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综述*

2010-02-15

中共党史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大众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王 金 艳

党的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综述*

王 金 艳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以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迅速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两年来,学者们发表的相关论文达 130多篇;学术专著虽然尚不多见,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主持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等著作却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和各省市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部门立项资助了一批相关课题,教育部在 2009年设立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课题;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分别于 2008年 11月 20日至 22日在河北科技大学和 2009年 6月 25日至 27日在吉林大学举行了两次全国性的有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理论研讨会。同时,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等组织的成立以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等的举办,都极大地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

目前,学者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共识,但也存在一些分歧,并存在一些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对此综述如下: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涵义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首先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学者们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就是使这个理论体系由抽象、理性转变为生动、具体,由深奥思辨转变为通俗易懂,由被少数人所理解和掌握转变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使它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大众化意味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①王桂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理论探索》2008年第 5期。但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例如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应具有特指和泛指两种含义,从前者来说,它特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从后者来说,它泛指在当代中国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众化,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大众化。②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 7期。还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只要在大众中普及推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大众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使之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而做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二层涵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不易于被大众所理解,必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用大众化的形式来表达,使其更加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俗化。①徐国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探析》,《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 1期。也有学者认为,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民族化,而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和发展的过程。②孙熙国、路克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探索》2008年第 6期。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是党的十七大对理论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索,例如有学者指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因为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才能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③凌陈:《十七大报告解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华网 2007年 12月 31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7-12/31/content_7344886.htm。还有学者指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需要,是引领和团结广大群众的需要,是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需要,是保持党的理论生机与活力的需要。因为任何一种理论,不管它如何先进,如果只停留在理论界、宣传机关和领导层面,它的生机与活力是有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党的灵魂,是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支柱,只有大众化,才能更为广泛而深入地根植于人民大众之中,才能永远保持生机与活力。④韦克义:《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广西日报》2007年 11月 20日。也有学者指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目的的需要,是提高大众科学思维水平、改造主观世界、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是文化多元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需要,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需要⑤张博颖:《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 3期。;是迎接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新高潮的需要,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⑥中共山东省委讲师团:《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学习》2008年第 1期。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都有可能而且需要经过通俗化的途径而被大众所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仅存在着现实必要性,而且存在着现实可能性。例如有学者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理逻辑、形成路径以及实践检验的研究视角出发,论证了其大众化的可能性。首先,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理逻辑来看,其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目标考量为理论本源,始终关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重大实践问题,把在实践时空转移的动态性中出现的新情况作为理论观照的新视野。因此,只要能够准确地阐述理论与现实发展进程的关联度,就能被最大多数的人所了解、掌握,并被接受和认同。其次,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路径来看,其是以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充满着群众的智慧,尽管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后,实践主体对学理化的科学理论进行重新认知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甚至是陌生感,但只要能选择正确的大众化路径,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并坚定信念就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再次,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检验来看,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根据实践的需要,指导着实践活动朝着预定的方向和目标前进,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只要能够准确地说明理论在指导实践中的复杂性,说明理论在指导实践中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着的问题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构筑起宏观和微观实践结果的理论框架,使大众能够理性、辩证地感受理论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①梁涌:《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大问题》,《探索》2009年第 1期。也有学者从中共有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统经验的研究视角出发,论证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早在 20世纪 20年代,以艾思奇、李达、胡绳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哲学家,就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运动,目的是经过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比较、鉴别和批判,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进而成为他们改造旧中国的强大精神武器,这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启示。②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 1期。还有学者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和社会心理基础的研究视角出发,论证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对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休戚相关的众多实际问题的科学回答,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它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和实质,因而是彻底的理论,其理论本质包含着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内在要求,这种内在的本质要求同外在的客观条件相契合,必然能够实现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思想理念在人民群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道出了群众的共同心声,反映了群众的共同愿望,得到了大众的普遍拥护,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为其大众化提供了可能。③时丽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湖湘论坛》2008年第 6期。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意义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例如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属性、政治属性和民族文化属性等基本特征的研究视角出发,认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属性要求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使马克思主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崇尚实际,反对空谈,实现理论的大众化。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转变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才能发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功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属性要求我们在政治层面上大力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精髓和实质,加深全党和广大民众对其重大意义的认识,同时要努力解决使党的创新理论从内容到形式如何易于被广大群众所理解、认同并付诸行动的问题,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政治功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文化属性要求我们化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时代精神和中国国情出发,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民族化,不仅在语言形式上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文本中过于思辨的表述尽可能地变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表述形式,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具有时代价值、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新的时代里找到结合点,使两者整合互补进而融合成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④王晓云、时永松:《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条件》,《江汉论坛》2008年第 4期。也有学者认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才能够做到以先进的理论成果来武装和教育人民,并自觉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基础和自觉追求,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才能顺利实现。⑤范津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蕴》,《理论视野》2007年第 11期。还有学者认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发展理念及其思想进行综合而有效的引导,避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值趋向的偏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①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 1期。

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普及内容,学者们比较普遍的观点是:认为应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核心内容,具体应该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论断。②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年第9期。有的学者还进一步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过程中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点内容。因为价值观是人们判断是非、得失、善恶、荣辱的标准,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态度,直接指导每个人的行动,决定着行动的目标和动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在社会基本制度、社会发展方向、社会生活规范特别是基本规范方面对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加以引导,形成和强化共识,使之成为全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③蓝蔚青:《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浙江日报》2009年 2月 23日。有的学者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过程中应该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点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了一切为人民的价值取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用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使这个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为广大群众所普遍接受,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形成普遍社会共识,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④王永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品格与大众化诉求》,《光明日报》2009年 7月 14日。有的学者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过程中应该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重点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它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对于社会成员具有积极的心理影响。⑤朱正仿:《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 1期。除此之外,也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的大众化,就是在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又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就是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问题。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目前应该以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内容和重要任务。⑥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 7期。

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在于具体路径的研究与选择,学者们重点探讨了这个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例如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主体与接受主体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研究视角出发,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应该包括五个环节。即在理论建构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家学者要提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理支撑;在引导方向上,领导干部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向,做好“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行”的示范;在制度安排上,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化的头脑”;在传播方式上,立足日常生活,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在话语方式上,创制亲近性文本,关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话语。①赵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 7期。还有学者指出,要从中国国情民情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要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要注重宣传普及的专业性,建设一支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宣传创新的专业队伍,这支队伍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神圣使命感,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普及形式,在争取群众信任中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注重传播媒介的渗透性,发挥传播媒介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面影响,并将理论的灌输和对错误思想的批判相结合,做到正反教育、比较选择,使大众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正确观念具有牢固性和持久性;要注重理论教育的主导性,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②陈岸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初探》,《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 3期。也有学者指出,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要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通常要经过四大路径,即教育宣传路径,通过社会教育组织和宣传媒介对社会公众进行直接的意义传递和解释;心理影响路径,一定的社会意识只有转化为广大民众的社会心理,才能更好地反作用于对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理解与认同,同样,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通过影响民众的社会心理,才能推进民众对一定社会意识的深入理解和认同;制度规约路径,善于将主流价值观转化为一定的制度形态或一整套制度的灵魂,从而促进人们对该制度的认同,在制度认同的基础上,逐步地培养与发展出保证制度良性运行的行为方式;政策路径,善于将主流价值观转化为良好的公共政策,公众实际利益实现的状况往往决定了他们的政治倾向。这四种路径是综合发生作用,其中教育宣传是一种直接作用的路径,其他三种是间接作用的路径。③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 5期。

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检验标准

为了检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成效,认识我们到底“化”得怎么样,应该提出相应的检验标准。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较少,目前只有清华大学的刘书林教授提出了检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的八条标准。即:一是看广大群众喜欢不喜欢。只有群众真心喜欢,不是表面喜欢而内心反感,才是做到大众化的标准。二是看影响深远持久还是短暂的轰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深远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努力才能达到目标。三是看对难点问题解决的多还是少。难点热点问题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它影响着广大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看法。四是看群众是心服还是口服。对于一切宣传教育工作,群众心中都有一杆秤。宣传教育一定要使群众心服,而不是停留在口服水平。五是看社会风气是否好转。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深入发展,群众必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加理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必然高涨。六是看社会和谐的程度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社会和谐程度的提高,就是宣教活动取得实效的标志。七是看宣教的受益面大还是小。受益面越大,说明宣教活动越是成功。八是看宣讲普及的动力能够持续还是中断。是否产生了持久教育的动力,是否产生支持持久教育活动的机制,这也是衡量宣教活动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④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 1期。

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普及化,更好地实现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飞跃,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学者们对这些历史经验进行了概括:一是以理论创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让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信仰、运用,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二是以理论通俗化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要掌握群众、教育人民,必须经通俗化、具体化的转化过程,才能真正吸引大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强烈共鸣。三是以理论成果的转化增进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以解决群众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突破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大众的理论,是为大众服务的,只有这样,理论才彻底,才能说服群众,才能为群众所掌握。四是以典型示范引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向。先进典型以其突出的工作业绩、高尚的道德形象和巨大的人格感召力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航标,用先进典型事迹教育群众,比单纯讲道理更富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感染力。①李抒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宁波日报》2009年 4月 6日。五是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不断增强针对性。科学分析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人们的心理特征,准确把握他们不同的理论需求和接受方式,及时调整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的内容及传播方式。六是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不断增强吸引力。把“讲道理”和“讲故事”结合起来,善于使抽象的道理转化成具体的事例;把“普通话”和“地方话”结合起来,使普遍的理论表现形式转化成符合各地实际的特殊形式;把“我来说”和“大家谈”结合起来,使传统的“我说你听”式的“独角戏”转化成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的“交响曲”。七是改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风,不断增强亲和力。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来宣传普及人民群众用得上的理论,做到深入浅出、言之有物,避免艰深晦涩或空话连篇。八是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手段,不断增强渗透力。切实掌握网络的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不断探索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使之成为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阵地。②任理轩:《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进人民群众》,《人民日报》2009年 7月 30日。

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建设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宣传教育工作的持续改进,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制度规约,即加强制度建设,而制度实施的关键是健全的机制及其良性运行。机制问题解决得好,就能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展及成效,否则,将会妨碍大众化工作的开展及实效。对此,学者们提出应该根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需要和内在规律的要求,加强相应机制的建设。一是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机制。这是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运行机制的重要组织保证。它解决的是谁来负责、谁来参与的问题,是对传统宣传教育工作齐抓共管机制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舆情调研机制。这是了解接受宣传教育群众的实际思想动态、调查其对宣讲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反映的一种方法,也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三是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机制。在组织领导、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提供相应保障。四是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考评奖励机制。坚持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的原则,既在整体层面上提出共性要求,又从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区分层次,分别对待,避免片面化、简单化和静态化,更好地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性、主动性。五是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督查机制。抓好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实际运行效果的督促检查,以保证机制的有效运转和长期坚持。③罗会德:《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学习时报》2009年 8月 10日。六是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联动宣讲教育工作机制。各级宣传部门要在基层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示范点,不断探索基层宣讲教育的有效形式。七是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互动配合机制。传统媒体要进一步加大理论宣传的力度,网络媒体要及时转载传统媒体的重要理论报道,使之形成互动,不断扩大理论宣传普及的整体效果。八是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经常深入实际,开展专题调研,及时掌握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九是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渗透转化机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其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紧密相连,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理性认识和自觉行动。十是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老、中、青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专业背景人员共同参与,年龄、职称、经验、学识较为合理的人才结构队伍。①张博颖:《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 3期。

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相互关系

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基本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两者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相伴而行,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②罗会德:《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学习时报》2009年 8月 10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建设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解决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宣传普及问题,侧重于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更加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运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并由此构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性支撑,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的重要环节。③王国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 3期。除此之外,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涉及整体和部分、内容和形式、提高与普及的关系。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大众化则是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大众化是它的一种形式,中国化的内容决定着大众化的形式,但是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和方法,反过来又会影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效果。从提高和普及的关系上说,普及是基础,是为了提高,提高是为了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程度上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创造出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着重点在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是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更易于为中国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接受与掌握,重点在于普及。④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论析》,《河北学刊》2008年第 3期。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已经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对此,笔者提出如下两点建议:一是拓展研究内容。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经验规律、主体动力、制约因素、评价标准以及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等问题的研究,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体系。二是创新研究方法。采用历史纵向研究、横向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

(本文作者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长春 130012)

(责任编辑 刘学礼)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项目号:09JD710039)中期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大众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