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花黄色素注射剂的临床应用

2010-02-18王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30期
关键词:黄色素红花稳定型

王华

(长春市中医院药剂科,吉林长春 130022)

红花黄色素是从中药红花中提取的水溶性活性成分,有活血、化瘀、通脉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有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肌缺血,保护心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生长,抗氧化等多种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也有用于治疗其他与血管病变相关疾病的报道。因该药物的体内分布主要在血液中[1],口服不易吸收,更适宜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给药[2]。本文就红花黄色素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述,以供参考。

1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1.1 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TIA是短暂的、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相应脑供血区局灶性缺血及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TIA患者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后[3],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有效地改善了血液的高凝状态,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为74%、97%,明显优于给予丹参注射液的36%、72%。

1.2 治疗脑梗死

脑梗死是因脑部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前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4];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5],同时给予降低颅内压、脑细胞活化剂等对症治疗,红花黄色素总有效率达90.0%,高于对照组川芎嗪的63.3%(P<0.01);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红花黄色素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组织血液循环状况,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和生活综合功能的提高均有明显疗效,优于银杏达莫注射液[6]。

2 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和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2.1 治疗稳定型心绞痛[7]

Meta分析红花黄色素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Ⅱ、Ⅲ期多中心临床试验疗效数据,结果显示,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后,心绞痛患者单项症状胸痛、胸闷、心悸改善的有效率分别60.0%、77.7%、73.0%,症状综合疗效有效率为81.7%,均优于其他中药制剂或安慰剂组。

2.2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抗心肌缺血,降低血黏度。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2.9%,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9.3%,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分别为75.0%、75.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

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缓慢静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胸闷、心绞痛症状缓解率达94.03%,心电图好转率为71.64%,均优于香丹注射液组的82.61%、56.52%。

3 糖尿病相关病变

3.1 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

血栓前状态是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纤溶系统等发生改变,引起有利于血栓形成的病理状态。控制血栓前状态是防治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血管性疾病、降低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制剂能在阿司匹林片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下降(P<0.01),体内凝血及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异常活跃得到有效控制(P<0.01),显著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对防止血管并发症,避免药物副作用[10],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3.2 治疗糖尿病肾病[11]

在原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脂均明显降低(P<0.01),且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4周后,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证明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3.3 治疗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机体代谢障碍,缺血、缺氧。血管基底膜增厚,神经细胞肿胀变性,轴突、鞘膜代谢失常及微环境污染,神经病变缺少保护性反应,造成损伤、感染及神经营养障碍,易致糖尿病足。曹高忠等[1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红花黄色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足显著促进足部溃疡的愈合,有效率可达90.9%,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4 防治阿霉素(ADM)相关性心脏毒性

阿霉素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取得显著的疗效,但由于该药有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症状,严重时可发生心力衰竭的心脏毒性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刘意[13]在ADM化疗的同时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及超声心动图中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早期与晚期充盈速度比值、短轴缩短率等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可以预防和减轻ADM引起的急性心脏毒性。

5 治疗肺栓塞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主要是激活的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低下造成的。研究发现,用红花黄色素溶栓后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肺动脉压明显下降;血清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血清MDA水平明显下降[14],说明红花黄色素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溶栓后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减轻肺动脉高压,改善预后。

6 冠心病介入治疗

冠心病患者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微血栓形成、缺血组织的功能再恢复需要一种选择性强的药物治疗。红花黄色素可降低P选择素,在治疗剂量范围内不影响心脏血流动力学功能,术前、术后给予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5]。

[1]刘月庆,周海涛,毕开顺.红花黄色素A在小鼠体内的分布[J].药学学报,2004,39(3):217-219.

[2]杨志福,文爱东,蒋永培,等.红花黄色素在小鼠组织中的分布特征[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4):1301-1303.

[3]史文举,赵琳燕.红花黄色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2):5005-5006.

[4]张馨,房莉,牛晓立,等.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2009,10(6):518-520.

[5]白云燕,姚伟英,王健敏.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7):58,157.

[6]邢燕玲,涂乾,肖清丰,等.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7):1493-1495.

[7]杨娟,何迎春,许羚,等.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8,13(9):1029-1036.

[8]刘建宏,侯晓军.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6):734-735.

[9]张继明,黄延芹,徐晓卿.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6):104-105.

[10]郦旦明,蒋蓝英,付仲颖,等.红花黄色素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50-51.

[11]杨兴顺.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4):304-305.

[12]曹高忠,林才,章海凌.红花黄色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足33例[J].浙江创伤外科,2009,14(5):482-483.

[13]刘意.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防治阿霉素相关性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8,24(365):60.

[14]刘玉然,林枫.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肺栓塞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09,31(12):1856-1858.

[15]张颖,曹江,黄达民,等.红花黄色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小板功能影响[J].山东医药,2009,49(28):94-95.

猜你喜欢

黄色素红花稳定型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黄色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不同处理的紫藤花萼中黄色素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