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寡糖替代抗生素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2010-03-09张建斌车向荣

饲料工业 2010年10期
关键词:寡糖双歧雏鸡

张建斌 车向荣 杨 华

长期使用抗生素虽然提高了畜禽生产力,但也造成了药物残留、耐药菌产生、动物免疫功能下降等危害,甚至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许多国家开始严格限制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的替代品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大豆寡糖主要指棉籽糖(三糖)、水苏糖(四糖)、毛蕊花糖(五糖)和蔗糖(二糖)。体内和体外试验证实,适宜剂量的大豆寡糖可选择性促进动物和人体的肠道后段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群的增殖(张延坤,1999),还可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量,降低肠道pH值。但大豆寡糖对蛋雏鸡肠道菌群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大豆寡糖替代抗生素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数的影响,为大豆寡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大豆寡糖(白色粉状物,水苏糖24%、棉籽糖8%)购自山东三维生物有限公司,杆菌肽锌和粘杆菌素为市售产品。

1.2 方法

1.2.1 试验动物与分组

选用健康7日龄海兰褐蛋雏鸡(由新兴种鸡场提供)192只,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设3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6只,试验分为2组,1组为抗生素组(ABT组):基础日粮+杆菌肽锌20 mg/kg+粘杆菌素4 mg/kg;2组为大豆寡糖组(SBOS组):基础日粮+0.3%大豆寡糖;对照组(CK)为基础日粮。试验期为7周。

1.2.2 试验日粮

试验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1.2.3 饲养管理及免疫程序

试验鸡饲养于密闭鸡舍的育雏笼内,自由采食和饮水,按常规饲养管理和免疫规程进行饲养管理。

1.3 检测指标

1.3.1 生产性能有关指标

于21、35、49日龄早饲前逐个称重,并以重复为单位计算、统计各阶段试验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增重比(F/G)。

1.3.2 肠道菌群的取样于28日龄晨饲前,在各处理各重复中随机选1只健康雏鸡,剪断颈静脉处死后,立即剖腹并结扎,按组织学区分各肠段,然后取肠段的两头为盲肠和回肠,用酒精棉球消毒各结扎口,放入已灭菌塑料袋中,做微生物接种试验。

1.4 试验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中的Anova程序进行方差分析,并进行Duncan's法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寡糖对蛋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

由表2可知,1~3周龄,大豆寡糖和抗生素组ADG均高于对照组(P>0.05),大豆寡糖组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大豆寡糖组F/G低于抗生素组(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5 周龄,抗生素组ADG均高于大豆寡糖组和对照组(P>0.05),抗生素组ADFI均低于大豆寡糖组和对照组(P>0.05),抗生素组F/G低于大豆寡糖组(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7周龄,大豆寡糖组ADG低于抗生素组(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豆寡糖组 ADFI显著低于抗生素组和对照组 (P<0.05),F/G大豆寡糖组和抗生素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寡糖对蛋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平均值±标准差)

从全期来看,大豆寡糖组ADG比对照组提高7.05%(P>0.05);抗生素组高于大豆寡糖组,但差异不显著 (P>0.05);大豆寡糖组ADFI比对照组显著降低5.60%(P<0.05),且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大豆寡糖组和抗生素组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大豆寡糖对蛋雏鸡盲肠菌群的影响(见表3)

由表3可知,大豆寡糖组盲肠中的大肠杆菌数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低于对照组 (P>0.05);双歧杆菌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 (P<0.05);乳酸杆菌数高于对照组(P>0.05),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

表3 寡糖对盲肠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Lg cfu/g内容物鲜样)

2.3 大豆寡糖对蛋雏鸡回肠菌群的影响(见表4)

表4 寡糖对回肠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Lg cfu/g内容物鲜样)

由表4可知,大豆寡糖组和抗生素组回肠的大肠杆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大豆寡糖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 (P<0.05)。

3 讨论

3.1 大豆寡糖对蛋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研究表明,从全期的ADG、ADFI、F/G指标观察,大豆寡糖组和抗生素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均好于对照组,大豆寡糖组与对照组相比,提高生长性能的原因为大豆寡糖本身不能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所分解,能被消化道后段的有益微生物利用,促进动物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抑制沙门氏菌与梭状芽孢杆菌等病原体的生长,打乱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定植秩序,清楚大肠杆菌的定植位点,促进机体肠道内健康微生物菌相的形成,改善动物健康状况,提高了生产性能。高峰等(2001)在雏鸡饲粮中添加0.05%的果寡糖,与对照组相比,料肉比显著提高,日增重极显著提高。Farnworth等(1992)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1.5%果寡糖,4周后试验组日增重高于对照组。石宝明(2000)试验表明,仔猪饲粮中寡糖的添加量达到0.35%时,对肠道菌群、生长性能都没有显著影响。

3.2 大豆寡糖对蛋雏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肠道菌群的平衡与宿主的生产性能有重要关系,寡糖对肠道微生态环境具有调节作用。Mitsuoka等(1992)研究表明,寡糖对双歧杆菌具有明显的增殖作用。添加寡糖保证了微生物区系的稳定性,从而使有益菌群对动物的营养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经常食用SBOS,使体内双歧杆菌数量增加,会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试验证明,鸡每天摄入3 g/只SBOS,就能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产生通便作用(张延坤,1996)。

4 结语

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大豆寡糖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促进了蛋雏鸡的生长,均显著地增加了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数量,总体来看大豆寡糖增加了蛋鸡育雏期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数量,降低了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抗生素对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寡糖可以调节肠道不同菌系的数量,改善肠道的微生态环境,有利于蛋雏鸡肠道微生态平衡的迅速建立和维持。

猜你喜欢

寡糖双歧雏鸡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壳寡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优选雏鸡四法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5%氨基寡糖素AS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壳寡糖的制备方法,生理功能以及应用趋势
壳寡糖的制备方法、生理功能以及应用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