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鲜豆4号

2010-02-14朱申龙傅旭军朱丹华李佰权袁凤杰

中国蔬菜 2010年11期
关键词:菜用结荚大豆

朱申龙 傅旭军 朱丹华 李佰权 袁凤杰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鲜豆4号

朱申龙 傅旭军 朱丹华 李佰权 袁凤杰

朱申龙,副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杭州 310021,E-mail:zwsddz@zaas.org

傅旭军,朱丹华,李佰权,袁凤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浙鲜豆4号原名浙D810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07022)。母本是从日本引进的菜用大豆品种矮脚白毛,为灰毛、白花、中熟菜用型春大豆,田间表现较抗倒伏和抗病毒病。父本AGS292是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AVRDC)选育的菜用大豆品种,田间表现早熟、紫花、大荚,鲜食品质较好,但对倒伏和病毒病的抗性较差。1998年秋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秋、冬季加代结合系谱法选育,于2003年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系。

1 品种特征特性

浙鲜豆4号为有限结荚类型,株高30~35cm,株型紧凑,主茎节数9.7个,分枝数1.8个,叶片卵圆形,中等大小,灰毛、紫花,单株荚数30个左右,多粒荚率69.3%,成熟种子黄皮,子叶黄色,脐色黄,百粒鲜质量约60g,百粒干质量30.1g。从播种到采收青荚约81d(天),适宜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海南等地春播栽培。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播期 南方大部分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为3月下旬~4月中旬,海南和广东部分地区可适当提早播种。播种宜选择雨过天晴后、地墒适宜时进行。露地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皆可,但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时播期较露地栽培可提早7d(天)。

2.2 种植方式和密度 南方地区菜用春大豆生长期多雨水,宜采用窄畦、深沟、高垄的种植方式,一般沟深约20cm,畦(含沟)宽1.3m,每畦种3行,穴播。中等肥力地区每667m2适宜种植密度为1.3万~1.6万株,每穴留苗2株。

2.3 肥水管理 浙鲜豆4号分枝性和结荚性均好,在肥水充足的情况下容易倒伏,因此在肥水管理上应坚持重施基肥、巧施花荚肥,并以有机肥为主的原则。肥力中等及中等以下的田块每667m2可用50kg饼肥或25kg三元复合肥(N∶P2O5∶K2O为18∶8∶15,深圳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作基肥,苗期结合中耕除草酌情追施尿素。开花结荚期因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菜用大豆的需肥高峰期,应根据植株长势及时追肥,每667m2追施尿素3~5kg或叶面肥(山东科海联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遇干旱及时灌溉,以减少落花落荚,促进鼓粒饱满。

2.4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保全苗,三叶期前后定苗;营养生长期间进行1~2次中耕和培土,结合中耕施肥、除草和清沟,确保排水通畅,防止田间积水。5月后随着气温的回升,病虫害逐渐增多,特别是食叶性害虫如大豆斜纹夜蛾时有发生,应及时进行防治,可用阿维菌素粉剂(南京保丰农药有限公司生产)对水600倍进行防治。

2.5 适时采收 开花后35~40d(天)为适宜采收期,此时全株约有80%以上的绿色豆荚充分鼓粒、饱满,植株尚未开始褪绿转黄,应及时采收。

2.6 种子生产 南方地区春播夏收的种子活力较差,经秋冬两季较长时间贮藏,种子发芽率较低,不宜作为来年的生产用种。夏播或秋播生产的种子发芽率好,但由于春大豆秋播时生长期明显缩短,种子产量较春播明显下降,所以秋播时应加大种植密度,每667m2栽2万株以上,同时应尽可能提早播种,将播期安排在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下旬以后播种种子产量极低。较理想的繁种方法是在北方选择适宜地区建立繁种基地,试验表明,黄淮地区和辽宁铁岭以南地区是较为理想的繁种区域。

2010-01-14;接受日期:2010-03-08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00104),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06C12018)

猜你喜欢

菜用结荚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蔬菜新品种“长寿菜”热销
外源硒及脯氨酸对菜用黄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中熟优质长豇豆——鄂豇豆12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