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胫骨粗隆骨软骨病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

2010-02-27王喜军李冉冉翟国赵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骨块骨化平片

王喜军 李冉冉 翟国 赵华

胫骨粗隆骨软骨病又称奥斯古德-施莱特(Osgood-Schlatter)病,好发于10~15岁爱好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Osgood-Sch latter病的X线、CT和M RI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我院2004-03~2009-04经临床确诊的10例胫骨粗隆Osgood-Sch latter病。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10~15岁,平均12岁。9例有外伤史。所有病例均有局部轻度疼痛,股四头肌用力收缩时疼痛加剧,局部肿胀,髌腱部软组织增厚,胫骨结节骨骺明显突出,髌腱胫骨结节附着处压痛明显。

1.2 影像检查 M RI检查8例,采用SIEMENS 0.35T永磁型磁共振扫描仪。膝关节MRI检查用膝关节线圈,常规采用矢状面和冠状面。扫描序列:TSE T1WI(TR 579ms,TE 20ms)、T2WI(TR 2840m s,TE 79ms)、频率敏感脂肪抑制IR T2W I(TI 100ms,TR 6050ms,TE 116ms)。CT检查5例, CT扫描装置为 CTE,扫描参数为:电压 120kV,管电流200m A,层厚3mm。西门子40层螺旋扫描仪,扫描参数:电压120kV,管电流260m A,层厚1.5mm,螺距0.8mm。膝关节X线平片检查6例,用GE x-ray Tube Unit(CR机)摄膝关节正侧位平片。

2 结果

2.1 X线平片表现 髌腱下可见到多块骨片影3例,胫骨粗隆骨骺不规则增大4例,密度不均6例,断裂呈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排列不齐的骨块,并常向上方移位6例(图1)。

2.2 CT表现 髌腱增粗,韧带下见多个骨片影3例。胫骨干骺端前缘较大的软组织密度,骨缺损区5例(图2,3)。

2.3 M RI表现 髌腱明显肿胀,胫骨上端骨骺呈舌样隆突和不规则增大,信号不均,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IR呈高信号8例(图4~6)。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本病好发于爱好体育活动的男性青少年,大多数为单侧发病,右侧多见,说明活动或运动时患者多以右侧膝关节为重力侧,常有明确的外伤史(本组9例);双侧发病者,多无明确外伤史(本组1例)。临床上均有局部轻度疼痛,股四头肌用力收缩时疼痛加剧,局部肿胀,髌腱部增厚,胫骨结节明显突出,髌腱胫骨结节附着处压痛明显。

3.2 X线平片特点 早期髌腱肥厚肿胀,在髌腱下见多个骨碎片,髌腱远端出现游离的不规则状、结节状或斑片状钙化或骨化影;胫骨上端骨骺不规则增大,密度不均,节裂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骨片,可伴有向上移位;骨骺下方有囊变,胫骨干骺端前缘常有范围超过骨碎片的骨缺损区;后期胫骨粗隆骨质可恢复正常或骨性突起明显,碎片亦可存留在髌腱内。

3.3 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 与X线平片比较,CT早期见髌腱增粗,韧带下多个骨片。随后髌腱内见游离的类圆形或三角形钙化影。胫骨干骺端前缘较大的软组织密度骨缺损区出现,胫骨结节骨骺不规则增大,密度不均或节裂呈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排列不齐的骨块,并常向上方移位。病变修复后胫骨粗隆可恢复正常。移位的骨骺与胫粗隆愈合形成较大的骨性隆起,也可游离于髌腱内或下方。

3.4 M 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 早期可见胫骨粗隆长T1长T2水肿征象,矢状面T2WI可用于观察髌腱和相应的软组织变化。H iranoA等描述二次骨化中心的部分撕脱,晚期部分撕脱的二次骨化中心完全从基底部分离,在愈合期大部分患者撕裂分离的二次骨化中心骨性愈合。Rosenberg等[1]发现在所有有症状的患者中,甚至有胫骨粗隆碎片存在的患者中,均可见肌腱附着处信号升高。因此,软组织病变的检出可能比骨质病变更重要。MRI在观察髌腱和相应的软组织变化方面优于CT。这表明M RI是诊断和随访Osgood-Schlatter病的重要影像学方法[2]。

综上所述,本病仅根据临床表现可提示诊断 ,X线平片、CT、M RI均可正确诊断,而MRI仅用于疑难和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的诊断。所以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X线平片、CT或M RI检查,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指导价值。本研究结果提示对本病的相对合理的影像学诊断检查是:X线平片→CT→M RI检查。

3.5 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病诊断不难,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X线平片所显示的胫骨粗隆碎片即可做出诊断。但需要与以下病变鉴别。①多发骨化中心:正常的胫骨粗隆骨骺化骨中心于1~12岁出现,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边缘光滑、间隙匀称的骨块,18岁时与骨干愈合,少数骨骺不与骨干愈合,但CT或M RI可显示无髌腱肿胀等软组织改变。②撕脱性骨折:有明显外伤史,局部剧痛及肿胀,游离骨块部分边缘毛糙不齐并明显移位。③退行性骨关节病:伴有膝关节退变,韧带附着处骨质增生明显,呈不规则骨性隆起,无多发骨块[3]。④Sinding-Larsen-Johansson病:与Osgood-Schlatter病相似,二者M RI的软组织表现类似[4],但前者易累及髌骨下极和髌腱起始部。

图1 左膝关节CR侧位显示胫骨粗隆骨骺不规则增大,密度不均,节裂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在髌腱下见多个骨碎片影。图2 胫骨粗隆横轴位软组织窗显示胫骨结节骨骺不规则增大,密度不均或节裂大小不等、形态不一。 图3 骨窗显示胫骨干骺端前缘骨片影呈类圆形,中央亦见点片状低密度影。 图4 左膝关节矢状位T1WI显示髌腱增粗,呈低信号。 图5 T2W I显示胫骨粗隆呈舌样隆突和不规则增大,信号不均。 图6 IR显示胫骨粗隆呈不规则高信号影,髌下脂肪垫亦见水肿

[1] Rosenberg ZS,Kavelblum M,Cheung YY,et al.Osgood-Schlatter lesion:Fractureor tendonitis scintigraphic,CT and M R imgaging features.Radio logy,1992, (185):853.

[2] Munk PL,Veller AD.Lesions of carrilage and bone around the knee.Top Magn Reson Imaging,1993,(5): 249.

[3] 梁碧玲.骨与关节疾病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89.

[4] 程敬亮,祁吉,史大鹏.肌肉骨骼系统磁共振成像.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419.

猜你喜欢

骨块骨化平片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关键骨块技术联合解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23例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SPECT-CT评价
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疗效观察
改良线袢法Latarjet技术治疗肩关节复发性脱位的中期疗效及移植骨块塑形模式分析*
改良关节镜双袢法Latarjet术治疗严重骨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
骨化三醇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