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问题、原则及对策

2010-03-22浙江林学院图书馆浙江临安311300

图书馆建设 2010年2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用户

徐 双 刘 勇 (浙江林学院图书馆 浙江 临安 311300)

图书馆文化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图书馆管理学者作为一种新兴管理哲学率先提出的,并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1]。它是图书馆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为全体馆员所公认和共同遵循的工作目标和宗旨、价值标准、基本信念、理想和行为规范等[2]。优秀的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构建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馆员凝聚力、促进读者成才、提升图书馆竞争力、推动图书馆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3]。

随着全球信息化速度的加快,信息服务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图书馆面临空前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图书馆文化已成为图书馆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图书馆如何解决其发展中的文化问题及如何建设优秀的图书馆文化以促进创新、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本文阐述了目前图书馆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图书馆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 图书馆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

有些图书馆将图书馆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图书馆业余文化活动或CI(Corporate Identity,企业识别)战略。图书馆领导也没有认清自己在图书馆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处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图书馆文化的倡导者与设计者,更是图书馆文化的执行者,在图书馆文化变革中处于核心地位。

1.2 图书馆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

大部分图书馆都没有成立专门的图书馆文化建设委员会,文化体系框架及内容不详实也不系统,缺乏案例资料。在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和组织结构中,对图书馆文化的作用及定位不明确,缺乏系统的建设目标和长远的发展规划。文化建设着眼点仍在于搞好图书馆内部的业务管理,忽视了围绕内外环境变化、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文化管理和建设。

1.3 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缺乏战略思考

当前我国图书馆员队伍普遍存在服务意识差、创新精神不足等问题。部分图书馆对图书馆文化的作用尚未明确,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投入与近几年图书馆发展的速度也有差距,没有把图书馆文化战略编入图书馆发展规划的整体战略中,认识不到文化战略对图书馆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1.4 图书馆文化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很多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文化时,往往只注重物质文化建设或制度文化建设(如图书馆标识、外观形象、内饰、职工的统一着装、制度等),而不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只热衷于搞各种娱乐活动,而忽视图书馆精神、价值观的建立和培养。

2 图书馆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图书馆文化建设应具有高度的战略性

优秀的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之魂,其建设从一开始就应站在高起点上,着眼未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图书馆文化体系。图书馆文化既要反映当代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既要反映图书馆的行业特点,又要体现馆员的岗位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同时造就一种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精神优势,使其在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都能规范、约束、协调每个馆员的行为,发挥有效的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

2.2 图书馆文化建设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范围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因此,图书馆文化建设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根据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准确把握图书馆知识化、个性化、人性化的发展方向,构建崇尚科学、以人为本的图书馆价值观体系,构建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图书馆制度体系,并塑造有益于图书馆长远发展的图书馆形象。

2.3 图书馆文化建设应注重培育图书馆价值与馆员价值的统一性

图书馆文化建设是在图书馆领导的引领下,广大馆员积极参与、共同培育优秀图书馆文化的管理活动。图书馆要最大限度地尊重馆员、关心馆员、依靠馆员、理解馆员、培养馆员,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馆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图书馆和馆员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最终使图书馆发展与馆员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4 图书馆文化建设应注重用户导向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也应紧跟时代步伐,进入用户导向服务形态。这种服务形态要求图书馆必须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图书馆文化,将以用户为本的精神贯穿于各业务工作环节,视用户知识为图书馆资产,鼓励用户参与图书馆各项业务活动,关注、了解用户的需求,在满足用户现实需求的同时能预期用户将来的需求。

2.5 图书馆文化建设应注重循序渐进

图书馆文化主要是通过馆员和读者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反映出来的,其形成、传播与扩散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所以图书馆文化建设常常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并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因此,图书馆文化建设也要结合图书馆实际,根据图书馆的具体条件,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图书馆文化建设机制,使图书馆文化建设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和完善。

2.6 图书馆文化建设应注重实践性

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内容只有渗透到图书馆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使馆员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认可图书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才算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因此,图书馆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全体馆员的参与,挖掘、提炼出能够代表本馆特点的、对馆员有感召和凝聚作用的、与本馆环境相协调的图书馆文化。

3 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3.1 把提炼、宣传图书馆核心价值观作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图书馆价值观是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图书馆员对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目的、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制约和支配着图书馆的共同愿景、信念、行为规范等。具体而言,首先,图书馆领导要在管理实践中结合图书馆发展的长远战略,借鉴和吸收国外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有意识地培养和提炼最适合图书馆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全体馆员在工作中身体力行并坚守的共同理念;再次,图书馆应通过提炼、宣传核心价值观,使馆员和图书馆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馆员个人的价值观、行为取向和个人目标逐渐趋同于图书馆整体的价值观、发展战略和最终目标,从而增强图书馆的凝聚力,实现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3.2 把建设人本文化和学习型文化作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中心

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必须真正把馆员放在中心位置,以对馆员的价值关怀为目的,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一,图书馆领导要通过与馆员交心谈心,倾听不同层次馆员的愿望和建议,调动馆员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和决策,将馆员当作未来的图书馆管理者加以培养,以体现馆员的主人翁地位;第二,要加强馆员之间的沟通,使馆员之间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满足馆员情谊友爱的需要;第三,要建立有效的物质、精神和工作激励机制,使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馆员的自觉行为中去;第四,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并在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馆员整体素质,激发其工作热情。

学习型图书馆是图书馆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与具体措施促使馆员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并在学习过程中带动图书馆的创新与进步,以达到形成良好的服务气氛、服务环境和服务文化的目的[4]。构建学习型文化是图书馆的共同愿景和发展方向。学习型文化的建立能塑造一个充满学习热情、奋发进取的氛围,不仅能提高馆员的素质,还有利于建设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的图书馆文化。为此,图书馆应从共同愿景、组织结构、团队学习、馆员绩效系统设计、制度建设、领导垂范等多种途径加强学习型文化的构建。

3.3 把营造图书馆文化氛围作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核心

图书馆文化氛围是构成图书馆物质技术因素、社会规范因素和观念精神因素的综合体现,它是在图书馆发挥其社会职能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是表达图书馆社会定位与作用、发挥图书馆社会职能的物化影象[5]。图书馆文化氛围的营造,第一,要在图书馆领导和全体馆员的思想中树立“文化的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的观念,并把这种观念转化为工作中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准则;第二,要持续不断地对馆员进行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服务技能的培训,同时加强用户公德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第三,要在充分利用自身馆藏资源、技术设备等优势的基础上,从图书馆活动、外观结构、色彩、装饰和陈设布局等途径,努力营造良好的图书馆文化环境。第四,要通过提高图书馆文化活动的品位与层次,把图书馆办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3.4 把加强图书馆制度建设作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保障

制度是图书馆事业稳健发展的保障,它将规范图书馆的运行与各项工作,是图书馆的办事规程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行动准则,主要包括日常行为规范、部门岗位职责、业务工作细则、奖惩制度、图书借阅规则、馆员继续教育等[6]。图书馆制度具有明显的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特征,是图书馆员和读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建设图书馆制度时,应注意结合实际的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客观、合理、规范的图书馆制度文化;要体现平等、尊重的立场,为读者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同时鼓励馆员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结合本馆实际,制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条款。

3.5 把构建图书馆文化评价体系作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关键

图书馆文化评价体系是在图书馆文化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按照图书馆文化的结构内容所建立的一系列用来衡量具体图书馆文化各构成要素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程度的指标。构建图书馆文化评价体系,并按照这套体系所确立的指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衡量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可以形成重视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传统,并促使图书馆进一步完善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从而不断推动图书馆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图书馆文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借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著名教授Denison D R和Mishra A K的OCQ(Organizational Culture Questionnaire,组织文化问卷)模型[7],即从授权、团队协作、重视人才、核心价值观、配合、协调与整合、服务创新、用户至上、组织学习、追求卓越、愿景、社会责任等12个方面来构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专家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算法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但要注意的是,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的设定一定要结合各图书馆的实际情况。

3.6 把树立用户满意的服务理念作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图书馆必须充分认识用户满意战略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用户服务工作,牢固确立用户满意的服务理念。为此,一要牢固树立以用户为中心、视用户为上帝的观念,做到眼里有用户,心中有用户,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最大限度地让用户满意;二要掌握用户需求的动态,了解用户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在服务模式、服务创新等环节上竭力为用户着想,通过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提高用户的忠诚度;三要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构筑一个“从用户权益出发”的图书馆文化体系;四要实施用户关系管理,与用户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随着用户观念的转变,图书馆迫切需要将重点转向满足用户日趋个性化的需求上来,以用户为中心,换位思考用户的需求,视用户为图书馆永久的资产,与用户建立长期、和谐的伙伴关系,最大程度地发展用户与图书馆的关系[8]。

4 结 语

21世纪是竞争的时代,图书馆要想在激烈的信息服务竞争中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培育适应时代、适应竞争、适应发展且具有鲜明行业特征的图书馆文化。在长期的业务实践活动中,图书馆应逐步落实、发展和完善图书馆文化,使之不断地适应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升图书馆竞争力,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产品和服务,进而促进图书馆的持续稳定发展。

[1]王惠君, 荀昌荣. 图书馆文化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4-8.

[2]杨学泉, 汤黎光. 论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 图书馆论坛.2003(6):70-72.

[3]白君礼, 李金劳, 周东晓, 等.图书馆核心价值与图书馆文化[J].图书馆杂志, 2007(12):14-17.

[4]刘东勤. 关于构筑学习型图书馆文化的研究 [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7(1):35-37.

[5]苏蓉晖.图书馆文化氛围构建思路解析[J].图书馆, 2007(5):69-70, 80.

[6]黄宗忠. 论图书馆制度[J]. 图书馆论坛, 2008(6):1-4, 55.

[7]Denison D R, Mishra A K. Towar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Effectiveness[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5(2):204-223.

[8]刘 勇. 基于价值链思想的图书馆读者关系管理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08(1):128-131.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馆用户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