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路径选择

2010-02-14胡景荣昆明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650021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1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机制科技

胡景荣 昆明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650021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路径选择

胡景荣 昆明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650021

科技信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由于信息资源开发共享的局限性,使科技信息资源以高效率的增值服务来满足用户需求面临新的课题,因此需要加快网络信息的技术标准化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加强科技信息资源集成整合能力,提升科技信息资源为科技创新服务的能力。

科技信息资源;技术标准;共享机制

1.信息资源高效利用是科技信息工作创新的任务和要求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得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著,科技信息资源的占有、知识挖掘、资源利用方式和配置效应的优劣,成为决定国家科技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国家科技部提出以全面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创新条件和优质服务,为原创性研究工作的展开、产业技术的进步、国家安全关键技术的突破、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增强提供基础性支撑[1]。

科技信息是自主创新的重要资源,创新活动的第一要素是知识、信息、情报。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学科交融对信息知识挖掘和增值服务需求,激发了区域内科技信息资源的交流与深度应用,延展了各种科技信息资源从收集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使科技信息工作成为从信息分类、积累、归纳、服务,拓展到挖掘、提炼,并能够实施有效利用及增值服务的重要环节。

2.信息资源开发的局限性和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

2.1 网络平台建设形成的“信息孤岛”

网络平台提供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应用所需要的网络环境,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等,是实现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从目前科技信息网络平台来说,已建设了一批拥有文献信息和综合性科技信息的网站,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信息的传播,为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提供了安全、稳定、可靠的基础网络平台。但是在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信息的快速递增与传输通道、信息加工能力、信息服务能力等信息资源建设的有限和不足,更加凸显了科技信息在业务内容深化和信息资源组织过程中的信息资源配置和核心业务拓展的滞后性,使相对独立的网络个体成为“信息孤岛”,用户面对信息海洋提取用于采取有效行动和做有益决策的知识越来越困难[2],犹如美国学者杰克·特劳特和史蒂夫研究指出的:信息越多,混乱越多[3]。

2.2 信息采集加工存在技术性障碍

信息资源是信息通过获取、积累、加工、处理、存储等过程使其价值和服务能力提升的前提,是在网络平台上运行的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的主体。由于信息资源建设涉及技术标准和体系规范问题,欠缺的技术标准必然使得信息资源共享面临技术性障碍而不足以整合起来,导致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远不能达到集成为综合信息资源的高度,难以为发展需求提供支撑。

2.3 现存管理体系结构和运行机制的问题

由于组织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使信息资源缺少统一规划、整理、汇交、收藏和利用的组织结构,只能通过信息资源拥有者之间搭建起信息资源共享的渠道,通过共享机制和协议,保障共享链上利益相关者的知识产权和利益所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目前,以共享机制和通过协议方式共享科技信息资源仍存在很大障碍,信息资源分散、利用率低等问题难以根本解决,诸多问题揭示着人们转变意识,疏通共享环节,联合共建共享的难度。

3.强化信息共享平台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3.1 技术标准方面

建立标准化的网络建设体系,统筹信息资源应用系统,是整理“信息孤岛”,实现互通互联、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前提,又是解决信息资源共享存在技术性障碍的基础。应该在标准、实用、安全、开放、可扩展的前提下,引导、指导、推广规范性建设,并将共性和基础性技术环节抽取出来,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如知识发现、数据挖掘、标准体系等,建立起兼容性强、灵活度高的通用平台或核心技术模块,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形成强大的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协调处理构架,弥补单一主体拥有信息资源的局限性,提供有效的信息供给,使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在部门间、单位间能够充分协同、有效衔接,奠定信息沟通交流和共享应用的网络平台基础。

3.2 共享机制方面

在标准化的网络建设体系和信息资源加工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包括管理体系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

管理体系建设,首先是要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出台一系列有关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通过协议明确相关利益主体的责、权、利。信息资源共享的管理体系建设根源于观念创新,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只有在观念、内容、形式、手段和方法上创新,切实转变在传统工作模式下形成的思维定势,把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实现持续稳定地增长作为科技信息工作的出发点,才能迈出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的实现步伐。其次要完善共享运作机制,制定合作各方共同发展机制,统筹协调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调整管理相关利益主体间有关的信息资源、数据加工、技术保障、信息服务等平等参与的利益分配和服务收益补偿,强化对共享体系主要环节间的联系和协调,消除运行障碍,形成强大、稳定而持久的运作动力机制,使每个环节构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有机整体,保障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及服务体系的协调规范、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第三要建立一系列有关科技信息资源整合的机制。信息资源整合是科技信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整合不同于兼并,也不同于物理上的合并,而是互通有无,相互补充与完善,实现双赢或多赢的一种联合[4]。基于此,管理体系建设目标就是要构建成能自行清理、整合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价值链[5]上各种功能不同、单位性质各异的科技信息资源,为不同用户主体、不同创新活动过程和不同区域等按需求功能和需求条件进行信息资源配置,满足用户主体多元化信息需求的体系架构,同时优化相关主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提高科技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科技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信息资源价值的不断提升。

服务体系建设,首先是以客户为中心,构成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功能的互补机制,通过协调统一具有共享运行管理机制的相关主体网站,充分实现用户使用便利、服务人员易于协同工作和共享管理便捷的功能,提升信息资源服务的质量和效应。其次是形成以深层次挖掘信息资源服务和增值服务为核心内容的能力机制,增强科技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快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科技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能力。第三是构建互通的、结构体系由相关主体门户组成的、服务功能具备“一站式”特点、具有统一查询平台的跨部门、跨地区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完善信息服务的手段,通过信息集成、信息分析、加工和信息产品开发,使以收集、管理信息资源为主的分散机构和网络门户变为面向广大用户,面向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和增值服务的功能中心。第四是形成共同宣传与培训机制,通过相关主体门户对共享信息资源的宣传与利用培训,扩大共享服务面和用户使用面,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跨系统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形成。

4.结语

科技信息资源的快速积累,现代科技事业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建立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要求日显迫切。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涉及领域广,影响要素多,要素间动态关联性强,有赖于促进共享机制技术标准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同时也需要长期的探究和实践。

[1]胡景荣.加强科技信息工作的自主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可靠保障[J].情报学报.2006(10)111-112.

[2]曾民族.在知识基础设施框架内重构信息服务[M].知识技术及其应用.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228.

[3]杰克·特劳特,史蒂夫.新定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8.

[4]李兴江,赵光德.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J].求实.2008(9):32-35.

[5]刘继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机制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5(5):56-59.

胡景荣 性别:女,出生年月:1962,民族:汉族,主要研究方向:科技情报研究、科技管理信息网络建设,作单位:昆明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机制科技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科技助我来看云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