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文学史》简介

2010-02-17

关键词:文学史时期浙江

王嘉良教授主编的《浙江文学史》作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一项重要成果,已于 2008年 12月由杭州出版社出版。

全书 70万字,描述始于上古原始文学样式迄于当代的历经数千年的浙江文学发展历史。发生在浙江地域上文学的历史描述与浙江作家参与建构中国文学的动态历程显示,将这两者结合更能本质地涵示浙江文学史的意义。该书以此为理念来叙述浙江文学的发展历程。全书分上、下两编,共 16章。上编为“古代、近代文学”,分别阐述先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隋唐北宋文学、南宋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近代文学;下编为“现代、当代文学”,依此阐述五四文学、20世纪 30年代文学、战时文学、20世纪 40年代后期文学、建国初十七年文学、“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 (上、下)。

浙江古代文学有其厚重的文学积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其发展走向随着历史进程的推移逐步深入:初兴于六朝,鼎盛于南宋,发展于明清。晋室南渡,文化中心第一次南迁,促成南北文化大交流,遂有六朝时期浙江文学的初兴,涌现出王羲之、谢灵运、孔稚珪、沈约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知名文学家。唐宋时期浙江文学获得快速发展,至南宋达于极盛。南宋定都临安 (杭州),是“江南的核心”,人文荟萃,又得东南雄厚财富之利,遂显一时文化繁荣景观。宋诗中兴和词作鼎盛是此期浙江文学的一大特色。“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的脱颖而出,云集临安的南宋词人群的整体推出,大诗人陆游、李清照等的辉煌成就,以及文学样式的多元拓展,白话小说和戏剧文学 (南戏)在浙江发端等等,均为未来中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厚重的基石。明清时期至近代,浙江文学的发展又显示出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诗歌创作流派纷呈,浙派诗、浙西词派与袁枚领衔的“性灵”派诗文创作一度引领文学潮流,戏剧、小说在全国具有绝对领先的优势,戏剧大师李渔、洪昇等的戏剧理论与创作,《三国演义》、《水浒传》在浙成书等等,都呈示出浙江文学创作的新开拓与新贡献。综观浙江古代文学因时而进、渐趋繁盛的发展走势不难看出,它虽然起步较迟,但在各个时期都有可观成就,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领先全国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不可漠视的地位。

现代、当代期的浙江文学更是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亘古未有的神话。从“五四文学”到“20世纪 30年代文学”,浙江崛起了一个以鲁迅领衔的新文学作家群,不独以作家队伍壮观取胜,尤以文学精粹迭出见长,在每一个文学创作领域都首屈一指,显见出浙江作家在相当长时间内引领着中国文学新潮流的局面。纵观现代、当代期浙江文学的发展历程可知,它是在 19、20世纪之交中西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中生成,经历了“五四文学”和“20世纪 30年代文学”两个文学高峰,在其后的大规模战争环境中稍有回落,建国以后又历经艰难曲折,至新时期始获得较快发展,重振“浙军”雄风,掀起了又一个文学高潮;它与中国 20世纪文学同步发展,突显了在特定历史阶段取得的独创性文学成就。

浙江文学从古代期初始阶段的被“边缘化”,到逐步确立“文化中心”的地位,直至现代期在中国文学中的独步辉煌,走过的是一条不断前行的历史发展路径。浙江之所以能够以一个地理小省跃居为经济、文化大省,浙江作家在参与中国文学史大厦的建构中作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成就。透视浙江文学史,我们从中可以窥见这一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成因,梳理出浙江文化精神及其所由形成的独特文学品性的诸多质素,诸如地理区位优势和经济的富足为浙江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厚实基础,浙江人勇于外向拓展、开拓创造的精神为文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等等。该书对此进行了详尽阐述,有利于文学史经验的总结。

猜你喜欢

文学史时期浙江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开心一刻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