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蔬菜》2010.22和24学术论文导读

2010-02-14

中国蔬菜 2010年23期
关键词:中国蔬菜线虫茄子

“十一五”我国黄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张圣平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蔬菜》2010(22)

“十一五”期间,我国黄瓜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CUGI)的顺利实施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从育种材料创新与资源评价筛选、新品种选育、遗传规律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组织培养、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转基因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过去五年间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信息化合物对西花蓟马的行为调控及其应用

梁兴慧等(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蔬菜》2010(22)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一种危险性的外来入侵害虫,其寄主范围广、繁殖速度快、抗药性强、防治难度大,在我国发生后对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信息化合物在昆虫与植物或昆虫与昆虫之间的化学联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调控着昆虫的多种行为。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挥发性物质及昆虫信息素对西花蓟马的行为调控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两个黄瓜(Cucumis sativus L.)叶色突变体的比较分析研究

苗晗等(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中国蔬菜》2010(22)

通过对黄瓜黄绿叶突变体9110Gt和NCG-042植株表型观测、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验证,证明9110Gt是区别于NCG-042的新叶色突变体。这两个黄绿叶突变体在表型上存在一定的区别:9110Gt在苗期表现叶色黄化,而NCG-042的心叶在整个生育期都表现黄化。遗传分析证明,两个突变体的叶色突变性状分别由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分子标记的检测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

红蓝LED光全生育期照射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刘晓英等(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蔬菜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5)—《中国蔬菜》2010(22)

采用红蓝组合LED光源全生育期照射植株,研究不同配比的红蓝光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光占60%时,单果质量和单株果数都显著大于其他处理,蓝光比例增大促进果实中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游离氨基酸和类黄酮的形成,提升糖酸比值;红光比例增大促进果实中可滴定酸的形成;蓝光所占比例为50%时,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比例提高到60%时蔗糖、可溶性糖、VC含量较高;而蓝光所占比例为25%时果实中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低,且可溶性糖、蔗糖、游离氨基酸、花青素的含量都较低。说明樱桃番茄果实品质明显受光质的调控,在一定范围内,红蓝光比值对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无质的差异,当蓝光所占比例较大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蓝光占25%时不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蓝光占60%较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

黄瓜矮化突变体营养芽茎尖分生组织分化动态

徐庆华等(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蔬菜》2010(22)

对黄瓜矮化突变体D0462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茎尖分化的动态显微观察。结果表明:D0462是多分枝的矮生植株,营养芽常着生于花序轴(簇)之上,营养芽一旦形成都能够伸长形成侧枝,不存在休眠或抑制伸长的现象;茎尖分生组织分化经历初生期、伸长期和结节期,部分结节期茎尖由营养顶端转变为生殖顶端,茎尖分生组织直径/高度的值在3个时期逐渐减小;D0462茎尖分生组织分化进程比普通蔓生黄瓜D9419快,子叶出土后15 d茎尖分生组织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西葫芦株型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陈凤真等(菏泽学院园林工程系,山东菏泽274000)—《中国蔬菜》2010(22)

选用蔓生和矮生的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 1)和 q-1×A-7(组合 2)2 个组合,构建 P1、F1、P2、B1、B2和 F26 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6个世代群体株型性状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西葫芦株高与叶片数性状遗传均为加性-显性-上位性两对主基因(B-1)遗传模型;2个组合的株高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而叶片数以加性和显性效应为主;F2的主基因遗传率较高,环境影响相对较小,表明西葫芦株型育种宜早代选择;对西葫芦株型性状的遗传改良,可选择株型紧凑的亲本材料,通过杂交、回交转移主基因,选育株型紧凑的材料。

不同基因型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与可溶性糖的关系

王玲平等(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中国蔬菜》2010(22)

以茄子果实颜色不同的4个品种为试材,测定了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素苷、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并分析了色素和可溶性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茄子果色由花青素苷和叶绿素共同作用,各色素含量因基因型而异,紫色茄子花青素苷在果实形成后期迅速增加,叶绿素递减,绿色茄子则相反。茄子果实中蔗糖和葡萄糖等还原糖是主要的可溶性糖。在果实形成后期蔗糖、葡萄糖和总还原糖都是紫色茄子大于绿色茄子。紫色茄子果实的花青素苷与蔗糖、还原糖及低聚糖的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绿色茄子果实叶绿素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茄子果实花青素苷和叶绿素的积累是两个独立过程,两者的积累都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密切相关,而且相关性存在基因型差异。

苯丙烷代谢与嫁接黄瓜抗南方根结线虫的关系

张宇等(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中国蔬菜》2010(22)

采用盆栽幼苗人工接种的方法,对感染南方根结线虫的黄瓜嫁接苗和砧木的苯丙烷代谢产物及关键酶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以研究苯丙烷代谢与嫁接黄瓜抗根结线虫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黄瓜嫁接苗木质素和总酚含量显著增加,PAL、TAL、PPO活性显著提高,纤维素含量变化不大,根结线虫指数明显下降,表明苯丙烷代谢的加速与黄瓜抗南方根结线虫密切相关;不同砧木具有不同的抗南方根结线虫的能力,6种砧木抗南方根结线虫能力依次为:DTT-RS-39(T4)>改良火凤凰(T0)>火凤凰(T1)>崛京隆(T3)>优清台木(T2)>黑籽南瓜(T5)。

大白菜温度敏感雄性不育育性转化相关XET基因的电子克隆

张少丽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陵71210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中国蔬菜》2010(24)

以从大白菜温敏雄性育性转化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分析中获得的EST-58为标签,采用电子克隆的方法对其进行延伸,并对电子克隆的结果进行RT-PCR验证,结果表明:电子克隆到1个由1197 bp核苷酸组成的序列,该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RF),编码蛋白为292个氨基酸。经RT-PCR扩增,连续样品间EST-58表达的带型变化趋势与cDNA-AFLP的差异显示情况一致,且RT-PCR获得的序列与电子克隆的序列一致性达98%。用该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X同源性分析,确定该序列为大白菜的XET基因(GenBank登陆号为EU579461)。

人工老化芥菜种子基因组DNA的ISSR标记研究

宋明等(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蔬菜学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中国蔬菜》2010(24)

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人工老化的芥菜种子进行DNA损伤程度的分析,从18条ISSR引物中选出6条适用于老化芥菜种子的研究分析,并发现人工老化处理的芥菜种子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ISSR扩增出的条带减少、颜色变浅甚至消失,表明在种子贮藏中,随着老化加剧,DNA破损是影响种质资源保存的因素之一。

山西省黄瓜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性检测

赵晓军等(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31)—《中国蔬菜》2010(22)

就山西省黄瓜主要种植区黄瓜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来自山西省8个地区的177株黄瓜灰霉病菌株对腐霉利的抗性频率为81.36%,抗性水平为13.9倍,其中敏感菌株34株,低抗菌株76株,中抗菌株64株,高抗菌株3株,无特高抗菌株。

印楝素乳油对三叶草斑潜蝇存活和产卵量的影响

崔旭红等(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计量检验检疫技术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8)—《中国蔬菜》2010(22)

研究了不同浓度印楝素药液对三叶草斑潜蝇存活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素对三叶草斑潜蝇卵孵化没有显著影响,对幼虫、蛹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且对蛹的致死作用大于幼虫;对成虫表现出明显的产卵忌避作用。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与采集年份和地理来源相关性分析

王佳楠等(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蔬菜》2010(22)

以2005、2006、2008年采集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17份马铃薯晚疫病菌株和2006年采集于黑龙江省8个地点的46份菌株(均为A1交配型)为试验材料,利用21对EST-SSR引物,分别对菌株与采集年份以及菌株与地理来源的相关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地点采集的晚疫病菌株与采集年份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相同年份采集的晚疫病菌株与地理来源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利用特异引物检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

李常保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100097)—《中国蔬菜》2010(24)

针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特异区段自主设计了1对特异性的PCR引物(上游引物 TYLCV-F:5’-ACGCATGCCTCTAATCCAGTGTA-3’,下游引物 TYLCV-R:5’-CCAATAAGGCGTAAGCGTGTAGAC-3’),依据PCR扩增特异片段543 bp的有无可以快速、准确、高效、特异地检测出是否感染了TYLCV病毒。

不同基因型辣椒素的积累特性

李光光等(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系,广东广州510642)—《中国蔬菜》2010(24)

用HPLC检测4份辛辣型辣椒材料的果肉、胎座和种子在花后10个时期的辣椒素类物质的含量,辣椒素类物质以胎座中最高、果肉次之、种子最少,其中牛角椒类华椒3号、华椒4号和华椒5号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在花后40~50d达到最高,朝天椒在花后25 d达到最高。

黄瓜草菇轮作及酒精处理防治根结线虫的效果

陈伯清等(淮阴工学院园艺与景观系,江苏淮安223003)—《中国蔬菜》2010(24)

根结线虫对连作的大棚黄瓜危害很大,通过黄瓜与草菇轮作及酒精溶液处理土壤,发现黄瓜草菇轮作能有效地遏制根结线虫数量的快速上升,并明显降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酒精溶液处理土壤也具同样的遏制根结线虫作用,以2%酒精溶液最佳。轮作加酒精溶液处理土壤5 d后,微生物生物量碳均高于未处理土壤,其中2%酒精溶液处理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量碳含量下降,其中2%酒精溶液处理土壤6个月后,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未处理土壤的最为接近。

猜你喜欢

中国蔬菜线虫茄子
《中国蔬菜》学术论文写作要求
《中国蔬菜》投稿要求
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
茄子
印度市场的“中国蔬菜”
愿你的成长路上有“茄子”
地黄花对秀丽线虫寿命的影响
小捣蛋鬼
朝鲜孢囊线虫——浙江省孢囊线虫新记录种
线虫共生菌Xenorhabdus budapestensis SN19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