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胰腺炎围术期处理的研究

2010-02-18窦化平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30期
关键词:围术胰腺胰腺炎

窦化平,丁 凯

(河北省涿州市东方物理公司第二医院外科,河北涿州 072751)

众所周知,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腹部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重型胰腺炎发病率逐渐升高。由于它对生理扰乱大,而且对各重要脏器损害明显,故死亡率甚高。资料显示,重型胰腺炎死亡率为20%,有并发症者可高达50%。资料显示围术期的处理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围术期处理到位对患者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8年10月1日始发现手术急性胰腺炎围术期重要性后开始十分重视胰腺炎围术期的处理,以此为界,选取2008年10月1日后的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50例(A组),并选在此之前的50例患者作对照组(B组),观察重视围术期处理对急性胰腺炎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性别比为1.5∶1,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50.95±12.55)岁。所有的患者均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确诊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相关实验室检查。

1.2 分组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的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50例(A组),并选2007年3月21日~2008年9月30日的50例患者作对照组(B组)。A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 20 例,性别比 1.5∶1,年龄 35~60 岁,平均年龄(50.16±12.50)岁;B 组男性患者 30例,女性患者20例,性别比为 1.5∶1,年龄 37~60 岁,平均年龄(51.25±12.1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与性别上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B组选病例时尽量选取靠后的患者,从而减少了因治疗技术不同而引起的误差。

1.3 试验方法

按事先制定的表格统计两组病例的基本信息,治疗结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重视围术期处理对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围术期处理包括:术前处理明确诊断后,即给予积极的术前准备,如禁饮食,胃肠减压等;立刻建立静脉液路,补充血容量;抑制胰腺外分泌以减轻胰外器官的损害;预防感染等。手术方式以简单、快捷为原则。基本术式胰腺被膜切开引流,坏死组织清除,胃、空肠造瘘。有胆系疾病时,视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处理术后送入ICU病房,进行个体化监护的综合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应加强抗感染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继续使用抑制胰腺外分泌的药物,如甲氰咪胍、洛赛克预防急性胃黏膜出血的发生,加强心、肺、肾功能的监测。因为胰腺组织坏死感染是SAP死亡的根本原因[2],所以早期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对预防和治疗感染极为重要。胰腺感染的病原菌来自肠道细菌的移位。引起细菌移位的主要原因是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而胰腺坏死灶则是细菌良好的滋生环境。由于血胰屏障的存在,使一些抗生素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部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采用 χ2检验。取 P=0.05 为检验标准,当P<0.05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的统计结果,A组死亡 1例(2.00%),B组患者死亡9例(18.00%);A组发生并发症2例(4.00%),B组发生并发症 10例(20.00%);两组患者并发症与死亡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胰酶对胰腺的自我消化,对其周围组织的消化,从而继发一系列的器官功能障碍。胰腺含有非常丰富的消化酶,如蛋白酶等。胰腺腺泡分泌的酶主要有胰蛋白酶等。正常情况下除脂肪酶、淀粉酶、核蛋白酶是以活性型存在外,其他的均是以非活性状态存在。在病理情况下,这些酶在胰腺导管及细胞内被活化后即可引起胰腺炎的发生[1-4],本病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明确,主要是因动物模型与临床间差异较大。胰腺炎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梗阻因素,由于胆道蛔虫、乏特氏壶腹部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缩窄等,而致胆汁返流。②酒精因素,长期饮酒者容易发生胰腺炎,在西方是常见的现象,占70%。③血管因素,胰腺的小动、静脉急性栓塞、梗阻,发生胰腺急性血循环障碍而导致急性胰腺炎,这一现象已被证实。有人用直径8~20 μm的微粒体做胰腺动脉注射,则引起实验性胰腺炎[5-6]。④外伤和医源性因素,胰腺外伤使胰腺管破裂,胰腺液外溢以及外伤后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发生急性重型胰腺炎[7]。⑤感染因素,急性胰腺炎可以发生各种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如腮腺炎病毒、腺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以及细菌性肺炎等感染[8]。病毒或细菌是通过血液或淋巴进入胰腺组织,而引起胰腺炎。⑥代谢性疾病,如高钙血症与高脂血症等,发生急性胰腺炎病例中约1/4的患者有高脂血症。⑦其他因素,如药物过敏、药物中毒、血色沉着症、肾上腺皮质激素、遗传等[3]。

本文对A组、B组的对比研究进一步表明,重视急性胰腺炎围术期处理,对治疗结局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1]曾栋,唐波,杨椒伟.4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围术期处理[J].医学信息,2009,1(10):114-117.

[2]袁祖荣,张臣烈,汤耀卿,等.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外科治疗20年经验总结[J].中华外科杂志,1997,35(3):132.

[3]王志敏,黄婉红,程海兵.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围术期处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0,28(8):123-125.

[4]段世刚,陈平,李颖.急性重症胰腺炎围术期并发症与预后临床分析[J].消化外科,2005,4(3):156-158.

[5]曾智勇.胆源性重症胰腺炎围术期处理21例分析[J].医师进修杂志,2005,28(1):44-46.

[6]翁少涛,李光昭,陈春来,等,重症急性胰腺炎围术期处理[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4,6(3):12-13.

[7]相华忠,李玲.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3):150-151.

[8]李文政.40例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43,145.

猜你喜欢

围术胰腺胰腺炎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