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功”之道:好校长成就好学校

2010-03-22

天津教育 2010年9期
关键词:成功天津市变革

解题:有人说,“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当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现代化标准建设的背景下,学校的办学条件将逐渐趋于一致的高度,而校长的办学理想也将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更好地实现,这意味着“好校长办成好学校”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对于众多校长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教育时代,生逢其时,锐意进取,义不容辞。

[潘怀林校长说]校长是学校的法定责任人,是学校发展的领头人,学校的荣辱兴衰系于一身。“一位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陶行知先生也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这些都生动地表达了校 长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记得我在进校时,一些教师向我投来了怀疑的目光,就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能否在这所特殊的普通校稳住阵脚。我在思考“怎么办”,是维持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个平庸无为的校长,还是做一个勇于进取、探索创新、奋发有为的校长。前者显然不是我想要的,也辜负了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和重托。但是,要想做后者,也实属不易。怀想老一辈教育家对教育事业的无比挚爱,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环视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一批批普通学校的迅速崛起,常念上级领导对自己的殷切期望,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十五中办好,做一任称职的校长。

怎样使学校获得发展?摆在我面前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学校落后该怎么办。思前想后,我认为既然和优质学校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正确地认识差距,并把这种差距和不足看成发展的空间和动力。第二,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基于我校生源的特殊情况,我提出了“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的教育思路,以此来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让这些普通的学生能够取得不普通的进步。第三,为了实现目标,学校要实施什么样的教育。教育对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并非一日之功。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针对我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我校的教育目标,经过几年的艰苦实践探索,我校形成了系统的以“静心教育、信心教育和责任教育”为统领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学校全体教职工在经历了一番艰苦创业后终于收获了成功的果实。作为校长的我,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我成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首期学员,获得了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全国“十佳”初中校长、全国科研杰出校长、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天津市第三届最具创新精神校长、塘沽第六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科研成果获得了天津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天津市第二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天津市基础教育首届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天津市基础教育名校长高峰论坛论文一等奖等多项殊荣。2009年,我做了一件让自己感到欣慰的事情,我将获得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5万元奖金平均发给了每一位教师。这件事虽然我没有在意,但不少教师却很激动。其实,成果的取得绝非校长一人之功,而是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获得的奖金大家本应该共同分享。校长因教师而存在!

在几年的办学过程中,我体会到,普通学校的成长和发展要坚持四个原则。⒈坚持科学的学生发展观,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衡量学生成功的基本标准有三条:一是学生的学习实现了最大的进步,能力有了充分的提高;二是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三是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⒉坚持科学的办学之路。我校实施的“信心教育、静心教育、责任教育”三位一体的系统教育,正是着眼于学生发展而提出的,通过“信心教育”提振学生的学习士气,通过“静心教育”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责任教育”开拓学生的远大胸怀。实践证明,“信心、静心、责任”教育符合学校的发展实际,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充分发展。⒊办好一所学校,校长是关键,教师是根本。校长的核心任务,是对学校的良性运作进行体制设计,进而把治校理念、师生行为、学校运作模式等融入每一个师生的心中。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资源。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提升教师的道德品质、专业品质和科研品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⒋以学校变革引领学校发展。学校的成功变革是学校建设的必由之路。判断学校变革成败的标准,就在于学校文化是否得到进一步的更新和创造,学校文化的档次和境界是否得到显著的提升,学校的育人水平和育人效率是否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学校中发起变革,离不开广大教师的热烈响应和相互合作,变革能否真正在学校中发生,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动。教师只有对变革心存强烈的兴趣与愿望,学习和认同变革的理念与思想,掌握变革的策略与步骤,才能真正从行动上支持并参与学校变革。

[教师说]在教师们看来,潘怀林是一个善于读书学习、多问多思的校长。一位教师说:“校长桌上有一摞黑色的笔记本,我数了数不下十几个,比常人要多几倍,校长的一手好文章哪里来,校长的办学思想哪里来,想必奥秘就在这里。我要做一个有心人,校长的笔记本就是对我的启迪。”潘怀林是一个重视教育科研并能身体力行的校长。一位青年教师写道:“当我申请课题立项时有校长的点拨,书写结题报告时有校长的指导,践行研究策略时有校长的扶助,直至我的研究课题通过天津市规划办A级鉴定,校长还在告诉我结题只是一个阶段,达到成果转化还需深入。”潘怀林还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校长。一位教师回忆说:“记得潘校长刚调入学校不久,我去校长室找他签字,校长一边签字一边对我说:‘你要努力啊!业务上要多钻,工作上要敢闯!’校长的话时常提醒着我,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校长对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重视。三年前,我参加天津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说课比赛,校长带领学校领导利用中午时间听我试说课,提出很多宝贵意见,我在说课前还收到了校长‘祝你说课成功’的手机短信。我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市级二等奖的好成绩。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逢做课,校长都给我很大帮助,我庆幸遇到了一位高明的园丁!”

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教授对潘怀林校长很熟悉,因塘沽第十五中学是基础教育研究所的实验学校,潘怀林校长本人也是他亲自指导的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王教授认为,潘校长是“一位勇于改革的校长”,他至少在五个方面走在了教育改革的潮头,一是学校向社会和家长作出公开承诺,以信誉作风险抵押;二是备课组实行集体备课制度,不再检查教师个人教案;三是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教师静下心来学习和工作;四是建立“千分制”考评制度,实行阳光操作;五是设立“教改大课堂”,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而潘怀林校长对自己的要求始终是:做一名“领跑者”,像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那样,“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领着全校的教职工不停地奔跑,领着一茬又一茬的学生不停地奔跑。‘领跑人’的办学理念在奔跑中反映;‘领跑人’的心智、情感在奔跑中展现;‘领跑人’的人生价值在奔跑中实现”……

猜你喜欢

成功天津市变革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变革开始了
谈中学生的人生成功
品尝“成功”的甜头,增强后进生学习初中数学的自信
材料作文模拟题集锦(三)
告诉孩子并非“成功”才是幸福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