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分析

2010-02-24蒋小润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0年1期
关键词:区位条件工厂

蒋小润

工业和农业区位因素是高中人文地理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各地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许多考生都认为这部分内容听起来能懂、做起来不难,但得高分很难。为帮助考生进一步突破高分难的瓶颈,下面将对工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分类、特点和一般性问题作进一步的总结。

区位因素分析类的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区位因素分析类。主要根据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某类农业或工业发展的条件,这类问题多与区域地理内容联系紧密,但也要考虑到影响工农业的区位因素。

2. 某类生产区位选择类。如某种农产品种植区域的选择或某类工厂厂址的选择等。这类问题一般要分析影响该种农业或工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或限制性因素。

3. 某地区生产发展的方向或措施类。这类问题一般要依据某地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对农业或工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合理评价,并找出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区位因素分析类的问题之所以有难度,主要是因为这类问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影响因素的多样化。影响农业和工业区位的因素是多样的,一般概括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文)、土壤和生物等,社会经济因素则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甚至历史、生产习惯等。

二是地理背景的复杂性。影响农业和工业的区位因素多样,同时农业和工业生产又出现在不同具体的地区,因而地理环境因素又使各种区位因素有不同的影响,这就大大增加了区位因素分析的难度。

三是主导(限制性)因素的相对性。我们在分析区位因素时,常常要考虑到主导因素或限制性因素,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地区相比较,影响一个地区农业或工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或限制性因素都不尽相同。这无疑使区位因素分析这类问题在不同的设问方式和不同的背景材料中变得复杂多变。

因此我们在复习农业与工业区位因素时,要真正理解各区位因素的影响。在答题过程中首先要认真审题,获取题目和材料中提供的显性和隐性的信息,并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起正确的联系,再用准确的语言有序地表达出来。

一、 农业区位

1. 区位条件的评价

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首先要了解农业区位因素,在分析农业发展条件时要注意审题,弄清题目的设问要求,根据条件与农业区位条件逐一对比、评价,找出最佳答案。

例1 马可·波罗途经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时,得知当地“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产量十分丰富”。请简要分析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2007年江苏卷,32题第5A题)。

分析 第一步审题。地点——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农作物——棉花,条件——自然条件。

第二步与农业区位条件对比、评价。喀什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夏季高温且热量充足,降水少,冬季气温低;盆地边缘,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有高山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土壤为沙质土壤,有利于棉花生长。

第三步用准确的语言有序地表达出来。

2. 农业区位的选择

农业区位选择可以认为是从经营者的角度看,在较小区域内进行农业生产区位的选择。在农业区位选择中,一类是以自然条件为选择对象,一类是城市周围,以经济效益为选择对象(如下表)。

例2 下图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009年四川文综卷)

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 )

A. 甲——育用材林 B. 乙——培育橡胶

C. 丙——种植棉花 D. 丁——发展茶园

分析 这是以自然条件为选择内容的题目,从等高线看,甲处地势平坦,适宜种植业发展;乙地是丘陵,但亚热带不适合橡胶种植;丙在坡度大的地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茶树适宜种植在排水良好的坡地,丁地较为适宜。故本题选择D。

3. 农业发展措施

对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是建立在对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评价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础上的,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的思路。下面我们以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为例,分析整个思维过程。

我们在分析这类问题时,重要的是仔细审题,理解题意,这样才能准确回答。

二、 工业区位

1.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

在分析工业发展条件时,同样要了解工业区位因素,同时结合区域地理背景分析和评价发展条件。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但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要分析的主要因素分别如下图所示:

此外土地、水源、国家政策、劳动力、工业基础等也是影响工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2.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析

工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原料、燃料、市场、科技与劳动力等主导因素的影响。分析主导因素应了解一些重要工业部门的特点,但更应理解考虑不同的要素为主导因素,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

例3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下题。(2009年海南卷)

(1)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

A. 消费市场广阔 B. 劳动力资源丰富

C. 技术力量雄厚 D. 生产成本低廉

分析 这道题是工业的区位选择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获取题目中的信息:“跨国公司”、“国内建厂”、“高技术自动化”(非劳动力密集型)、“国外原料”(非原料指向型),这些特点都明显反映出市场指向的特点。

3.工厂选址

工厂选址是在较小范围内(如城市)对工厂地点的选择,工厂选址要考虑自然条件,如地形、水源,经济与环境因素。在城市地区经济因素主要是指地价、交通,而环境因素既要考虑工厂对环境的影响(如有污染的工厂),也要考虑环境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如高新技术产业),下表是工厂选择的一般原则。

例4 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下图中的A、B、C、D、E 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据此并读图回答问题。(2007年全国Ⅱ卷)

在 A、B、C、D、E、五处中:

(1) 印染厂宜选址于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2) 水厂宜选址于______,理由是______;

(3) 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______,理由是______;

(4) 科技园区宜选址于______,理由是______;

(5) 生态公园宜选址于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工厂选址与城市功能分区有一定联系,但工厂的选址有其特殊性。题目中印染厂属于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要选址在河流下游;水厂需要清洁的水源,因而应选址在河流上游;污水处理厂应选址于河流污染源的下游,便于污水的收集;科技园区是高科技产业园区,应靠近高校集中区、环境洁净的区域。

工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分析既是高中地理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但只要同学们多理解、多思考、多与生活实际联系,完全可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猜你喜欢

区位条件工厂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奶酪工厂
“虎虎生威”的隐含条件
植物工厂
区位分析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