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不同术式“自我形象紊乱”比较及护理

2010-03-02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乳癌根治术乳腺癌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江苏淮安,223300)

自我形象紊乱是北美护理诊断协会1973年通过的1项护理诊断,其定义为个体在感知自身形象方面受到干扰。主要诊断为:对存在的或感受到的身体结构和/或功能方面有负性语言性反应/或有非语言反应[1-2]。目前,乳腺癌改良和/或乳腺癌标准根治术仍是治疗Ⅱ~Ⅲ期乳癌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患者因胸部形态(行乳房手术)的改变,患者常有情绪低落,绝望,不敢面对现实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行为失常而发生自我形象紊乱,影响疗效和术后生活质量。同时乳腺癌根治术后给患者形体造成缺陷,少数患者为了维护形体的完美,宁愿放弃手术,也不愿切除乳腺而失去治疗的机会。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开始施行保乳术和假体植入,以弥补手术对形体的损伤。作者对本院乳腺外科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调查、随访及护理,比较不同术式对乳腺癌患者自我形象紊乱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为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本院行乳腺癌手术后的19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77岁,平均48.56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8例,中学82例,小学以下 78例;其中行乳腺癌标准根治39例,改良根治141例,保乳18例。

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对乳房切除以后或保留乳房的想法和顾虑,深入病房,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予以疏导,调查家属尤其是丈夫对患者的支持和关心程度,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2 结 果

乳癌术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患者年龄越轻,文化程度越高,发生自我形象紊乱的机率越高。而针对乳癌施行的不同术式,自我形象紊乱发生的机率又不尽相同。3种术式比较见表1。本结果显示:术后10 d各组患者发生自我形象紊乱的机率都较低,并且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调查表明乳癌术后10 d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在对疾病本身及预后的担忧,对于术后外形改变的顾虑是次要的。而乳癌术后6月的患者,治疗上除了内分泌治疗外,其它治疗已基本结束,此时患者病情稳定,自我形象紊乱发生率在各组均有升高并以标准根治术组发生率最高,保乳术发生率最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因此,在乳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常规护理外,还应注重自我形象紊乱的护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表1 不同术式自我形象紊乱发生率的比较

3 护理与体会

3.1 预期目标

协助患者适应身体外观的改变,通过护理行为影响患者对危机的认识与评价,帮助患者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形体改变的现实,适时调整心理状态,使其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4]。

3.2 护理原则

对自我形象紊乱的患者实施护理时,要遵循心理护理的普遍原则,特别是接受性原则、支持性原则、以患者为主体的原则和保证性原则。

3.3 护理措施

掌握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乳癌术后的相关护理知识及护理方法,如怎样预防乳癌根治术后的并发症,如何正确更换患侧腋下负压吸引,教会患者如何正确进行康复锻炼等。

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从患者入院起,负责护士应主动热情与患者接触,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的信赖,以文明、普通、大众化的语言、丰富的知识与患者进行广泛的交谈,注意收集各方面信息资料,包括患者患病前的社会角色和对所患疾病的认识,从家庭、社会的支持情况到对护理的各种需求等。这有助于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及家庭对患者的支持情况作出准确的评估,辩明哪些是积极因素,哪些是消极因素,以便制定出适合个体需要的护理计划[4],加强心理疏导。患者由于自己形体的改变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敢面对现实,不愿与他人接触,甚至厌恶自己,并对健康的身体有强烈的渴望[5]。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尤其是年轻、文化程度高、手术破坏性大的患者,因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且容易受外界和家属情绪的影响。所以应理解、安慰和鼓励患者:伤残已是现实,只有敢于面对现实,正视由此而产生的强烈刺激和心理压力,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不被这种内心痛苦压倒。多给予鼓励,鼓励她们要热爱生活,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以及由疾病造成的痛苦,并让患者多与性格开朗、积极乐观的患者接触,尽可能使其受到良性影响,使患者看到希望,提高自尊意识,并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重要保证[6-7]。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乳癌不仅给患者个人造成痛苦,也影响其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破坏家庭的正常秩序,因此患者家庭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强烈的应激和适应阶段,同样需要护士的关心和指导。乳癌患者能否改善消极情绪与其家属的支持程度密切相关。家属与患者的接触最多,对患者的影响最大。所以,护士应注意引导患者家属在患者治疗或康复过程中,不仅给予精心适度的生活照顾,还应给予精神鼓励,尤其是患者的丈夫,应做好其工作,积极争取其配合,向其介绍一些乳癌的知识,引导他在患者面前保持良好的心境,多体谅理解患者,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共同创造温馨的家庭气氛,使患者体验到亲人的关心和理解。另外,还可以与其共同研究将来的生活计划,鼓励她经过治疗后仍可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和工作、帮助患者重建精神和生活的信念,以利于健康、重返社会。

出院健康指导:①降低淋巴水肿危险的指导:用健侧进行血压测定、抽血及注射;保持患侧皮肤清洁干燥、浴后擦润肤露;避免做增加患侧阻力的剧烈重复运动;避免患侧提过重的物体;乘飞机时要戴有弹力的袖套等[8-9];②重复示教:指导患者有关切口皮肤的护理及患肢锻炼的运动方法;③当患者心情不好时,建议应及时地向能够给予心理支持的人倾诉,包括护士和医生,以使其保持稳定乐观的精神状态。鼓励患者每日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而且有助于改善情绪,增强自信心,预防紊乱的发生;④告诉患者乳房切除以后不会影响正常的夫妻生活,但也应承认乳癌根治术会给患者和其丈夫的性生活带来不便和窘迫。患者会因为身体的缺陷而羞于曝露自己,同时会担心性生活会对自己身体造成不良影响[10]。针对这一心理问题我们告知患者和其丈夫此阶段双方可通过非形体接触的情爱来弥补这一缺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双方的心理适应了这种现实自然会好转起来。

[1] 左文述.现代乳腺肿瘤学[M].第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77.

[2] 潘蕴倩,袁剑云.系统化整体护理临床应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6.

[3] 马秀阁.乳腺癌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6):105.

[4] 王永凤.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干预的临床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5):101.

[5] 黄海珊,张静平,邓小梅.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6):945.

[6] 陈永侠,刘桂花,白 茹.乳腺癌根治术后自我形象紊乱的调查及护理[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3(3):360.

[7] 徐宝霞.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健康指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5):9.

[8] 殷 萍.健康教育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6):11.

[9] 刘少杰,彭伟强,李红星,等.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92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5):503.

[10] 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678.

猜你喜欢

乳癌根治术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易致乳癌吗?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改良扩大根治术治疗合并感染的先天性耳瘘管48例观察
警惕男性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