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健全人格

2010-02-17阳昌成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11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人格教师应

阳昌成

(湖南省武冈市职业中专 湖南 武冈 422400)

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健全人格

阳昌成

(湖南省武冈市职业中专 湖南 武冈 422400)

中职生处在人格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时期,健全人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中职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章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生健全人格提出了一些建议。

中职生;健全人格;培养

人格是个体特有的心理结构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人格健全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他人与世界,能正面对待顺境与逆境,过去、现在与未来,是一个自尊、自爱、自立、自信和自强的进取者。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综合素质高、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在选人时,既看重其科学文化素养,又看重其品性修养,并把品性修养放在首位。具有良好品性、有健全人格的人,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并在社会中得到好的发展。

中职生正处在个体生理、心理等从未成熟向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急剧变化的青春期。他(她)们绝大部分是没考上普通高中的落榜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他(她)们想成为学习好、有能力、会处事、受人尊重的人,但又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学习困难,自控能力较差,内心空虚,心态消极,自我意识有问题等人格缺陷。因而,他(她)们常表现出:学习上心浮意躁、急于求成,却又难于克服挫折而苦恼与迷惘;情绪上悲观、抑郁、抱怨;行为上叛逆、狭隘、偏执、我行我素等。所以,很多教师感叹中职生爱学习的少,爱玩的多;“听”话的少,做“坏”事(上网成瘾、早恋、吸烟、酗酒、打架等)的多;难管难教。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需要“对症下药”,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教学生三年,应为学生负责六十年,为国家负责三百年”,这句话也蕴涵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对社会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只有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健全人格,才能让教师宽心,让家长放心,对社会有益。那么,怎样培养中职生健全人格呢?我认为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去重视这一点,从细微处着手,对学生多加引导和培养,就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教师应注意以身作则,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成为学生的榜样。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奖励、惩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偶尔会听人说到:“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子女。”这句话虽然有些偏颇,可仔细想来,也不无道理,这正是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重大影响。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着、仿效着。有部分教师恰恰忽略或违背了身教重于言教这一点。他们把上课迟到一二分钟当成正常的事;宣布将检查学生作业,可事后却一拖再拖,甚至忘得一干二净,最后不了了之;严以律人,宽以待己,不准学生乱吐乱扔,可自己却把垃圾随手弃之;不准学生上课听mp3、交头接耳等,可自己却把手机带进课堂随意接打;教育学生要“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可当自己工作不顺心时,就把学生当“出气筒”,把牢骚发到学生身上。这些都会误导学生的认识,学生渐渐不能正确对待自我和他人,没有毅力、耐心,没有乐观向上的心态。这也会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失去可信度,甚至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何谈教学效果和教书育人。因此,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该先做到。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强烈的敬业精神、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直、诚信及对学生的关爱等为学生树立一面旗帜,要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和塑造学生,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同时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树立自我意识,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可以说,个性不能适应社会、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症结是自我意识出了问题。对自己认识不清晰、不准确,不能明确自己个性的优点和缺点,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导致学生有的自负,有的自卑。有的对社会认识片面,认为读书没有多大用处,现代社会只是金钱和权力社会,家庭中社会关系好才有出路,对社会有逆反心理,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有的则过于理想主义,过分自信,可当遭遇挫折时,便认为社会对他不公平,从此一蹶不振。

作为教师,我们应经常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反映了解自我,通过社会比较了解自我,通过自我效能了解自我,通过自我评价了解自我。可以利用社会中新近发生的事例和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学生周边的事例和现象)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去感悟、去明晰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是可取的,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是不可取的。尤其是班主任,可以举行主题班会,让全班学生讲自我的优点和缺点,讲他人的优点和缺点,讲缺点的解决办法和纠正措施,并且每个人把优缺点和缺点的解决办法、纠正措施在纸上列出来。在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教师就应帮助他们开展一系列能够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活动,如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技能操作比赛、文娱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使其更好地发扬长处,同时修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争取每个学生通过锻炼得以健康成长。但教师也应注意允许学生个性发展,不能“公式化”和“一刀切”,要“因材施教”和“对症下药”,要帮每个学生确立一个适合其个性发展的目标。例如,我任教文秘专业时,对性格内向、做事认真细致的学生,常设法让他们多加强与他人交往,多说、多做,在锻炼中变得性格内外向兼备,我还要求他们在办公室内务方面加强学习,争取日后成为单位的优秀内务工作者。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则鼓励其向公关方向发展,同时也让他们做一些考验耐心和锻炼毅力的事。在个性塑造上,我让学生分三阶段走:即“我是谁?谁是我?我就是我。”第一阶段是认识现实中的我,第二阶段是寻找理想中的我,第三阶段是把现实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相统一,达到和谐发展。

教师应善于抓住细节,引导和倡导学生培养健全人格

教师只要留意,就很容易抓住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适时地利用这些细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启发引导和倡导。这样做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我在秘书礼仪教学中,在讲述秘书应有的正确站姿、坐姿、走姿时,就有意训练学生的耐心、毅力、爱心、集体荣誉感和做事的认真态度。在训练时,我严格按照动作要领和训练时间(像站姿,一个姿势一站就是一二十分钟)要求学生,第一遍带领学生做,第二、三遍让学生分组比赛训练。每个学生必须达到训练要求。为达到要求,在分组训练时,我采取鼓励的办法,促使组内每个成员都完成任务,要求只要一人没达到训练要求,就全组重做,直到全部合格为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得当,此举能够唤起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和耐心、毅力及集体荣誉感。组内有学生做得不规范时,其他学生就立即帮其纠正。如果有学生想偷懒,其他学生就会和教师耐心劝说,做其思想工作。没有怨言和责备,只有鼓励和帮助,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基本每个学生都会不断暗示自我完成任务。因为不论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接受情感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和耐心、毅力及集体荣誉感都得到了加强。在一个冬天的下午,我班的一位女学生在操场锻炼时突然晕倒,班级学生背起她就往卫生院跑,有的赶紧去凑钱,有的马上来通知我,待我赶到卫生院时,已经有好多学生陪在她的身边,学生已经交了钱,医生也检查过是缺钾引起的,输上了液。当时的场景让我非常感动。我想起平常班上的学生反映过同学之间缺少温暖,事后,我在班上对此事予以了高度评价,学生们因此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和温暖,班集体的凝聚力又一次得到了提升。以后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中遇事只顾自我的人少了,团结互助的人多了;易发脾气的人少了,有耐心、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多了。

记得我班的学生刚进校时,很大一部分人出口成“脏”,随手扔“脏”,我多次劝说和强调,并制定了班规给予处罚,可收效甚微。为治理出口成“脏”的行为,我试着整理出“教室文明50条”,每个学生人手一份。然后,我让文明、礼貌、卫生习惯好的学生每天早读时带领全班学生诵读,并且自省:“昨天我做好了吗?”来督对于随手扔“脏”的行为,我在班上设立了一个废品“回收屋”,让学生把垃圾分“可回收类”和“不可回收类”放进去。同时,我进教室后,只要发现地上有垃圾,不多说什么就立即清扫,一些卫生习惯好的学生见状就来帮忙。这样做了一段时间,我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说脏话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教室卫生状况也得到改善。

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帮助学生纠正不良人格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中职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人格缺陷。有的自卑,自信心丧失,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有的自满,自以为是,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有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脆弱,患得患失的思想非常严重;有的浮躁,自制力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有的叛逆、行为偏执、我行我素;有的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社会责任心,贪图享受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帮其分析,引导其纠正错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育健全的人格。例如,对自信心丧失的学生,教师应多找其闪光点,给予其一些易完成的任务,让其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中慢慢树立信心。对于自满者,教师应暗示其全面看问题,让其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无视自己的短处,同时给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和适当的挫折教育。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脆弱的学生,教师同样可以给予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和适当的挫折教育,既要注意对他们的缺点进行批评,使他们在脆弱中锻炼得坚强起来,又要注意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沟通和引导,给予关爱和鼓励,使他们不致在挫折中消沉下去,而是在实践中感悟坚强和奋发进取。对于有浮躁心理的学生,教师应有意识地帮他们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给他们布置一些细致的工作,使他们在朝着工作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去掉浮躁的缺点。对于叛逆、行为偏执的学生,教师应“疏”而不是“堵”,找出症结所在,做好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像成人一样自我表达与处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社会责任感缺乏的学生,教师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感恩教育、爱心教育和法制教育,让他们多参与社会实践,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让其感悟并逐渐培养出社会责任心。

总之,注重培养中职生健全的人格,教师会有更好的教学和管理效果,中职生会受益终生,这是教师不能忽视的。只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去注意,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加引导和帮助,把工作做细、做实,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用完美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我们才能培养出让家长放心,对社会有益的学生,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才会越走越宽广。

[1]丁立平.社会人格与人的发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126-132.

[2]丁立平.人格与社会[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3]孙宝水.公共关系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程淑华,于春梅.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56-57

[5]秦红.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J].职教通讯,2000,(11):39-41.

阳昌成(1973—),男,湖南武冈人,湖南省武冈市职业中专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文秘专业教学与研究。

G711

A

1672-5727(2010)11-0043-02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人格教师应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