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用

2010-02-17张金平史玉兰王慧娟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5期
关键词:胚胎学组织学学科

张金平,赵 静,史玉兰,王慧娟,赵 昱

(1.河北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河北石家庄 050017;2.白求恩军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河北石家庄 050081)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用

张金平1,赵 静1,史玉兰2,王慧娟1,赵 昱1

(1.河北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河北石家庄 050017;2.白求恩军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河北石家庄 05008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这门医学基础课的教学特点,讨论了如何应用情感教育提高该学科教学效果的几点心得。

组织学与胚胎学;情感教育;教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具有结构复杂抽象,知识琐碎,难学难记等特点。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生理学、病理学和多门临床医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基石之一。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后续课程的教学。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识过程,师生之间的情感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对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1]。那么,怎样将情感教育渗透于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之中,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把从教以来的经验做以下总结:

1 提高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中的兴趣性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要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这里的兴趣是指与本学科的学习任务、知识巩固和专业学习进步相联系的兴趣。

1.1 从第一节课就吸引学生

绪论是一门课的开始,对绪论的讲解不但要让学生领悟到该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还要让学生见识到该学科的魅力、该学科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随着生命学科的发展,本学科与发展各学科的关系,它的发展为医学带来的贡献。通过绪论的讲解,还要让学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风范、教师的工作态度有初步的肯定[2]。要想一开始就让学生产生自动学习的需要,教师除了精通教学内容,熟悉各种教学方法,懂得因材施教外,还要把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新进展,如克隆技术、胚胎干细胞技术、组织细胞培养移植治疗技术等等以及这些技术在医学中现阶段的应用给学生涉及到,让学生明白该学科的魅力和作用。

1.2 课堂教学要有激情,讲解要透彻、连贯,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

组织学和胚胎学所涉及知识点都比较抽象琐碎。教师在讲课中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学生难免会感觉枯燥,久而久之对课程甚至教师产生厌烦。所以教师首先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素质,将组织学各个章节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与胚胎学的动态立体过程熟练掌握、融会贯通,力求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知识的联系还在于医学所有的课程一环扣一环,内有逐渐加深的纵向或相互铺垫的横向联系。所以在讲解时,应注意联系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关系,如它与病理学、生理学、妇科、儿科等各学科知识的关系,一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使学生明白这门学科是专业学业的要求,而且是必须熟练掌握的[3]。教师授课时应情绪饱满,对讲授的内容充满热情,实践也证实教师的情绪可以很好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内驱力,从而使所讲授的内容和授课方式得到学生的认同,产生从“信其师”到“信其道”的良好教学效果。

1.3 及时查阅相关学科进展,教学内容要时刻更新

教师教学中应注意本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更新,在知识掌握方面做到与时俱进。比如,利用组织工程培养皮肤组织用于植皮治疗,移植胰岛细胞对糖尿病的治疗,试管婴儿在不孕不育治疗中的新发展等等,教师对新进展的掌握为进一步指导与启发学生学习提供丰厚的知识基础,并使一门形态学的课堂教学充满时代感、潮流感。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主动获取本学科的新动向,培养其科研兴趣和科研创新思想。

1.4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教学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单一的以文本表示知识的形式,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图形等多媒体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多媒体教学能通过直观的图像使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内容由抽象变得直观具体,使理论知识由复杂、琐碎变为简单,三维动态演示更有利于学生对胚胎发生过程的了解和掌握。

2 在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中要使学生不断有成功的体验

体验成功能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产生积极的“自我接纳”[4]。所以教师还要在授课技巧和教学方法上进一步突破,化繁为简,让每一位学生都听得懂,有兴趣听,都有机会感觉到自己学得会,学得好,体验成功,才会更有兴趣。比如在讲解肾小囊足细胞的形态时,可以充分利用肢体语言的魅力,将身体比喻成足细胞的胞体,上臂比作足细胞的初级突起,手指比作足细胞的次级突起,这样的讲解将知识简单化,不言而喻,事半功倍。

3 在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学科之美

任何教育过程都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和获得过程,而是具有审美性的、教师和学生双方主动投入又被深深吸引的活动[5]。在组织学和胚胎学的教学中,也要将本学科的美感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赞同和投入。作为形态学科,授课所精选的图片是美的,教育学生在学习中欣赏组织结构、超微结构图片。在教师投入、陶醉状态影响下,这种情感会很快传递给学生。同样,人体的胚胎发生也是美的,或说精妙绝伦,人为的任何一个过程都不能与这个过程相媲美。这个过程经过了复杂的量变、质变和动态演变过程,为正常的人体结构奠定了基础,如此的精妙,不容半点差错,否则会导致发育异常和畸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命学科之美,体验正常人体微细结构的精妙和功能的相互适应之美,兴趣会自然而生。

4 注意将情感教育运用于组织学和胚胎学实践教学

组织学和胚胎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学科,知识系统掌握离不开实践教学,通过实践课,学生将理性知识(外在的强化)转化为感性认识(内化的自觉)[6]。实践课一名教师和约30名学生共同学习,实习的内容主要是用显微镜观察正常人体或动物体的各种器官、组织的光镜结构,并结合胚胎学模型、标本理解胚胎发育过程。在实验课上,老师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将学生没有机会亲自做的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和免疫组化等技术通过录像播放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看到取得良好观察效果和观察认真的学生,通过示教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并树立榜样,激励其他学生正确的情感趋向。通过亲自参与,让学生用心去体会、感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正面的情感。

将情感教育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热情,促使其形成了良好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情感教育的应用充分肯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由苦学变为好学,再由好学变为乐学,积极主动地探求医学新知。

[1]舒彤,吴智斌.谈医学生情感教育[J].现代医院,2008,8(7):133-135.

[2]赵静,王慧娟,赵秀军,等.努力提高组织胚胎学绪论课的教学质量[J].2009,6(10):149,152.

[3]陈飞.医学生医德情感教育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37-39.

[4]张月亮,房燕红.对医学生情感教育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9,27(14):11-12.

[5]史玉兰,潘培森,仇艳光,等.论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情感教育[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7(1):41-42.

[6]刘忠良,崔立晶,黄强,等.寓情感教育于临床康复医学教学之中[J].中国康复理论和实践,2006,12(12):1108-1109.

R329

B

1673-7210(2010)05(c)-108-02

2010-03-02)

猜你喜欢

胚胎学组织学学科
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组织学与胚胎学无纸化考试的实践与体会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项目教学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