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路径视域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010-03-21

外语与翻译 2010年1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共产主义马克思

程 薇

(宿迁学院,江苏宿迁223800)

历史路径视域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程 薇

(宿迁学院,江苏宿迁223800)

从历史路径视域中管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理解和把握该理论所蕴涵的传统继承和思维创新,对于当前推进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理论设想;理论探索;理论开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本文拟从历史路径角度追溯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理解和把握该理论所蕴涵的传统继承和思维创新。这对于当前推进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设想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对当时现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从“最顽强的经济事实出发”来揭示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马克思首次将阶级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与过渡时期相联系。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开始从事实上提出共产主义的发展将出现不同阶段的设想。他指出,资本主义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在这个“高级的新形态”的阶段上,“社会上的一部分人靠牺牲另一部分人来强制和垄断社会发展(包括这种发展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利益)的现象将会消灭”,同时,“这个阶段又会为这样一些关系创造出物质手段和萌芽,这些关系在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内,使这种剩余劳动能够同一般物质劳动所占用的时间的较显著的缩短结合在一起。”[1]这里的“高级的新形态”和“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表明马克思的设想。但只是初步想法,没有系统的理论说明和科学概括。在《法兰西内战》的草稿中,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从资本主义进入共产主义要经过相当长的过渡阶段。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划分为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称低级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2]恩格斯赞同马克思这一观点。在恩格斯晚年论未来社会的著作和通信中,他把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3]但未将其再解析为若干阶段。

二、列宁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开拓

列宁从俄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恩格斯所提供的方法论原则,明确区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拓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1917年4月,列宁在《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一文中,给社会主义下过一个定义。他说:“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既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4]在同年8~9月间写的《国家与革命》一书中,依据马克思相关理论,依次考察了无产阶级国家在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的历史命运,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5],赋予“社会主义”一词在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的特定内容,同时指出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过程。1917年11月,在《工人同被剥削劳动农民的联盟》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完全社会主义”的概念。1918年3月《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中提出了“发达社会主义”的概念。1918年5月在《论“左派”幼稚病和小资产阶级性》一文又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概念。1919年列宁在《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一文中则首次使用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1920年5月,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提出了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需要经历“最初阶段”、“低级阶段”、“中级阶段”、“最高阶段”,他写道“从共产主义的观点来看,否定政党就意味着从资本主义崩溃的前夜(在德国)跳到共产主义的最高阶段而不是进到它的低级阶段和中级阶段。我们在俄国(推翻资产阶级后的第三年)还刚处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即向共产主义低级阶段过渡的最初阶段。”[6]这里的“最初阶段”指的是过渡时期。“最高阶段”指的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低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则是指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综上所述,从列宁在已把社会主义社会等同于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情况下,还在社会主义前面加上“完全的”、“发达的”、“完整的”和“初级形式”修饰语并对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做作了阶段性划分的情况来分析,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分阶段的发展过程。

三、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探索

在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思想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提出许多闪光的思想,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认识。

1953年,毛泽东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用“建立”和“建成”这两个词来说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概念。同年夏,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毛泽东又进一步从物质基础方面,把社会主义区分为“建立”和“建成”两个时期。1958年底,毛泽东在领导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时提出,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之后在《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应该划分阶段的思想。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概念。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强调要通过生产力和人民富裕程度的来定量考察建成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这种理论观念为后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此后针对具体实际,毛泽东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问题。1962年经历超阶段冒进的教训后,毛泽东指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随后又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专门阐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指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这一认识与我们党十三大提出的“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接近。虽然这些正确而深刻的思想火花,未能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坚持,理论上获得更大的发挥,可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探索依然具有导向性的启迪意义。

四、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形成及确立

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局面的形成,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也就从最初的概念、判断、逐步形成为系统理论。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分析中国国情的特点之后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邓小平的这一判断,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特点。1979年9月叶剑英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初次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蕴含进行阶段划分之意,凸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萌芽。在1980年4月接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团时,谈到了社会主义不能超越阶段盲目发展的问题,虽然未直接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但已孕育了“初级阶段”的内涵。1981年6月,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使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但未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出正确全面的阐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从两个文明关系的角度,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特征为“物质文明不发达”。1986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同所处的历史阶段联系起来,并初步论述了初级阶段的内涵、特征及经历时间。1987年4月,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要旨。1987年8月,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讲话中,则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必然性、现状、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历史地位,明确界定了我国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又清晰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方位和发展方略。随着党的十五大、十七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

通过历史路径视域管窥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确立起到了引源开流的作用,而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确立则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起到了引河入海之功效,既拓展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视域,又丰富了其理论内容。正是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我们党正确地把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并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成功描绘出了中国经济社会伟大复兴的改革蓝图,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奇迹。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列宁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列宁全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列宁全集(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010-02-02

程薇(1975-),女,江苏宿迁人,硕士。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共产主义马克思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初级阶段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影响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习得考察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