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是流动性杀手?

2010-03-22

市场瞭望·投资者 2010年5期
关键词:再融资股指成份股

刘 渠

虎年被视为天量融资年,大型券商IPO、红筹回归、新股发行中超募现象严重、股指期货推出,都考验着市场的资金压力。

由于宏观面的制约,期望市场再现2009年那样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现实的,而在市场扩容速度有效减缓前,资金面很难乐观,仅靠市场现有存量资金已经难以发动起大规模行情,因此反弹幅度将非常有限。

据有关人士表述目前的市场令人感到宽慰的是,导致股价下跌的两大利空题材在弱化。一是新股发行速度有放慢迹象。就目前网上信息看,2月22日三个小盘股发行,一直到3月2日又是三个小盘股发行。二是股指期货为融资融券即将亮相之前大盘蓝筹股下跌空间被堵死。大盘股跌无可跌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融资压力考验大盘承受力

去年股市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流动性宽松被视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在年底出现了流动性趋于紧缩的迹象。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加强了货币回笼,并在年前短时间内两度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外央票利率上升也从侧面发出了紧缩信号。由于这些状况都超出了人们本来的预朗,再加上再融资需求扩大、场内流动性偏紧以及对政策收缩预期恐慌等,限制了股市上扬空间。

从2009年11月24日至今,IPO的加速使场内资金不断流出,虽然其中有两次反弹,但都遇阻回落。进入2010年后,流动性趋紧更是成为压垮大盘的最后一根稻草,伴随着资金加速流出,大盘更是一路走低。在3个月内,由于大盘股的支撑,上证指数只下跌了9.6%。但市场资金累计流出达2202亿元,流通市值却涨至14.64万亿。

根据WIND资讯显示,今年1月的IPO发行数量和募集资金规模,齐齐创下了历年元月发行的新高。其中,两市共计35只上市新股的数字,已经接近前8年的总和。一方面,新股发行密集,另一方面,从创业板星辉车模(300043),到中小板的巨力索具(002342),再到大盘股中国西电(601179),接连破发,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内市场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到达了极限。

华泰联合证券测算显示,包括基金(公募、专户、社保、企业年金)、保险公司股票投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及券商资本金的股票投资、证券投资信托、QFII以及非以上机构六大主要资金供给渠道在内,2010年新增资金供给合计可达9710亿元。受季节性分布因素影响,一季度很可能资金供给充裕,股票供给有限,而银行IPO和再融资可能会集中出现在二三季度,综合考虑,二季度的资金压力可能在一年中最大。

历史上,A股市场曾在2007年以7986亿元创出单年融资纪录,而当年上证指数全年涨幅93%。综合多家券商观点,2010年指数再次复制上述涨幅可能性不大,但其他多项因素可能吹大融资规模。

国泰君安认为,大小非解禁和上市公司大量再融资导致股票供给增加超过需求,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可能出现资金抢夺。在宏观经济基本面不错的情况下,虚拟经济将面临资金不足压力。在今年经济对贷款需求依然比较旺盛的同时,银监会通过资本充足率等手段紧缩信贷和防止银行系统的风险,这使银行资本市场再融资需求压力较大。

据华泰联合证券测算,中国农行可能在A股拟募集1000亿;再融资方面,目前有明确需求是兴业银行180亿,华夏银行和深发展各存在100亿的融资可能;招商银行则可能在A股和H股市场共同融资220亿。四大行方面,如果大股东汇金与财政部等比例参与,并且A+H等比例融资的话,向A股融资额可能接近200亿。因此,银行业2010年的IPO与再融资总额度可能超过1700亿元。这对资金压力巨大的大盘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迎接股指期货的大场面

有望在节后推出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也将为市场注入新的刺激点。从历史经验看,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市场往往有一波上涨的行情,推出之后,虽然部分呈现短暂下跌局面,但不改长期上涨的趋势。

申银万国衍生品与数量分析分析师蒋俊阳指出,股指期货的较高门槛决定了市场资金抽离有限。由于股指期货的门槛较高,一张合约的保证金近20万元,这将大大限制大量散户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而机构参与股指期货又有严格的管理,以基金公司为例,做多合约价值不准超过10%,老基金需经过持有人大会表决同意,所以股指期货的推出对市场资金抽离有限。

在2006年,由于当时推出股指期货预期强烈,大盘股相对市场整体的换手率明显高于2003年一2009年的平均水平。因此,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改善成份股,特别是沪深300指数权重股的流动性。从股票定价来看,股票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股票价值是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除少数与股指期货业务相关的公司盈利可能因推出股指期货而增加外,其他公司的价值并不会改变。因此,推出股指期货不会改变股票长期走势。

针对投资者所担心的市场暴跌,证监会有关负责人目前明确表态,可做多也可做空意味着投资者将根据公司的业绩和成长性来投资股票,更趋向于价值投资。言下之意,股指期货的推出并没有为市场提供做空的理由,相反,它更能促进业绩成为股指涨跌的“晴雨表”。

蒋俊阳认为,投资者预期推出股指期货后成分股需求增加,会提前买入成份股,引发市场短期上涨。一方面,期现套利的投资者可能在期指溢价过高时“买人现货、卖出期货”套利,导致成份股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推出股指期货后,与指数相关的产品增加,成份股需求增加。

投资者预期股票期货的推出将带动指数成份股的投资机会,可能会提前买人沪深300成份股,特别是权重股,从而可能推动股票市场的上涨。不过,从海外推出股指期货市场的短期表现来看,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市场走势有所改变,除日本和印度外都是先涨后跌。但是,如果短期上涨过多,偏离价值,市场则可能下跌。

猜你喜欢

再融资股指成份股
平安千亿回购 股指触底回升
股指再度回落 机构逢高减仓
两市主要成份指数中期成份股调整
降杠杆引发股指冲高回落
股指震荡走高筑底之日可期
证监会整治再融资乱象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