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2010-03-22于华珍曹爱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民族

于华珍,曹爱萍

(1.景德镇陶瓷学院党群部,江西景德镇333000;2.景德镇陶瓷学院学工部,江西景德镇333000)

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于华珍1,曹爱萍2

(1.景德镇陶瓷学院党群部,江西景德镇333000;2.景德镇陶瓷学院学工部,江西景德镇333000)

文化的自觉层面在于超越文化模式,追求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应该包括大学生的自我觉悟、觉醒,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反思,对国外文化的借鉴与批判,进而发挥在文化参与和文化创造中的主体性,逐步实现对文化精神的追求。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实现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两者是互为影响的。

多元文化;大学生;文化自觉

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文化、对社会、人自身都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只有接触到异质文化并以其作为参照时,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自身文化的优秀品质和消极因素,才能吸取异质文化的优秀成果发展自身文化。多元文化的存在还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赋予个人更多的自由和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我们必须针对高校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一、文化自觉的含义

“文化自觉”这四个字中蕴涵着人类如何认识文化、如何发展文化的主旨。而“文化自觉意识”则强调人类要有认识文化、发展文化的观念、思想。一方面,文化的发展需要人类不断地努力,当文化的发展达到自觉的程度时,实则是人对文化的把握更有自觉性。另一方面,只有人类对文化正确认识、正确对待、正确选择,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所谓“文化自觉”的含义大致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客体的结果看,文化自觉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概念,是对文化认识达到一定高度的标志。纵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人类文化是从不自觉向自觉逐步发展的。即表现为,文化主要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情感等自在的因素构成的人的自在的存在方式向以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理性思维因素构成的人的自觉的发展方式转化。从主体的维度看,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精神的自觉,表现为文化自觉的深刻性和实践性。文化反思就是要注重文化自觉的深刻性,挖掘文化的深层本质,而不是停留于现象的简单描述。其实质就是文化主体精神的体现,以文化自觉的深刻性为显著特征。

其次,“反思实际上是文化自觉的尝试。”[1]P229在多元文化选择过程中,人们需要通过文化反思的途径来认识旧文化的没落和新文化的产生的必然趋势,具体表现为文化价值选择和建构过程中的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就需要人的自觉意识作为精神上的指导。这种精神上的指导是来自于人主体内在的本质,即人的本性。

最后,文化主体精神的自觉还表现为高度的实践性。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P229这种“自知之明”就要求文化自觉重视文化的作用,强调人的主体性。换句话说,人类思维与观念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得以长足的发展和进化,并反作用于实践。这种在实践中发展又促进实践发展的循环正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维度。人们处在新旧文化的转型期,需要人的意识的指导。这种指导实践的过程实则是文化自觉的过程。

二、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

文化自觉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针对不同的主体,文化自觉的界定范围、对主体的要求等都是不同的。就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而言,大学生是主体,文化是客体。据此,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应该包括大学生的自我觉悟和觉醒、在多元文化选择中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反思、对国外文化的借鉴与批判、在文化参与和创造中主体性的发挥等几个层次。

首先,大学生的文化自我觉悟和觉醒是实现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在可能,并最终表现为大学生在文化参与和文化创造中主体性的发挥。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2]P29文化自觉本身就是强调一种主体精神。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观念的觉醒是文化自觉的内在可能。可以说,文化自觉也就是文化的自主性。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应在对全球文化与自身文化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正确、自主的文化选择、传播与创新,通过继承借鉴与综合创新,肩负起传播、引导先进文化的责任。

其次,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还体现在对待本民族文化的态度上。“认识自身文化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1]P265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文化自觉既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和谐共处之道,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多民族、多种文化之间共同发展之路。大学生在对待本民族文化时,既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看到其中的糟粕,学会反思本民族文化。这种文化自觉的过程就是对本民族文化中优秀成果的充分自信、自觉传承、不断创新的过程。这种自觉的过程就是“扬弃”的过程。

最后,对国外文化的借鉴与批判,是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另一表现。多元文化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而非隶属关系。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同的文化进行交流融通不仅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的。大学生应理性地认识文化交际的本质,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特色和差异,建构起文化间相互认可、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交际观。从而在多维社会的变迁和多元文化共处的现实中提高文化自觉意识。

三、文化多元化与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培育相互影响

文化多元化与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培育是相互影响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P42。文化由人创造,又影响着人的发展。一方面,文化是环境的一部分,文化的特质是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培育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实现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一)多元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培育的内在要求

文化是由一系列规范人们行为、情感、价值、习俗等组成的整体,因此,同一个社会显然存在着许多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群体。其一,文化具有地域性差异,它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必须了解异文化。由于高校招生不受地域的限制,校园文化的地域差异就更为明显。从高校的生源来看,大学生们来自各个地方,无论城市乡村,无论民族籍贯,都汇聚在同一个校园里共同学习、生活。可以说,高校校园里汇集着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和文化背景中经长期积淀产生的,因而有着特定的风情、习俗乃至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心态情绪等。乡音、乡情、地方语言、习俗等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丰富性。其二,文化具有民族性要求大学生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文化的特殊表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属于本民族的文化,民族国家在文化上往往呈现出异质性。我们要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就是从外部观察我们自身的文化,从而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反思与批判,达到全面的文化自觉。

(二)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实现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文化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需要培养一代有文化自觉素养的青年来增强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的主体,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首先,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实则是强调了人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人的价值及对这种价值的认识和反思能力是在文化发展进程中不断提高的,它显示了人随着文化的进步而不断觉醒的过程。自我价值的发现就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把人的潜能的增长看作是文化主体性的发展,看作是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文化历史过程。文化创造的本身就意味着人是有意识的生命体,人的潜能是支配外部环境的一种能力及其自觉性,它充分体现了人在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文化的创造和迅速进步大大加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加强了人的主体性和主体价值意识。人对文化实践经验的感受、认识、理解、反思本身,又是一种能动的、自主的行为,或者说是一种主体的文化精神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在文化实践中是经验的主体。

其次,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实现,有利于在多元文化选择中更加理性,从而理智地应对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文化冲突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对产生它的环境容易适应,但对其他的环境却不一定完全适应。一个社会集体的文化接触到另一个社会集体的文化,必然会出现内在的传统文化与外来的异质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尤其在当今加大开放程度的全球化时代,随着外来文化的涌进,中国的许多文化价值自然受到进一步的冲击。在多元文化选择中,需要大学生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理智地应对文化冲突。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说,“文明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一批这样的个体,他们具有真正的文化意识,从而能够客观地,毫无畏惧地,从不以反唇相讥的态度来看待别的部族之受社会调解与制约的行为。”[3]P13

最后,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可以加强文化转型中的自主性,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多元共生。“自觉的文化对自在的文化进行超越和批判,并且用新的更能发挥人的自由创造本性的文化要素来取代旧的文化要素。这是文化转型的深层驱动力。”[4]P140自觉的文化和自在的文化作为文化发展不同程度的认识对象,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同一文化系统中,包含着两者的超越性和自在性的矛盾统一。自在文化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情感等为代表,往往具有保守性、惰性、自在性和重复性的特征,因而往往缺少发展和进步的特征。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逐步实现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的转化。通过以科学知识、艺术精神和哲学思维等自觉的文化因素不断向自在的文化因素渗透,实现自觉文化对自在文化的超越。显而易见,自觉的文化对自在的文化的超越度及其文化内在的自我超越、自我更新的层面构成了文化转型的深层基础。

总之,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实现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文化发展中主体地位的实现,有利于在多元文化选择中更加理性,理智应对文化冲突,通过加强文化转型中的自主性,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多元共生,最终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1]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843-1851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3](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4]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卞实)

University Students'Cultural Consciousness under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YU Hua-zhen,CAO Ai-ping
(Ceramic Institutes of Jingdezhen,Jingdezhen,Jiangxi 333000,China)

The conscious level of culture lies in surmounting culture pattern,pursuing cultural spirit consciously.On this basis,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include the students'self-awareness,awakening,recogni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e,the reference and criticism of foreign culture,and then play in the cultural participation and cultural creation of subjectivity,realize the pursuit to cultural spirit progressively.University student's realization with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s favorable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ulticulturalism.The two are mutually affected.

multiculturalism;university student;cultural consciouness

C912.6

A

1008—7974(2010)06—0037—03

2010—03—29

于华珍(1981-),女,江西景德镇人,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党群部部长,教师,硕士。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民族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们的民族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多元民族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