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少奇民生至上的执政理念

2010-04-04刘红星姜丽波何小玲

城市学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天华刘少奇大队

刘红星,姜丽波,何小玲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忠实勤务员是刘少奇同志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让人民尽快过上‘富裕和有文化的生活’是刘少奇同志念念不忘的挂虑。”[1]刘少奇的一生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一生。他把民生至上的理念贯穿于执政兴国的全过程,重温刘少奇1961年回湖南农村调查那段历史,学习刘少奇民生至上的理念、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真理的勇气,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民生至上,回湖南调查农民生存状况

刘少奇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最根本的办法。”[2]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锻炼出非凡的理论思维能力,观察问题深刻透彻,分析问题鞭辟入里,揭露矛盾尖锐泼辣。他善于总结经验,善于进行理论思考,把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高度,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并用于指导实践的发展。这些显著的特征在湖南农村44天调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完美展示。

因为大跃进运动带来的狂热急躁情绪,导致指导思想脱离实际,生产指标盲目攀升,“超英赶美”的口号震天动地,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热火朝天。为了追求钢铁指标,连农民煮饭炒菜烧水的铁锅钢盆等日常用具都被送进了钢炉炼钢,为了解决炼钢燃料的问题,社社点火,队队冒烟,土法上马的钢厂和高炉铺天盖地,导致乱砍滥伐,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大办公共食堂,不惜拆掉农民的住房让农民集中居住过公社化的生活;为了当先进,宁可让农民饿肚子搞生产也要虚夸浮报粮食产量。

1961年下半年,党中央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及时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特别是1961年3月中共中央广州工作会议之后,刘少奇同志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带着“农民的生存状况”这个最有针对性的问题,于4月1日至5月15日,回到阔别40年的家乡湖南进行了为期44天的调查。他多次拒绝省、市、县的接待安排,不住招待所,先后在宁乡县东湖塘公社王家湾大队养猪场的饲料房里住了7天,在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部住了18天,在宁乡县花明楼公社炭子冲老家住了6天,创造了历史上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基层专题调研时间最长,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的日子最多、解决问题效率最高的纪录,树立了调查研究、为民解忧的光辉典范。[3]刘少奇这种深入实际的作风令人钦佩。他一贯倡导的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坚持实事求实,反对弄虚作假的精神品格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

二、心系民生,与群众同吃住

刘少奇说:“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4]他还说:“国家主席是人民的勤务员,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任何岗位上都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他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刘少奇在湖南农村 44天调查,时时处处都体现了他的民生至上的执政理念。

刘少奇回湖南调查由省委安排了一辆咔斯69吉普车,夫人王光美和秘书同行,省公安厅厅长李强随车带路。刘少奇回乡调查第一站到了宁乡县委机关大院,因为调查心切,他拒绝了在县委招待所居住,准备在老家炭子冲安营扎寨,一是不想给当地政府增加接待负担,二是想与儿时的伙伴拉家常,以便了解真实情况。[5]

当刘少奇乘坐的吉普车经过东湖塘公社王家湾大队养猪场时,醒目的“万头猪场”四个大字映入眼帘,他兴奋不已,马上叫司机停车,和随行人员信步走进猪场。可在养猪场里看到的一切,令他大为失望,万头猪场只有两头猪当摆设。刘少奇同志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浮夸风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立即决定暂不回家,住在养猪场作调查,搞清楚万头猪场的问题,从“解剖麻雀”入手掌握真实情况。他按照长征时期和战争年代的方法,选了一间满屋灰尘的饲料房,费了半天工夫从老乡那里借来了门板和稻草当床铺,拼凑了一间简易的办公室兼住房,静下心来做调查。[5]但事与愿违,调查工作并不顺利,开始调查的时候,社员们顾虑重重,很难听到真实声音,但为了求证事实,刘少奇同志下定了决心,他以“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在这里一住就是七天七夜。[6]

省委为了让刘少奇看到好的典型,于4月12日,介绍刘少奇同志来到全省红旗单位——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大队党支部书记彭梅秀为湖南省的劳动模范和全国“三八红旗手”,是一位心直口快、敢闯敢干、唯命是从的女干部,省市县各级领导对她的工作评价很高。刘少奇同志到来之前,中央派出的工作组已在这里进行两个多月的蹲点,并形成了格式化的汇报材料,肯定了这里的“先进经验”。大队为了走集体化道路,进行了苏联农庄化的耕作制度改革,实行稻谷、棉花、大豆、花生专业作业片生产,外界评价食堂也办得不错。刘少奇到天华之后,没想到所见所闻比预计的和听到的更糟糕,听到的是假话,看到的是假象。在天华大队,违背客观规律的事屡见不鲜,水田种棉花,旱田种水稻,山林遭砍伐,社员水肿疾病成灾,农民缺衣少穿,就医困难,基层干部还大肆鼓吹公共食堂好,农民生产积极性高,其实是彻头彻尾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危机四伏,怨声载道”的伪典型。他在这里通过开会、谈心、摸情况、做宣传、掌握了大量欺上瞒下违背客观事实的情况。天华大队为出风头强行推行专业生产片;为保红旗虚报粮食产量;为应付公共食堂检查借钱给农民发红包;当着领导的面打牙祭“吃红烧肉”;为坚持“左”倾路线,不惜打击报复讲真话的人等。刘少奇在天华大队下定了制止虚谈浮报、解散公共食堂、推行“三自一包”的决心。[5]

为了多层面听到最真实的声音,刘少奇于 4月30日结束了天华大队18天调查之后,回到阔别近40年的炭子冲老家,在家乡旧居住了六天六晚。他在故居的横堂屋里,邀请父老乡亲来家召开座谈会,恭恭敬敬地站立起来,脱下蓝布帽,向基层群众鞠躬请大家讲真话。刘少奇的一言一行感动了乡亲,大家毫无保留的向他倒出了心中的苦水,讲出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公共食堂办不得”的大实话。[7]

三、民生为本,正气凛然解民忧

刘少奇指出:“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政府,必须取得绝大多数人的拥护、赞成、才能巩固”,“我们要相信群众,群众才会相信我们”,“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都要有群众观点”。[8]刘少奇同志民生至上的执政理念体现在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上,他在湖南农村44天调查,除了开会、出席必要的公务活动和去韶山参观毛泽东同志旧居以外,有33天住在农村生产队,先后召开了20多个座谈会,深入11个生产队,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商讨各种问题。他走村串户,揭开农户的锅盖,检查农民厨房的油盐坛子,去公社卫生院看望浮肿病人,拨开风干的人粪发现了维持农民生存的尽是草根和树皮等粗纤维食物,深入被砍伐的山林,掀开万头猪场神秘的面纱,获得了丰富的信息,掌握了真实情况,形成了正确的思路,作出了科学的决策,在短短的时间里办了很多顺应民心的好事实事,至今传为佳话。[6]

(一)解散公共食堂

创办公共食堂的本意是省工省时、集中人力发展生产,让农民过上工厂化的生活,实际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农民向刘少奇反映,如果不尽快解散公共食堂,会导致“路绝人希,国破家亡”。刘少奇听后痛心疾首,他顶着压力在天华大队向县乡干部宣布:“公共食堂办得好就办,办不好就散。”[5]

(二)平反冤假错案

刘少奇在天华大队调查期间,对公安部门反映的天华大队饲养员冯国全父子将一根3寸多长的铁丝扎进耕牛胃里,致使耕牛死亡的“破坏耕牛案”,刘少奇觉得可疑,立即指示湖南省公安厅复查。经过详细调查和技术鉴定,否定了原定的结论。原来这头牛曾几易其主,早在 1955年 8月在长沙县青山乡社员彭秉泉家喂养时,由于其子出于好奇心,将铁丝包在青草内喂牛,致使这条耕牛落下了病根,并最终因铁丝进入胃部而死。湖南省公安厅经过复查为冯国全父子平了反,并于6月30日向湖南省委和公安部写了《关于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社员冯国全破坏耕牛一案的调查报告》。7月10日,已经回到北京近两个月的刘少奇在审阅这一调查报告时,致信公安部部长谢富治:“各地如冯国全这样的冤案还是有的,应由各地公安政治机关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作出合乎实际情况的结论。”[8]

(三)果断制止浮夸冒进

刘少奇在湖南调查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搞清楚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的原因是天灾还是人祸,并掌握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材料。而当时的舆论导向是干旱灾害造成粮食减产,农民缺衣少食,对形式的总体评价为成绩是主要的,缺点和错误是次要的,成绩和缺点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7]刘少奇在家乡炭子冲调查时发现,他少年时代经常游泳的安湖塘,当时看到水位比记忆中干旱年份的水位要高很多,断定不是天灾,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作风出了问题,于是他接受了农民“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说法,并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主动承担了工作失误的责任。“七千人大会”后,全党逐步纠正了“左”的错误思想,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全国出现生产兴旺,市场繁荣,商品丰富的发展势头。[7]

刘少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其立党为公、民生至上的执政理念是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并运用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功立业。

[1] 胡锦涛.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 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8-11-12(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刘少奇自述[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9.

[3] 鲁振祥.全国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9.

[4] 刘少奇.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5] 柏福临, 陈绍畴, 王作坤.一代公仆刘少奇(中)[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6] 王光美, 刘源.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7] 何静修, 黄峥, 周以谟, 等.缅怀刘少奇[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8.

[8]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猜你喜欢

天华刘少奇大队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驱猴大队
大队委竞选记
胖同学瘦同学(二)
坑人的柑橘
女神的祈祷
挺直腰杆别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