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战略思考

2010-02-15康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中西部文明生态

康伟

(中共十堰市委党校,湖北十堰442000)

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战略思考

康伟

(中共十堰市委党校,湖北十堰442000)

从全球视野和时代发展等视角看,中西部地区生态优势日益凸显具有深刻背景和客观必然性。独特的生态地位、丰富的生态资源、突出的城乡二元格局又使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生态优势、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应采取一些对策措施,包括:抢抓发展机遇,打造生态平台;加强城乡规划,突出生态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经济;加强环境保护,构建宜居家园;倡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生活等。

中西部地区;生态优势;生态价值;生态建设

中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区位和地理条件十分独特,在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为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中西部各省市也都在积极谋划科学发展。那么,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最大优势到底是什么?实现中西部快速发展的真正支撑到底在哪里?这是中西部发展首先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从全球眼光和时代发展的新趋势看,中西部地区原有的生态优势正在进一步凸显并成为其真正也是最大的优势,而如果从国家战略安全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更高视角来看,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又具有独特的地位、价值和战略意义,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中西部地区生态优势日益凸显的深刻背景

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生态并不是现在才有,但其优势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凸显,这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必然性。

(一)从全球背景看,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走向使生态文明越来越成为新型主导文明形态

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人类对自然处于屈从状态,可称为“自然中心主义”的文明;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人类对自然处于对抗状态,可称为“亚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可称为“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工业化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达到了极致,但是全球出现了自然资源枯竭、人口膨胀、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灭绝加剧、酸雨污染严重等生态灾难。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1〕(P251)恩格斯也曾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P517)全人类都在积极地反思检讨工业文明,强烈地呼唤着另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走向,并将成为人类新型的主导文明形态。如今,生态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焦点热点,低碳经济也成为热议话题,从2007年印尼巴厘岛会议到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大会,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人们强烈呼吁摈弃传统增长模式,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低碳时代已经到来,生态文明主导的时代也已不可逆转。人类文明发展的这种大趋势为中西部地区生态优势的凸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全球背景。

(二)从社会氛围看,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使生态理念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

我们党提出并正在全社会贯彻落实的科学发展观完全符合生态文明这一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走向,科学发展观追求的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有着深邃的理论内涵。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始终紧紧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一是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二是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而这两点又可以归结为一个核心,即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这恰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永恒主题。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其遵循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其中生态平衡又是最基本的自然规律。所以,生态文明正是科学发展观深层的文化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核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完全一致,二者在生态文明这一平台上走向了融合。

正因为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深层的文化内涵,所以科学发展观内在地提出了生态建设的要求。随着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全面贯彻落实,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发展是第一要义,但超过了一定的生态阈值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是得不到保障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只有加强生态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要统筹兼顾,首先要统筹协调好人、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如今,生态建设已经受到了中央和地方前所未有的重视,生态理念正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人们的生态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关注生态正在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这就为中西部地区生态优势的凸显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从宏观环境看,党和国家对生态建设战略定位的不断提升和一系列新战略的加快实施使中西部地区提前站在生态改善潮流的前沿

近年来,随着对生态问题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党对生态建设的战略定位也在不断提升。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指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3〕2009年1月,胡锦涛在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上,第一次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并提,〔4〕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后的第五大建设,又一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新高度对生态建设作出了更高的战略定位。

在对生态建设战略定位不断提升的同时,国家也加快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其中对中西部地区生态优势彰显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南水北调工程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南水北调既是一项经济工程、社会工程,更是一项生态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及生态环境变化动态使中西部地区一下子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并将成为今后长期受关注的区域,这就使中西部地区进入生态竞争优势区域,从而为其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打造了一个较高的平台,为与环境相关的新项目的入住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随着工程的实施,国家相应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库区生态保护和发展的规划,这些规划和项目的实施将使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提前改善,而生态环境的提前改善又必将使这里站在生态文明潮流的前沿,成为国内人居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国家正在实施的另一个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规划更使中西部地区的生态优势得以充分释放。根据规划中西部地区绝大部分是限制开发区域,限制开发不等于限制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3〕国家“十一五”规划也提出,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在财政、投资、土地、人口管理等方面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特别是对限制开发区域要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实施使中西部地区的生态地位发生了180度的逆转,在以前的发展格局中,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开发基础的限制处于保护和开发的两难境地,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正好使其由原来的两难选择变成两头占优,保护就是开发,保护也是发展,这样必然使这里的生态价值得到大大提升,生态优势得以进一步凸显。

(四)从时代条件看,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所产生的“蝴蝶效应”使生态需求越来越成为新型生活方式的重要价值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迅猛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6月发布的《城市蓝皮书》显示: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7%,拥有6.07亿城镇人口,形成建制城市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千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4座。目前中国城市化还处在加速发展时期,而城市化大都是伴随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同工业化水平相当。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蝴蝶效应”,出现诸如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公共交通拥挤、居民住房紧张、绿化面积小等所谓“城市病”,这种“蝴蝶效应”正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需求状况、消费理念甚至生活方式。

众所周知,在人的多种需要中,生态需要不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需要,也是很重要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品位和生态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及消费理念的日渐更新,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城市居民改善生态环境的愿望和需求非常迫切,回归自然成为他们发自内心深处的渴求,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层次的生存质量和高档次的生活方式,生态产品和绿色环境将越来越成为人们青睐的对象,生态享受将成为一种高端消费,生态宜居将成为人们重要的价值诉求。而另一方面,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生态区域恰恰越来越少,稀缺性越来越强,“城市病”使中西部地区带有原生态特色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最佳去处和理想追求。在这种背景下,这里蕴藏的巨大生态价值将得到充分释放,生态优势将越来越凸显。

二、中西部地区独特的生态地位、价值和战略意义

(一)独特的生态地位使中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具有服务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大政治意义

国家安全最初主要是围绕国家与民族的边界领土及军事威胁问题提出的,冷战后国家安全概念日益泛化,如今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膨胀、恐怖主义、电脑“黑客”等都成为国家安全所面临的新问题。2000年11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指出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具有整体性,局部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能引发全局环境问题,甚至会使整个国家和民族乃至全球的生存条件受到威胁。

中西部地区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如秦巴山区已经成为西北沙尘暴南下东移的最后一道屏障,同时又是酸雨北上东移的天然屏障。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重要的政治意义还体现在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上。在北方水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水资源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中西部地区是这一重要战略资源的承载地,保障水质、保证京津等地饮用水安全,中西部地区肩负重大政治责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在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丹江口库区视察时曾一再嘱托:南水北调一定要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库区永远是一库清水。这充分体现了中西部地区独特的生态地位和价值,这种独特的生态地位和价值使这里的生态建设远远超过对其自身的意义,而具有服务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意义,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对于改善整个中国21世纪的生态状况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丰富的生态资源使生态建设具有促进中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经济意义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同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而且经济增长结构仍然比较单一,缺乏稳定性。例如有着“东方底特律”美称的湖北省十堰市是一座汽车城,我国著名的东风汽车公司就位于这里,但近些年汽车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如2009年一季度受金融危机影响,该市汽车产值同比下降16.5%,其中东风公司产值同比下降48.5%。中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发展不仅不稳定而且大多属于“嵌入型”,和地方优势资源始终未能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接,对整个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反观中西部地区的生态资源,不仅十分丰富而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些地区地形地貌独特,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类型适应多种植物生长繁衍,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天然的绿色生物宝库,独特的生态使这里盛产高品位的绿色天然食品。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较高,很多地方就是“天然氧吧”,是养生的天堂。这里的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和可养殖水面广阔,水质优良。昔日的“穷山恶水”今天已变成了美丽的“青山绿水”,中西部地区宜人的气候、茂密的植被、洁净的天空、纯净的河水、富饶的物产等构成的生态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生态已经成为其真正也是最大的优势。但是,这里的优势资源没有转化为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又缺乏优势资源的支撑,这种经济增长链条的断裂正是制约中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大瓶颈,必须尽快打破。所以,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生态本身,对他们来说,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产业,生态就是市场,生态建设具有更为重大的经济意义。

(三)突出的城乡二元格局使生态建设具有促进中西部地区和谐发展的重大社会意义

从社会学角度看,生态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因为生态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生态是科学发展观体现民生的一个窗口。近年来,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2008年初引起广泛关注的湖北天门社会事件就是城市执法人员因填埋垃圾与农民发生冲突引发的,2007年福建厦门PX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更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社会事件。生态文明的基本价值理念是生态平等,但是长期以来生态无价、资源无偿的观念还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也渗透在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体制与政策中,生态保护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及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威胁着地区间和不同人群间的和谐。我国的生态区域大都分布在偏远山区,当地人为了保护生态资源,不仅作出了很大的直接牺牲,而且丧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成本,而其他地区的人享受着生态提供的多项服务,却可以不尽任何责任。所以,只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生态保护者得到补偿,生态破坏者得到惩罚,生态占有者付出代价,生态受益者分担成本,才能调整相关主体生态利益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从这一角度看,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社会意义更为显著。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城乡二元结构,这不仅表现在城镇小乡村大,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而且由于城乡产业关联度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难以形成,城乡差距近年来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更为重要的是,对中西部地区来说,生态脆弱的地区也是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域也是扶贫攻坚区域,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如影随形地交织在一起。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生态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广大山区的农村居民为此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大多又都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返贫率居高不下。长此以往,不仅这里的城乡二元结构将进一步得到强化,而且这种生态保护利益关系不协调造成的矛盾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而生态经济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面具有外来“嵌入式”产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所以中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也超越了生态本身而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三、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生态优势,大力加强生态建设

(一)抢抓发展机遇,打造生态平台

中西部地区独特的生态地位和价值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机遇。如今,这里的生态建设可以说适逢其时,正面临很多重大的政策机遇,已经具备了充分的现实基础。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了890个项目,投资总额3,600多亿元。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对限制开发区域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也使中西部地区原来保护和开发的两难选择变成两头占优,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中西部各省市也加紧实施一系列发展战略,如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开始实施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规划了387个项目,总投资1,222亿元。面对各个层面的大好机遇,各地要树立战略眼光,瞄准工业化时代人们消费理念发展的新趋向,及早抢占生态这种稀缺性资源的制高点,高举生态大旗,大打生态品牌,特别是要高瞻远瞩,不仅仅把生态看作环境保护,也不仅仅把生态理解为经济资源,还要把生态作为科学发展的一种平台来精心打造。

(二)加强城乡规划,突出生态特色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定位器,是体现城市特色的先导。中西部地区在发展定位上要把生态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的全过程。一要从传统的城市概念和模式中跳出来,树立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的“大城市”理念,统筹布局城乡居民点、产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农田保护空间和区域基础设施廊道。二要体现战略性、前瞻性,少走弯路,利用独特的山水地貌及组团功能形态,对建设用地实行“护山保水”,对道路规划实行“迎山接水”,对建筑布局实行“显山露水”,对景观设计实行“借山用水”,对空间组织实行“依山亲水”。三要高度重视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做到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绿化并举,公共绿化和庭院绿化并举,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并举,全面绿化与重点绿化并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城市绿地功能系统,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功能。四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迁移式扶贫、退耕还林等工程,编制新村建设规划,连片集中、点面结合、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和自然和谐之美,提高民居设计水平,彰显地域文化底蕴。五要进行区域生态分区,针对生态敏感区、生态恢复区和生态建设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重构方案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三)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经济

中西部地区要彻底抛弃“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旧观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充分利用特殊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生态产业,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让生态真正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一要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要把中西部地区独有的地理条件形成的丰富的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加快培植植物油及旅游农业等新的特色产业。要改变只卖初级产品的不利局面,拉长产业链条,积极发展深加工,不断提高加工增值率。要实施绿色有机品牌战略,打造更多的名优品牌,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二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是工业化时代人们消费追求的最新取向。中西部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比比皆是、十分丰富,但其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要充分发挥大山、大水、大人文的优势,整合山水人文旅游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形成旅游景观集群,实现山水互动、人文与生态相长,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健身和文化体验于一体,高标准、大手笔地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三要积极发展生态型工业。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工业模式,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充分依托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水电、医药等资源开发型产业。要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结合现有工业园区,改造设计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合理规划、改造园区内资源流、能源流、信息流,探索建立进园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链接关系,形成企业之间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网络。

(四)加强环境保护,构建宜居家园

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基础脆弱,生态建设面临很大压力,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一要大力推进防治污染和减排工作,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继续淘汰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或生产线。二要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重点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生态公益林、长江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建设“绿色银行”。三要推进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控制滥开、滥采矿产资源、水资源等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保障生态安全。四要稳步推进生态家园、生态城镇、生态社区、生态城市建设,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清洁家园和生态家园。

(五)倡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生活

生态文明是绿色文明,21世纪是绿色世纪。绿色消费是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生活方式是通过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使广大人民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一要营造绿色生活方式的舆论氛围,引导人们逐步转变到以“绿色、自然、和谐”为主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二要提倡循环利用和二次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生产和使用,养成日常生活垃圾分拣处理。三要提倡使用生态建筑、生态建材,反对过度装修。四要提倡衣食住行节能减排,为低碳经济做贡献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绿色消费、生态消费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习惯、一种风尚。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的通报〔N〕.人民日报,2009-01-24.

D267

A

1009-1203(2010)05-0047-04

2010-08-12

湖北省十堰市2010年度软科学课题(项目编号:2010-B-05)。

康伟(1966-),男,湖北郧县人,中共十堰市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 梁华林

猜你喜欢

中西部文明生态
“天宫课堂”在中西部青少年中点燃航天梦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对不文明说“不”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