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考语文复习策略及反思

2010-03-24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

海峡科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用书考试知识点

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 林 辉



高职考语文复习策略及反思

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 林 辉

高职复习学生的现状要求复习教学要讲究针对性,要根据复习规律讲求增大复习密度,根据复习特点精讲多练,同时重视作文指导,通过这些复习反思以提高学生高职考的效率。

高职考 复习指导用书 复习密度 精讲多练 作文指导

福建省高职考试已经进行了近10年。从这些年我所执教的高职升学班来看,参加考试的学生素质在不断下降,从整体上看,他们都存在以下一些不足:语文基础极差,甚至拼音都不会读,不会写;书写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会用,基本上只用逗号、句号;阅读的表述题,往往答非所问;文言文更差,文言词语意义不能把握,阅读困难,至于语法现象就更不要说了;写作能力普遍不强,缺乏起码的语言通顺和驾驭整体的能力,常常“无米下锅”,600字的文章只能生拼硬凑。

面对这样的现状,要在短短的一学期内,让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个质的飞跃,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另一方面,参加辅导班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或大或小都有自己的期望值,这种期望值有的是一种动力,有时却又外化为信心不足,烦躁不安。我们必须帮助学生克服这种不良心态,化压力为动力。因此要先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树立信心,坚信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

职专生在职专前两年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们混文凭思想较普遍,学习上懒散,主动性不强,对基础课的语文更是淡漠,很多学生的语文书打开都是干干净净,没有留下听过课的笔迹。反思这种现状,开学初我们就要对学生们进行形势分析,就学校历届生情况和高职考试的录取比例进行说明,指出他们升学的希望,告诉他们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道理,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斗志。学生们看到进入大学殿堂的梦想并不遥远,也会懊悔自己以前的不努力,“知耻而后勇”就会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这对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水平十分重要。

我们要调整学生的心态,既不能让学生认为没有希望,又要把握复习的难度和密度,不能让学生认为太简单,只需要看一遍就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讲究一定复习方法。

1 讲求针对性

高职考与普通高考不同,它考试内容明确,以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复习指导用书·语文》为准,其中划定我省通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基础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编著)中的35篇为复习基本篇目,试卷结构分为“语基、阅读、文言文、作文”四大块,这几乎成了我省高职考试语文试卷的模式,特别是近两年(2008年、2009年),这种模式更趋于稳定。试卷中语基占26分,阅读占34分,文言文占30分,作文占60分。语基中考察拼音、文字(字、词语及成语的错别字识别、意义辨析)、词语(词语的意义、感情色彩、近义词选用、虚词选用、成语的使用及短语的结构类型)、句子(单句的句子成分、单句的特殊句式、单复句辨别、简单二重复句的划分及复句间关系、病句的辨别)、标点符号、修辞、语言的得体、语句排序、文学常识、课文内容理解、诗歌鉴赏等,这些知识有70%左右不变,每年约30%的知识点在轮换着考;阅读部分三个阅读选段基本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每个选段都出自基本篇目,比以前有一个选段为课外现代文阅读要容易多了;文言文考察: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点有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文言文的片断理解包括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写作方法等,这些内容都在基本篇目中的6篇文言课文上;作文为话题作文,话题多为贴近中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因此,根据《复习指导用书·语文》复习好语基知识点和考试基本篇目,针对性就强了。

根据《复习指导用书·语文》(下称《指导用书》)并不是盲目迷信“指导用书”,《指导用书》中较深的内容其实可根据学生程度做删减。如拼音中的轻音、变调,汉字结构中的独体字、合体字,词的分类中的单纯词、合成词等都可略去不讲或少讲,不作特别要求,因为高职考一般不会考那么细腻的知识,这些知识,我们老师复习时都可灵活处理。《复习指导用书》划定的35篇基本篇目,复习时也可有侧重。根据前几年高职考的试卷分析,现代文选段,一般考过的篇目不会重复再考,那么复习时就可讲这些选段甚至选段所在课文统统“打入后宫”,这样就会减少不少复习篇目,针对性就更强了。

2 讲求增大复习密度

对于职校学生来说,文化课在平时的重视程度不够,平时是轻松上课,轻松做作业,轻松考试。因此,到了大型考试来临时,平时的积累量和熟悉程度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因此,高职复习的这一年,相当于要将三年的课程在一年里上完,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考试大纲要求中的知识总量,做法就只能是增加复习的密度。

巴甫洛夫说过,大脑在动用时,神经受到刺激,容易产生兴奋,增强条件联系,从而促进人们“认识反映系统”的开拓和发展。反之,“任其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脑神经经常处在抑制或半休眠状态,将会逐渐荒废其智力,大脑的这一“用进废退”的规律告诉我们,适度强化复习密度是必要的,但是增加复习密度不是要进行填鸭式的教育,课堂上45分钟的教师全讲解,只能是引起学生的倦怠情绪,超量的练习只能使学生学习的极点提早出现。这时会遇到一个课题: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达到增加知识总量的目标,通常的做法是增大复习内容的密度。增加单位复习时间的知识含量。然而,作为高职语文考试的复习,教学仅生硬地靠硬填硬塞是行不通的,为了使学生在知识总量增加的同时,不致引发芜杂、倦怠的消极心态,教师须观察和辨识学生的复习情绪和复习状态,及时消除疲惫烦乱的不良复习症状,所以,在加大复习密度的同时,有必要注意提高复习质量,抓好下述两个复习环节。

2.1 课堂复习形式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个体“认识反映系统”运作的过程,这个系统过程包含了观察、思维、记忆、想象与创造等要素,在复习后期,要使这些智力要素有机地结合发展,达到系统和过程的优化水准,就必须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学生各种感觉器官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复习活动成为有计划、有指导、有组织的科学活动。所以,语文复习的课堂必须是多样而生动的,教师在安排复习计划时,应该运用各种各样的课堂复习形式,注意将讲(教师精讲)、练(学生精练)、看(学生读教材、学习笔记和补充知识)及记(系统记忆)四者结合起来,避免满堂灌倾向和填鸭式的作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讲)、看(书)、动(手)、思(考)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获得优化的复习效果。由于我们的学生以前上课都没做什么笔记,现在高职辅导时,特别对一些重点片断,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文章的遣词用句、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表达技巧和文体特点等内容进行认真思考,而且要用特定的符号直接圈点勾画或用简明的文字在行距之间和书上的空白处加批注,把知识要点画出来,把阅读心得、见解、疑惑等记录下来。这种边阅读思考、边在书上作笔记的方法,不仅方便灵活、针对性强,而且利于巩固记忆、实践学过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课后复习方法

提高学生课后复习质量,不仅要求他们能自觉抓紧课后语文复习,而且要求教师能够给学生留足课后复习时间,教会他们进行知识小结、归纳入档形成知识板块的方法。善于将所复习的知识点、线、面结合起来而形成系统,达到易于记忆,易于自我复习的目的,从而增加总复习的效果。例如,要求学生整理“文学常识一览表”、“现当代知识点一览表”、“古今异义词一览表”、“古文词类活用一览表”、“古文通假字一览表”、“古文常用实词一览表”、“古文常用虚词一览表”等等表格,将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逐一归纳起来,以供日常复习时随时检索。学生看书,找知识点,归类,记忆,取得的效果是良好的。

3 讲求精讲多练

高职考语文复习的方法是多样的,精讲多练,让学生通过尝试回忆、深入理解教材、认真整理课堂笔记,抓住重点、难点,老师应认真强调,要求学生掌握。同时,安排定量的有针对性的题型,分类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能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断改进复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复习成果。

3.1 精讲

《指导用书》中要求掌握的重点课文共35篇,在复习期间全部串讲既不可能,也没必要。我的做法是按文体对一些传统篇目的重点段落进行讲解,抓住这些课文中最精彩的部分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该文体常见的几个考点及应答技巧,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应试方法,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外,重点课文重点片断重点分析,针对性就根强了。

3.2 多练

精讲只是教会学生分析文章的方法,要提高语文的实际阅读能力,关键还在于多做练习。当然多练并非不加选择的“题海战术”,练习也应该是精选的、适量的。在练习题的选择上我侧重于按文体进行分类,同时尽量先选择一些传统篇目的重点段落进行练习,循序渐进,逐步引入课外文章,并逐步增加题目类型的变化,使学生们能够适应各种形式的阅读考试方式。

3.3 讲练结合

课文讲完,我还编排《单篇课文复习练习》,让学生加强巩固。复习是一种重复,是强化和巩固记忆痕迹的过程。在第一轮复习后,我还在第二轮复习中,印发《记叙文片断阅读》、《议论文片断阅读》、《说明文片断阅读》、《文言文片断阅读》等,加强训练。

3.4 要重视作文指导

高职语文进入后期复习阶段,往往出现一种不好倾向,即以教师押作文出题方向来代替学生的写作训练,甚至有学生寄希望于临考前教师突击上一两堂作文课,作文水平来个质的飞跃。然而作文是个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的分值比例是相当大的,而高职学生普遍的作文能力较差,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教学中,我从三年级上学期就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摸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有三,其一是坚持写读后感。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看文学作品,并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结合生活进行整合,然后写成读后感;其二是每两周一篇作文,并且每两周一次作文讲评课(这两方面主要是让学生基本掌握作文的一些基本结构和不同文体的不同写作要求);其三,举行课前的五分钟作文,让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或者是自己觉得比较好的作文拿到讲台去念,然后再让其他同学对作文的中心、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这主要是锻炼学生赏析作文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可以扩大学生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名人名言及典型事例)。通过长期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

在高职辅导过程中,我还注意强化学生作文审题的思维训练。从规定审题的思维步骤,提示审题要求开始,对学生进行文体训练和内容训练,让学生反复审题,确定要点,拟出提纲,形成文章的半成品和成品。有了量的保证,学生作文水平就能有质的提高。同时,设置作文练习时,还应注意变换训练的形式,如综合性大作文和片断性作文相结合,比较体裁异同写法,一题几练几改等,使学生练活了笔头,也练活了大脑。

以上是笔者在高职辅导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教学反思,主要是结合考生实际,做到复习有针对性,精讲多练,增大复习密度,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应试能力,为高职考试经验的总结抛砖引玉。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语文(基础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刘一承,胡清华.福建省面向中等职业教育招收高等教育学生入学考试复习指导用书·语文[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用书考试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吃书与用书
吃书与用书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关于G20 的知识点
用书装饰心灵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