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东方之珠的光辉——重塑香港精神的思考

2010-03-16李鉴洲李世文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港府港人香港

李鉴洲 李世文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人,笔者自小对香港都充满憧憬和向往,特别是孩童时期,有亲戚从香港回来探亲所带来的衣服、玩具、糖果,香港亲戚的衣着,出手的慷慨,家乡人的羡慕等等的情景还经常在脑海浮现,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想,如果能去香港,那该有多好啊!上学后,由于广东的地缘关系,使我们更快地受到了香港音乐、影视等经典作品的影响,几乎是如痴如醉不能自拔,现在还能如数家珍,香港在我们的心目中都是引领潮流、巨商巨星辈出的地方,真不愧是“东方之珠”。但近来,“东方之珠”的光芒逐渐暗淡,感觉就像在你身边一直乐观向上、激情澎湃、很受尊敬的朋友逐渐变得颓废悲观、不思进取一样的痛心。笔者趁去香港工作生活一年的时间,通过多方面观察、接触各色各样的人和物后认为:在英国殖民统治100多年的奴化教育后,很多香港人特别是年轻人对香港的前世今生了解欠缺,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了解较少,而归根到底使香港得以腾飞的香港精神未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本文试图从香港的历史、腾飞的原因分析香港的前世今生以及从香港社会三个层面对正在失去的香港精神进行分析。

一、香港的前世今生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南迁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香港隶属新安县。香港自古以来都属于中国是无可争议的,香港人都是中国人的后代,身上流淌的都是中国人的血液,没有“大陆仔”、“北佬”哪有你还经常标榜“香港人”的香港人?

1816年,英国政府派特使阿美士德来华,向清政府提出割让岛屿的要求,并趁机调查了香港的情况,回国后向英国政府报告说:香港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良港,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等人又叫嚣要占领这个“良港”,作为商业据点和军事基地。由此可见,英国觊觎香港由来已久。正如林则徐所指出:英夷船只久欲倚为巢穴。终于不惜以鸦片战争来从满清政府手上夺得此地以便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从而展开了从1842年至1997年6月30日长达150多年对香港殖民统治的罪恶历史。

英国在全球曾经有广大的殖民地,但在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地区,包括香港。二战后,英国衰落,各殖民地都掀起民族独立运动,或武力或和平,赶走英国殖民者。惟独香港,对被英国殖民统治甘之如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几乎很少想过要赶走英国人,也许中国人“奴性”真的深入骨髓。事实上,香港的确没有过大规模的反英运动。英国二战后的衰弱不堪,随便踢他一脚就可以要他滚蛋了,连非洲野人也轻易赶走了英国人。但在香港,英国人却从未受到真正的压力,得意洋洋地一直接受港人的顶礼膜拜。奇怪,香港人不仅没有反抗英国殖民者的英勇,反而把香港近30年来的经济腾飞全部归功于英人。

而实际上,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的一百多年间,香港一直是英国对中国以至东南亚进行侵略的大本营。英国通过这条吸血管,每年从中国掠夺去难以计数的物质财富和劳力资源。香港由于地位重要、交通方便、港口设施不断加强,又被英国政府宣布为自由港,因此,各国商人云集,很快就由原来只有两千渔民的荒岛,发展成为到十九世纪末已拥有几十万人口的东南亚重要商港,获得了“东方巴黎”的称号。当时英国社会上曾流行过“香港是英皇皇冠上的宝石”的说法,甚至认为“香港一旦丧失,伦敦必定破产”。事实上,香港的建设和繁荣,是占当地人口百分之九十八的居港华人在英国殖民主义者压迫下,凿山填沟,餐风宿露,付出了辛勤劳动和无限血汗所取得的成果,这颗“皇冠上的宝石”是建筑在成千上万中国劳苦人民的血肉和尸骨上的。

几十年来的闭关自守政策和外国的禁运与制裁,令一个只有一千平方公里的小小香港,竟然控制了内地大部份货物的中转事业。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怎可能不会创造经济起飞的奇迹?试想如果没有往返内地的货物,单靠英国人,香港的经济可以搞出什么花样。抗战之前,别说上海,香港连广州都比不上!到了内地改革开放,又再一次为香港带来机会了!中央政府率先容许香港厂家到内地发展,利用内地当时那超低的生产成本,为香港厂家带来丰厚利润和无比的竞争力。当时外国的厂家眼都红了,可是苦无进入中国内地的办法,于是投香港厂家,为香港带来了不绝的外来投资。香港人再一次利用这个不平等的机遇,令自己无需努力就可以轻易赚到滚滚财源。

香港,这颗富饶的东方之珠,被英国统治了一百五十多年,作为香港人的太上皇,英国人骑在香港华人头上作威作福了一百五十多年,香港那么富裕,英国人就好比老鼠掉进米缸里,不掠夺的坛满钵满才怪。那么,这一百五十多年里,英国人究竟从香港掠夺了多少财富呢?网络上说起码掠夺了两香港的财富,有的粪青说得更离谱,说是掠夺了香港现有财富的十倍!港督麦理浩曾于1979年港府例会上重提一句流行的旧话:实际统治香港的是马会、怡和、汇丰和港督府,排名分先后。这并非笑谈。

知道回归前的港英政府做了些什么吗?带不走的资源消耗掉、拿不走的钱花掉,启动的包括新机场工程在内的横跨97的几大工程使得香港的经济储备消耗殆尽还负债累累。将要失去的殖民地翻风弄雨,以保障自己在撤退之后在当地的利益。其手段层出不穷,与汇丰银行一样充满“地方智慧”,分化当地精英阶层、挑衅种族矛盾、培植亲英势力,无所不用其极。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若非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下令中央财政动用外汇储备紧急给特区政府下拨1540亿元应急资金,从而支持时任特区政府财政司长的曾荫权成功抵御国际炒家的冲击,知道那场经济危机给整个亚洲带来什么吗?没有中央政府的支持,那场危机足以把香港打入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知道什么是CEPA吗?知道放开内地20多个城市赴港自由行旅游的意义吗?知道有多少港人在内地工作吗?知道被港人喻为生命线的“三趟快车”物质货运专列跑了多少年吗?知道文革和自然灾害期间周恩来是如何确保快车的正常营运的吗?

二、香港社会三个层面分析

香港精神是一种刻苦耐劳、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精神;是香港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也是香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少老一代的香港人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发挥聪明才智,历经千辛万苦,才创造了香港的辉煌业绩。今天的香港,面临新的创业挑战,正需要这种香港精神。但很可惜的是,笔者所观察到的可以面对任何困难、最具有竞争力的这种精神正在逝去,这也是香港最让人担忧的地方。笔者通过当今香港社会的三个层面逐一分析,探求香港精神正在逝去的原因。

1.港府开拓应变精神较差。2008年10月31日温家宝总理一方面呼吁港人要有信心面对金融海啸,并提出将用五招协助香港;同时,他严厉批评港府,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金融监管及经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需总结经验,加以改善。

香港目前仍还以为单靠金融的发展就可以养活七百万人,经济比例失调。世界各国/地区的农业、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不同,服务业比重越大,经济越发达,但也有所调配,不能畸重畸轻。香港自制造业北移后,偏重于金融业和物流业等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高,已经超过九成。但服务业并不能吸纳所有的就业人口。一旦服务业出问题,就业问题非常突出。

香港《东方日报》近日以措辞尖锐的社评批评称,金融机构涌现裁员潮,除了反映金融海啸破坏力惊人,亦证明港府过去赖以自夸的金融业根本不堪一击。社评说,香港过去几年的“金融好景”,只是“虚火一阵”,但港府却将镜花水月视作繁华实景,未为金融业长远发展推出具体措施。雷曼迷你债券销售手法的争议,已反映港府在金融监管方面巨大漏洞。而此次银行裁员潮,更证明香港金融业发展至今尚未具备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坚实基础。

特首曾荫权早在《二〇〇七年至二〇〇八年施政报告:香港新方向》中,提到香港与内地融合问题,认为香港要有效应对全球化、必须在国家发展中找到合适的角色定位,香港在经济上与内地融合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只是,港府似乎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行事却永远慢三拍。例如2008年宣布斥资2500亿元的十大基建,至今也只落实了寥寥几项而已。

香港货运物流业协会副主席黄明同直言,珠三角的高速经济发展早成定局,但香港政府却一直没有动作,坐以待毙。笔者认为香港未来必须紧紧依赖内地,此乃大势所趋,但港府在主动配合内地、引导企业和市民、加强行政主导、决策远虑等方面确实是不尽如人意。

2.港企后继乏人展业艰难。香江资本故事主角中的“老富”变成了来自内地企业的“新贵”。内地资本力量所进军的香港产业横跨金融、传媒、娱乐、消费等诸多领域。不少伴随着香港市场走过动荡、走过成长、走过繁荣与磨难、历经数十年风雨与传奇的家族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向市场告别。

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时的竞争力特别强,但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会暴露出很多弱点,制约企业成长发展。其症状通常是管理层墨守成规,继承人缺少才能和动力,家族内部在公司利益上长期争执,继承危机亦是很多家族企业命运轮回中难以回避的章节。笔者所见所闻的更多是:哪个阔少或千金有哪些桃色新闻,在哪些地方寻欢作乐,又购置了哪些奢侈品。却极少听闻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新香江故事。

港资企业有一个共同点——短线操作,小规模经营,做一年算一年,赚一笔是一笔,他们没有给自己的企业和企业的员工做一个长久的规划,管理理念落后,员工没有归宿感,也学不到太多的东西,员工把这种工作当做职业生涯的短暂过渡。且港资企业绝大部分是劳力密集型的,耗能大,依靠劳工的低薪水和长时间加班来获得利润,过于依靠传统行业。鲜有涉足在知识型行业。

香港企业凭借其活力、资讯和地缘等优势按理应该走在新经济的前列,但却表现失望。靠模仿起家的中国几大门户网站:搜狐、网易、QQ、新浪均与香港企业毫不沾边,难道香港连模仿的能力都没有吗?大家乐快餐早在珠海就有分店了,又为何远远未能与后来居上的真功夫比?更不用说与开创B2B的阿里巴巴、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服装品牌连锁的ITAT沾上边了。究其原因,就是站不高,看不远。

3.港人未能与时俱进。香港人以自己是香港人为豪,那无可厚非,但如果觉得自己仅仅是“香港人”,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祖国大陆快速崛起、强调区域融合的历史潮流面前,无疑是自困孤岛和固步自封。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提醒香港人,应更自强与“好自为之”,香港应尽快完成服务业形象和心态的转换。“以往几十年,不会说英语吃很大亏;将来不会说普通话很难搞”。由于语言不通等因素而未能融入大中华文化的后果已经逐步显现。

台湾少女组合S.H.E的一首《中国话》形象地唱出了国语的重要性与日趋强大的影响力,港人大部分仍以英语和粤语为重,对主动学习国语和了解内地时政却是仍放不下自诩的高贵身段,仍以为还能一招半式闯江湖。港人对CEPA、东盟、中国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等等了解多少呢?说近一点的,可能对香港自身的屈辱历史也是模模糊糊。香港亚太研究所调查结果显示:竟有55.9%的市民不知道《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英国撤退前的其中一个定时炸弹就是扩大市民的民粹期望。所谓民粹期望就是在政治上提出拔苗助长、不切实际、不顾条件的民主诉求;在经济上培育指望政府打救的伸手文化;在社会上形成反回归建制的舆论。一旦经济不景气,上述舆论、文化和诉求就会越来越多,进而泛滥。长期在这种民粹期望氛围底下成长的港人,私利压倒一切,全局观念较差,且喜欢跟风和随波逐流,未能客观剖析自己的优缺点。

香港一学校在《认识自己——香港人的特征》有了很好的概括,老一辈港人的勤奋上进造就了香港的繁荣进步,但现港人的普遍心理是先敬罗衣后敬人,贪逸乐,好炫耀且重视身份象征,乐于寻找官能刺激及无聊消遣,物质欲望强烈,机会主义、梦想暴富,不爱看书等特征。香港亚太研究所调查发现,面对金融海啸,表示“积极面对”的受访者仅有31.8%,市民的负面情绪再次浮现,更多市民感到的是无奈却又怨天尤人。

香港回归之后,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动力倾身投入全球化浪潮和市场化浪潮,并且在全球化的市场体系中赢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在此进程中,回归之前就已经是世界金融重镇和内地对外开放最大中间站的香港,没有任何理由在这样一个十年衰败和沉没。无论是金融风暴、非典禽流感、还是本次的金融危机,香港都在祖国的关爱下挺过来了,但能否取得新的发展,关键还在于港人能否传承和发扬光大刻苦耐劳、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应全球化的趋势,香港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与内地合作,在国家的支持和鼓励下,继续发挥“一国两制”和“背靠祖国”的优势,为国家作出贡献,为香港的进一步发展奠下更稳固的基础。另一方面,香港需要进一步开展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和交流,保持国际视野和国际都会的特色,努力建构一个既现代,又和谐繁荣的世界级国际都会。可爱的香港,我们期望“东方之珠”再次耀眼世界。

猜你喜欢

港府港人香港
本期导读
《沁园春·香港金融保卫战》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港人北上吸毒活动分析及防控对策研究
香港
港府政改方案今出台
港府总部外建围栏强化安保
闽港人多语现象之初探
长水港人行景观桥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