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虚为实”写尽愁滋味

2010-02-17徐晓玲湖北省襄樊市第一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9期
关键词:江春水秦观春江

■徐晓玲(湖北省襄樊市第一中学)

“化虚为实”写尽愁滋味

■徐晓玲(湖北省襄樊市第一中学)

“愁”,是一个人人都品尝过的东西,我们很是熟悉,但它又是抽象的东西,虚无飘缈,无形无体,我们看它不见,摸它不着,抓它不住,想要用语言文字去表现它更是不易。但在晚唐五代和宋代词人笔下却出现了一个着实绝妙的表现方法,把愁写得淋漓尽致,哀怨感人,这个方法便是:利用人的通感,采取化虚为实的写法,赋愁以形体、重量乃至色彩,把这个虚幻的东西写得真真切切,让读者可以直接感知它的存在。

请看下面的例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李煜《虞美人》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北宋欧阳修《踏莎行》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北宋秦观《江城子》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北宋贺铸《青玉案》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南宋李清照《武陵春》

这些写法的共同点都是用具体而生动的事物表现了抽象的、看不见的、难以捉摸的细致感情——愁,把它们或比作春水,或幻作春江,或拟作烟草、风絮、梅雨,或赋愁以重量……总之,使无形、无声、无色、无味的愁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获得直接的感受。同时,这些比喻又不都沿袭前人,而是有自己的创新。让我们来分析上面几个例子:

李煜的《虞美人》是他这个亡国之君被俘到汴京后所作,全词充满了亡国之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来比喻愁,把愁绪跟南唐故国金陵(今南京)在长江边相结合,充满怀念故国之情。如此把愁比作连绵不断、汩汩东流的春水,不仅让读者可以感知触摸,而且赋予愁浩浩汤汤、永无止境的内容。

欧阳修的《踏莎行》是在李煜的启发下写的,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却并不是抄袭。李煜写的是亡国之恨,欧阳修写的是离愁,写的是一个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在美好的春光中,他不能留在家乡和爱人一起欣赏美景,却要长途跋涉到遥远的地方去。马儿不停蹄地走着,离家愈来愈远了,随着距离的渐远,离愁也越来越多。所以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沿途经过的河流中的春水是无穷无尽,永远不断的,离愁也自然无穷无尽,越来越深。眼前之景物春水与心中之感情离愁契合得天衣无缝,贴切之极。

至于秦观的《江城子》,是写别后的思念,并且把伤离别同伤时世结合起来写的。词的下阕说:“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是说当词人感伤韶华将逝,心中满怀遗恨的时候,他登楼自苦自愁,眼前正是一江春水,景与情交汇,触发了诗人惊人的暇想:满江春水竟然变成了一江辛酸泪。接着又转而一想:即便如此,也流不尽胸中无尽的愁绪啊!欧阳修的词是正面化用李煜词意,而秦观则是反用李词,自出新意。李煜和欧阳修的词极言愁绪多如同春水,秦词则更有过之,说即便是满江春水也流不尽自己的愁,此其一;李煜、欧阳修用了比喻,“便做春江都是泪”则是假设,假设春江之水都化作眼中之泪,也恐怕排解不了心中之愁啊!秦观《江城子》的表现手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比李煜、欧阳修的词向前迈进了一步。

贺铸的《青玉案》,因其末尾的三句广为传颂而使作者被时人称为“贺梅子”。这三句除了化虚为实这一特点外,还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也是其超过前人的地方。第一,别人写愁,或以山喻,或以水喻,一般都只用一个比喻,而此词却连设三喻,而且这三个比喻又都不是单纯的事物,而是复合的景色。你看:草是烟雾中的草,而且一望无际,绿满平川;絮是风中的絮,而且纷纷扬扬,满城飘洒、飞舞;雨是梅雨季节的雨,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这就足见愁之多。第二,烟草、风絮、梅雨是按时令顺序排列的:三月的烟草,四月的风絮,五月的梅雨……读者甚至想象词人还列有六月、七月等,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感觉。

李清照的《武陵春》则更是独树一帜了,它的化虚为实不单赋抽象的愁以形象,而且赋予其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好像愁也可以车载斗量,因其太重,甚至要把船儿压沉似的。李清照的大胆创新,的确使人耳目一新,读到词的末尾不禁令人击节叫好。

宋人真正领会了愁的滋味,才能想出许多办法来表现它。当然,他们也借鉴了前人的创作经验,但不是拘泥,不是食古不化,而是求得创新。比如唐人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中就有“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是写离情的,可以明显地从中看到继承关系。宋人写愁的方法不仅有承前的关系,更有启后的作用,对后世影响很大。金代《董西厢》有“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驼也驼不动”,元代《西厢记》有“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将“愁”马驼车载,比喻上的夸张翻新,都是承李清照演化而来的,但化实为虚这一共通的方法却让这些愁点点滴滴渗透到无数读者心中,引发了后人无限的感慨和共鸣。

猜你喜欢

江春水秦观春江
最特别的树
春江水暖鸭先知
他把悲伤流成一江春水——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秦观:人生比诗词忧郁
秦观拜师
春水向东流
《秦观 踏莎行》
春江水暖鸭先知
水 警
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