之际河东裴氏播迁考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1).

[8]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0]林校生.司马越府“隽异”与西晋王朝的历史出口[J].华侨大学学报,2003(3).

[1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猜你喜欢

杜氏政权家族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HK家族崛起
《周礼疏》中“河南缑氏杜子春”考
《小偷家族》
八至十世纪的敦煌杜氏家族研究——兼及藏经洞文书的“偏向性”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马士英与弘光政权
不同浓度氮、磷对杜氏盐藻生长的影响
神秘的杜氏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