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思考

2010-03-20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0年3期
关键词:冷藏冷链蔬菜

匡 敏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8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供应的时效性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我国肉类、禽蛋、水产品、蔬菜、水果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大多数产品的分销渠道没有严格的冷链环境,80%的易腐食品在运输中没有温度监控,导致农副产品在最终消费前的损耗量也占世界首位。农副产品的保鲜加工和储运是农业生产的再继续,其冷链物流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产品标准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冷链物流,使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中,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和质量、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促进技术装备市场的发展、扩大内需也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 国外冷链物流发展概况

食品冷链建设、农产品保鲜加工是农业生产的继续,发达国家已经从果蔬采摘、家畜家禽屠宰,到数万种食品、饮料的工业加工,最后通过遍布社区的连锁超市进入家庭的整个过程,建立了保鲜物流体系,并且在农产品的食品安全监控和执法方面投入较大力度。

1.1 美国

美国注重对食品的监督和管理,由食品药品管理局负责,其保护策略是从预防开始就采取安全措施,落实企业责任,在冷链中确定风险后,由专门部门检查预防措施,并进行干预。在检查中出现问题后,通过有效的反应机制作出快速响应。

在整个冷链物流中采取先进的技术装备,设施充足,如使用气调贮藏苹果已占冷藏总数的80%,并且冷链系统运作稳定。在农业领域的总投入中,用于生产部分投资占30%,用于产后加工保鲜投资占70%;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比为3.7∶1。完善的冷链不仅保证了全社会的食品安全,而且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

美国根据各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建立了蔬菜基地,专门生产少数几种最适宜的蔬菜供应全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全国性蔬菜生产分工体系,西南部、中南部、南部、北方地区四大产区的蔬菜产量约占美国蔬菜总产量的90%左右,蔬菜生产地区呈现专业化,既有利于发挥各地区自然环境优势,又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蔬菜农场也实现了专业化,蔬菜农场分工越来越细,很多农场甚至只生产某种蔬菜的某一品种。农业部还建立了家畜追溯体系,要求零售商、加工厂商和农民认真做好家畜跟踪记录,以便建立家畜标识,帮助消费者了解家畜的出生、养殖和屠宰加工过程。

1.2 德国

在德国,联邦政府负责食品安全管理的部门是联邦食品、农业与消费者保护部,具体执行机构是联邦消费者保护与食品安全局和联邦风险评估所。在食品安全和质检方面,通过完善的立法、严格的监督、严厉的惩罚等措施在农产品市场履行监管职能。 其中联邦消费者保护与食品安全局负责对各联邦州开展食品安全监测,协助联邦州实施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建立统一的工作体系;农业合作社、食品工业协会、零售商协会等,担当农产品流通中“监督员”的角色;有关机构还对冷链物流系统中的运输工具制定例行的检查,对冷链中的各种设备作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容器和托盘的卫生标准等。

德国还成立了冷库和冷藏物流企业协会。这是一个由冷库和冷藏物流企业组织的经济协会,其成员包括保鲜物流服务公司、制冷工业厂商和与之有关的商业公司和供应商。除了提供一般性的服务,它还代表会员与政府机构在国家和欧盟层面上沟通,积极为会员争取利益,以及为会员提供能源服务。

德国还建立了多种标准,包括种蔬菜的土质,从而保证整个食品冷链系统在国家的监督和管理之下,保证食品安全。进入流通领域的肉类、鱼类、蔬菜、瓜果,从产地或加工厂到销售网点,始终处在一个符合产品保质要求的冷藏环境中运行。在冷藏保鲜库中,全部采用风冷,风机在电脑的控制下调节库温。生鲜果蔬菜用分级包装,贴上标签。在批发市场,无论是蔬菜还是鲜鱼、肉类均在良好的冷藏环境中存放。

1.3 加拿大

加拿大食品检验署(CFIA)负责全国蔬菜的卫生安全和质量等级管理。由于加拿大地处高纬度,气温较低,为了保证人们一年四季吃上新鲜的蔬菜,温室种植十分普遍。为此,生产者对蔬菜的分级、包装尤其严格。加拿大的冷链特点是全程低温保新鲜,使蔬菜的贮存、运输必须通过冷链物流,以减少污染和损失。蔬菜从田间到餐桌始终保持在低温环境下,有效地控制了有害微生物的滋生与蔓延,保障了食品安全。数据显示,通过低温保存、运输蔬菜,加拿大的蔬菜损耗仅为5%,物流成本不足30%。

早在19世纪末,加拿大就开始蔬菜冷藏运输,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蔬菜冷链储运已取代了菜园和菜市间的“点对点”运输,使得蔬菜贮存、运输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更便于检测和监管。为了更好地保障蔬菜安全,食品检验署还建立了6个有关蔬菜等植物性食品质量检验的通用模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保证食品安全,加拿大还采用了基地化养殖和种植模式,有农场24.7万个,国内销售占总产量的1/2。

2 国外发展冷链物流的主要经验

目前,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可以为我国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提供借鉴。

(1)指定专门机构管理。国外发达国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运作管理,使得冷链物流处于国家和公众的监督之下,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各国冷链物流的行业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在完善行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协会一方面积极宣传政府的交通方针、政策和法规,另一方面代表企业利益反映企业需求的呼声,对完善物流政策和改善企业经营提出意见和建议。

(2)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国外发达国家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通过制定农产品保鲜物流行业有关的规定和技术标准,对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对有些食品还专门制定了行业标准,对保鲜物流系统中的各阶段作出具体的温控规定,并对各种运输工具也有专门的规定,包括容器和托盘等;有些国家还对农产品种植的土地、人员、化肥等都进行严格的规定。实践表明,国家或行业标准对保证冷链物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政府的扶持。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加拿大联邦政府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式: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创造良好的营运环境。如加拿大政府通过对国家铁路公司补贴、改制和相关政策扶持,使国家铁路公司扭亏为赢,赢利率由过去的3%提高到30.4%,成为目前北美地区效益最好的铁路冷链物流运输企业。荷兰政府对于建立面向全欧洲配送中心的企业给予选址、规划及经营方向的指导,并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或贷款贴息。韩国政府建立了专项基金资助专业性物流公司,并对开发新型物流技术的企业削减个人和企业所得税,财政出资为农协会员购买标准托盘及物流相关设备提供政府补贴,资助运输企业购买标准集装箱运输卡车等。美国在宏观政策上,实行农业免税政策、农业出口补贴政策、公路运费政策以及燃油价格政策等。

(4)采用先进的技术。发达国家注重从源头至消费的全过程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有力地推动了各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在原料基地及生产环节,采用先进管理技术和快速的有害物质分析检测技术等;在预冷环节,采用真空预冷技术和冰温预冷技术,有效消除田间热,降低蔬菜的呼吸强度,延长保鲜期;在储藏环节,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包括储藏技术自动化、高密度动力存储(HDDS)电子数据交换及库房管理系统;在运输环节,冷藏运输技术从公路冷藏运输、铁路冷藏运输、水路冷藏运输发展到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可进行“门对门”的服务。为实现冷链物流的全程温度控制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电子虚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各种货物进行跟踪,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将全国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各地区的连锁经营网络联结起来,确保物流信息进行快速、可靠的传递。

(5)产品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可追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社会信息共享和透明,国家向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和加工者提供及时、公开和透明的信息服务。加拿大设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无偿向农场主、乡村居民、农产品经销商、加工企业等提供农业法规、政策、标准等信息服务。日本通过全国农协上市肉类和蔬菜等农产品识别号码的编排,实施“身份”管理制度,包括农产品的名称、产地、生产者、使用过的农药名称、浓度、使用次数、使用日期,以及农产品的收获、上市日期等具体数据,并通过互联网公布,以便消费者清楚地了解和确认所有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目前,欧盟各国均建立了产品追溯系统,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也采用了全程标识追溯系统,从政府机构到消费者群体,都在食品生产和食品供应链中应用可追溯测量方式。

3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思路

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也逐步完善,已经形成了批发市场主导型、第三方物流主导型、连锁超市主导型等几种物流模式共存的态势,冷链物流的理念也在逐步形成。但是,与国外的冷链物流发展相比,亟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1 制定和完善冷链物流标准

冷链标准不仅是公众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而且为从事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提供了重要依据。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对规范行业标准的需求很大,由于冷链物流标准不完善,还存在大量使用非冷藏设备进行冷链物流服务业务,使流通监管和企业管理难度较大。在冷链标准中,其中市场验收标准、接收标准,由于涉及到冷链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环节,对市场秩序、市场稳定性影响较大,直接影响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

冷链物流是一个不允许中断的系统,从物流链管理角度出发,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各环节相互衔接的操作规程。有关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如食品保质期、交接标准、上下游企业责任认定等,都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由企业进行具体的贯彻落实。

3.2 建立产供销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

目前,我国农业还是分散种植,规模化、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产品从种植到收割、加工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和集中,需要由物流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实现,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多数都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由于我国农产品源头的分散化经营,导致虽然产销量巨大,但物流整合能力不足,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对产供销一体化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给食品安全造成较大的隐患。

我国从事冷链物流企业大都是从原来的仓储企业或运输企业转型过来的,原有冷藏设施、设备陈旧,地区分布不均衡。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大,存在明显的地理和季节差异,地区之间冷藏设备的不配套,使得冷链物流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易腐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给食品安全方面留下巨大隐患。同时冷链服务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增加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

为实现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需要从加强对从事冷链企业的培养入手,建立由产前行业与产后的加工、销售、储运组成的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强调各物流环节和整个物流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通过协作、协调与协同提高物流链的整体效率。通过加强生产单位与经销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和稳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冷链企业链条上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建立起产供销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

3.3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

冷链物流的实现过程是产业链利益调整和服务网络形成的过程,包括冷链物流技术、冷链管理及服务等。目前我国公众冷链物流意识较弱,造成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有效规模小。因此,应积极加强冷链物流的公众宣传,一是提高管理部门、冷链物流运营者和销售商的知识水平,一是加强消费者对冷链物流的认识,分清有无冷链情况下食品的品质差异,积极培育和建立冷链物流市场。

3.4 建立冷链物流和质量信息追溯系统

冷链物流牵涉到多个环节,包括生产、运输、销售等多方面,只有实现这些环节的无缝衔接,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建立冷链物流和质量信息追溯系统,不仅是对物流过程中点的监控,更重要的是应跟踪整个产品的流通链,通过实施对食品从生产地到运输、销售最后到消费者手中的全程监控。一是根据目前我国食品生产和冷链状况,从最基本入手,建立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可追溯机制;二是依靠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建立食品源产地信息追溯系统、食品加工过程信息追溯系统、食品运输与存储信息追溯系统,使得同一销售单位的农产品,在产品形态变化、物权转移、管理环节变化过程中,做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存储、产品可召回。

3.5 建立良好的成本分担和获利机制

为获得一条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流,冷链物流将不同因素从“农场到餐桌”过程链接起来时,应协同种植商、采收商、包装商、加工商、存储和运输承包商、市场营销商、配送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共同为市场服务,使上下游企业除了形成递进式冷链交接和互相监督、合作机制外,还要建立良好的定价和成本传递机制,使在冷链物流中有成本付出的企业都应获得相应的回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获利机制。

4 结束语

我国冷链物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科学合理地根据产品的类别与要求以及流通方式,从原点到末端配套建立。需要政府以及有关行业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现状,促进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冷藏冷链蔬菜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奇怪的蔬菜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蔬菜
哪些应该放冷藏?哪些应该放冷冻?哪些不用放冰箱?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冷藏保温车发展潜力被激发
再谈冷藏保温车:市场已升温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