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视结构性挤压下的大学生就业难*

2010-03-21洋,李

外语与翻译 2010年1期
关键词:声望就业人数毕业生

李 洋,李 维

(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084;2.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846)

正视结构性挤压下的大学生就业难*

李 洋1,李 维2

(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084;2.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846)

在社会转型阶段,大学生就业出现新的问题特征,与下岗工人和待业人员共同挤入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受到了“结构性挤压”。此外,职业社会声望评价中外差异以及媒体的主观建构,都强化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科学认识,多管齐下,正确引导,多元就业才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

结构性挤压;社会声望;建构

一般来讲,教育有一个投入产出的问题,家庭倾囊期望的是未来较高的回报率。然而,根据统计数字,最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客观上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借此,有的媒体上出现了“教育致贫”、“新读书无用论”的字眼,也有人对此表示质疑,一时间言论众多。科学的认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良性运行产生积极影响。我们以往对就业的研究多局限于经济学学科,如就业供需分析等,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学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结构性挤压

据教育部2005年4月份发布的资料,2004年全国有280万高校毕业生,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3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04年全社会新增劳动就业岗位900多万个,但其中500万个要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余下的岗位除了满足280万大学生就业需求外,还有200多万中专毕业生等待就业,更有往年来累积下来的待业人员。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待就业人数远高于社会新增劳动就业岗位数,一部分适龄人员必然就业失败。

实际上,我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分化,各利益群体格局变动,一是经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大规模下岗人员群体出现;同时,高校扩招带来大学生数量增多,等等,都成为就业需求群体。社会学认为,社会资源是已知和有限的,不同群体间的,目标一致的竞争将产生“群体碰撞”的局面,在资源分配上,双方都不可避免的受到挤压,即结构性挤压。

在80年代中期,社会经济各方面复苏的阶段,学历文凭是就业的最大的资本,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行“统一招生,免费入学,统一分配”,同时,20年前启动的“国有企业”改革出现了下岗职工,但没有成规模,在学历资本上也难以同大学毕业生进行竞争,大学生群体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1995年-2005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199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9.5万人,2005年这一数字上升到338万人;加上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值仍旧较高,在某些岗位上,当他们面临较多的有丰富的经验的改制富余人员和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中专、高职生时,反而处于劣势,在较大规模上受到“结构性挤压”。

(二)职业社会声望评价指标差异

对职业社会声望的不同认识。社会学对社会地位的评价有三种维度,即财产地位、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其中财产和权力地位的判断和认定相对容易些,如果与就业联系起来,读者常常可以听到“某职业工资水平高”“某部门比较实惠”等,都是对财产、权力地位的描述。职业社会声望是一种主观评价,难以测量,或者在认识上多存在某种误区,故在此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引入职业社会声望进行分析。

国内外职业社会声望评价差异较大,一是国内研究目前不是很多;二是,国内外公众评价标准不同,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使岗位和职业的社会和市场价值与职业社会声望评价高度相关,如在美国、德国,大学生就业完全是市场行为,岗位的“热门”与否完全是市场说了算,有需求就是“热门”。所以除了传统意义上热门的高收入、高学历要求等职业外,技术工人等职业在美国甚至可以列为中产阶级,但是在国内,即使需求旺盛,问津人数较少,导致一方面各地纷纷出现了严重的“技工荒”,另一方面媒体叫嚣大学生就业难。

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社会意识与社会流动课题组”组织的当前职业声望调查,覆盖了28个省、市、自治区,发放问卷3780份,专家绘制出一份最新的中国职业声望表。从总体看,声望在80分以上的职业共有22个,对这些社会普遍看好的职业总结归纳之后,研究者发现,它们具有三个明显的标志:一是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二是较高的政治权威;三是较多的经济收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学毕业生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或者急于改变家庭境遇,寻求高工资;或者急于实现理想抱负,寻求权力部门,本无可否非,问题是社会每年能提供多少个这种传统上高职业声望的岗位,如果是僧多粥少,出现部分岗位壅塞,就业困难也就不足为奇。比如,目前国内最难考的考试是什么?是国家公务员考试,据媒体报道,2007年仅一个统计局办事员岗位,报名人数达到391人。转变观念,走出误区,到市场和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三)媒体建构

社会学家和传播学家塔克曼认为,新闻传播过程即“媒体真实”的构建过程,在媒体建构社会事件的过程中,个人或者组织通过对新闻报道事实的界定、选择、强调或省略来重组事件的意义[1],即建构的力量。在媒体看来,悲情主义的叙述更能引发引起读者的关注,矛盾是新闻报道必要因素,冲突最能吸引读者视线,才能提高报纸发行量、网页浏览量,才能有收益。

建构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事实,或者说是在解释事实,我们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个人的头脑创建的,由于经验以及信念不同,于是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媒体给那些没有经历大学生找工作的人建构了一种“大学生就业难”的经验。大学生扩招之后,找工作的难度比以前有所增加,很多媒体利用话语选择权和修辞学手段,对这一复杂现象进行简单处理,“新读书无用论”、“天之骄子,何去何从”等言论甚嚣尘上,甚至出现了“考不上大学现在贫困,考上了大学将来贫困”等违反了主流社会价值和发展规律的观点,主观的在社会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于上青天”的观点,给大学生就业和整个社会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问题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对策

(一)升级产业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大学生群体相对而言属于高知识水平人力资源,从受教育年限和教育投入来看,他们的合理就业要求无可厚非。问题是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能否满足众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谌新民教授认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在逐渐下降……当前我国的失业源头多元化,但吸纳途径却越来越单一[2]。对大学生就业群体的经济环境而言,迫切需要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样才能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人力资源中的基础作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形成良性的就业运行机制[2]。

实际上,大学生就业出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制度性缺陷和深层结构性矛盾问题。从教育部门角度看,他们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育质量、大学毕业生能力,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适时调整人才培养层次和结构,开展育人工作,为社会输送需要的、质量过关的毕业生,使教育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同时,国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产业,提高全社会人才的整体效能。

(二)转变观念,多元就业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业逐步应当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从吸纳就业的岗位性质来看,是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不再束缚于体制内,单位中。近年来,私营企业越来越受到青睐,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这种现象较为明显。如在深圳,截至2006年底深圳共有私营企业近10万家,在私营企业就业的深圳人已经达到230多万,占到了深圳所有就业人口的45%强,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弃档族”,即完全忽视在单位制时代被视为个人地位升迁见证的档案材料的重要性,选择了“无档案就业”的方式,将束缚个人发展的全部因素都抛至脑后,哪里有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就到哪里去。

从就业部门的经济性质来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数增加,但总数仍然较低。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了1991年到2003年公有和非公有经济就业人数和比重的变化,私营企业就业人数比重由1991年的4.4%上升到2003年的19.2%[3],私营企业就业人数比重即使与印度相比仍然比较低。

从就业部门的产业结构来看,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较多,但比重仍然较低。根据人民网2002年的报道,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步增长,由1991年的18.9%提高到2003年的29.3%,而同期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由近60%下降到近50%。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远远大于此, 1997年美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整个就业人数比重73.2%。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按照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道,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上有很大的潜力,大学毕业生更应当认清形势和趋势,转变观念,多元就业。

(三)合理引导,积极建构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是由几部分构成的:媒体、学校、政府、用人单位。对于媒体来说,要把握好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事实的客观性之间的度,避免不实报道和过分的修辞夸张,发挥媒体影响力强,面广的特点,用鲜活的报道引导大学毕业生合理就业;

学校应当有效的开展就业服务工作,从“给大学生找工作”转变到“培养合格人才,拓宽就业渠道”上来;

政府实行积极的政策调控,采用奖励和其它鼓励的手段,引导就业大学生投入短期效益不明显的产业、地区中,引导他们为升级产业结构做出贡献;

对用人单位来说,也要树立科学的吸纳人才的观念,充分权衡岗位与所需人才层次的关系,避免陷入人才浪费和漠视人才的两个极端。

[1]曾建辉,罗金成.女性第三者形象[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谌新民.当前结构性失业与再就业[J].经济学家,1999,(4).

[3]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010-02-08

李洋(1980-),男,山东招远人,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声望就业人数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程序员在俄罗斯最具声望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悼李公正中先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跟踪导练(一)5
德国就业人数创统一以来新高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