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购市场亟待相关规范

2010-03-07袁楚

互联网天地 2010年10期
关键词:进境货物商家

文 袁楚

代购市场亟待相关规范

文 袁楚

代购业务涉及到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交互,其产业链组成也与此前的传统行业和电子商务有所区别,因此,急需新的相关制度对这些形态进行规范。

作为新形态电子商务的重要类型,代购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包括异地代购和海外代购,其中海外代购更加受人关注,因为不少国际化品牌都存在国内外定价的差别,特别是奢侈品、化妆品、电子产品和奶粉等等。

从目前来看,海外代购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商家直接搭建专业购物网站,为顾客提供代购服务,同时在国外有长期合作的买手负责采购,2010年iPad首次在美国开始销售的时候,就有不少国内代购商家的合作买手前往抢购。另一种是规模和实力更小的个人代购者,他们利用自己身在国外的优势,为顾客或是自己的朋友提供简单的代购服务,在淘宝上有不少这类商家,为顾客代购日本、美国等地的各类商品。目前海关的新政主要影响的就是个人海外代购。

由于这些业务涉及到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交互,其产业链组成也与此前的传统行业和电子商务有所区别,因此,急需新的相关制度对这些形态进行规范,同时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 国内已经有了不少专门从事海外代购业务的网站。

监管从海关开始

根据9月1日海关开始实施的新政,个人邮寄进境物品应缴税额超过50元人民币的,都要按商品全价缴纳进口税。这样一来,占海外代购首位的化妆品要征收50%的进口税,代购热门的数码产品、手表类征收30%的进口税,金银首饰及文化用品等商品征收的税率最低,也要10%。

“如今大部分进境邮件不再是亲友间馈赠的物品,进出境邮件的性质已向交易性质的商品为主转变。最近,网购、邮购、海外代购等业务发展迅速。一些不法分子企图将进口货物拆分成多票,伪报为个人物品,利用个人物品免税额优惠规定,通过邮递、快件渠道进境,逃避监管。这种违法行为不仅造成国家税收流失,也逃避了国家对进口货物的管制,使相关商品在缺乏安全、卫生和质量把关的情况下流入国内市场,消费者无法获得应有的保护。”海关相关人士表示。

根据《海关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对进境商品的分类包括货物、物品等,不同监管对象适用不同的管理要求。物品具有“非贸易性”的特征,进境后不得出售或出租。显而易见,海外代购的商品具有牟利性,它将再次进入贸易领域,所以海外代购的商品不是物品,而是货物,货物必须缴纳税金才能进入国内。

易观国际分析师曹飞则对记者表示,“由于在政策监管上存在一定盲区,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加入海外代购这一领域。对这一领域的监管,还是很有必要的。政策的调整是为了限制个人海外代购的规模化发展。即便如此,这一市场仍然具有价格优势,不会马上消亡,但发展速度将会放缓。”

与此同时,一些代购商家也在转而使用新的手段绕开这一新政。不少代购商家将海外代购的单价较高、体积较小的化妆品等货物直接寄往香港,找人带入内地,再通过国内快递运送至消费者手中。由于这部分代购人是随身携带货品入关,因此不会受到新政的影响。

不同代购各有风险

目前盈利的代购行为主要是职业私人代购和电子商务网站代购。职业私人代购一般来说和消费者并不熟悉,所以其信用首先就被打上了一个问号,如何认定和判断职业私人代购的信用,是消费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职业私人代购一般以在C2C网站建立网店、借用C2C网站的信用评价体系让消费者放心。这类代购人往往是因公经常出差的个人或导游,他们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是私人代购行业中的主力军。毫无疑问,由于没有注册资金的限制,也没有工商的审批手续,职业私人代购服务的不可控因素比普通的C2C商家更多,也更加缺乏保证,很容易出现诸如利润过大、货不对版、售后不佳等问题。

相比个人代购的不稳定,电子商务网站的代购服务对于用户来说或许更加放心。淘宝网的“全球扫货”、“淘日本”、易趣网的“美国直送”、拍拍网的“海外代购”等等都已经成为国内电子商务网站掘金代购市场的重要手段。同时,一些垂直网站也会经常性地组织其用户体验海外团购服务等等。

官方代购的信用问题相对于普通私人代购来说在信用方面基本可以保证,但是由于通过网络和物流环节,并且消费者一般不会与供货商直接联系,因此风险往往出在产品质量、投诉退货等环节。另外,有不少产品的销售会引发知识产权甚至是食品卫生方面的问题。一旦这类问题出现,官方代购的态度将会决定问题最终的解决方式。

>> 电子产品,如苹果的最新产品都会先在国外发售,不少希望首先使用的用户都选择海外代购。

代购风险不得不防

目前监管部门正在逐步消除现行网络零售以及海外代购等新兴业务的政策盲区,因为如今的新兴业务发展迅速,增速已经超过传统的商业零售。不过,由于海外代购的兴起完全是民间自发,相关监管制度的制定相对滞后,海关的新政也只是对代购商做出了部分约束,一些利润空间较大的海外代购依然会长时间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仍然可能继续接受并进行海外代购,因此,在与代购商家的交易过程中,消费者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利益,增强风险意识,慎重选择代购商家和商品。

首先当然是要选择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网络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对于私人开建的代购网站要尤其小心。在代购之前,应该先充分对要代购的商品进行了解,包括鉴别真伪的方式、款式等等,数码类产品还应注意相关的技术参数。一般大品牌的官方网站都会有商品的详细介绍,有些还附带商品的价格,这都是需要事先了解清楚的。

在与卖家沟通和下订单时,也要保存好电子凭据,以防卖家万一代购出错时推卸责任。同时,由于代购有一定风险,因此应该尽量采用第三方支付的担保交易而不是即时到账的方式来交易。为防止货物出现假冒、质量问题,买家还应要求代购人提供购物凭证、收银单据、出售商家的联系电话、地址等,并保留邮寄凭证,以备查询。可以的话,尽量选择海外直邮的送货方式。

猜你喜欢

进境货物商家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No.4 快手电商:已帮助至少50万线下商家恢复生意
逛超市
“互联网+监管”提升连云港口岸进境粮食规范化管理水平
“互联网+监管”提升连云港口岸进境粮食规范化管理水平
春节黄金周陕西省商家揽金二百一十亿元
路遥知马力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