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壮督通络法加足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10-02-11潘树和陈艳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督脉腰痛经络

潘树和,陈艳红,高 云

(1.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2.河北省保定市第三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OH)是骨伤科常见疑难病,采用补肾壮督通络法佐以祛寒湿配合足浴治疗LOH 21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及排除标准

所有病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病或肝肾疾病,合并严重感染者;②腰椎结核、肿瘤患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承德市中医院 2005年 3月 ~2009年 9月门诊、住院病人,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的 LOH患者。随机分 2组,治疗组 214例,其中男 118例,女 96例,年龄 27岁 ~78岁,病程 12d~8年;对照组 151例,其中男 81例,女 70例,年龄 28岁 ~76岁,病程 7d~10年,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明显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及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随机分组进行临床观察,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指导原则》,采用补肾壮督通络法临证加减用药。药物组成:熟地、巴戟天、骨碎补、炒杜仲、怀牛膝、秦艽、川断、桃仁、当归、全蝎、威灵仙、鸡血藤、伸筋草等。腰部冷痛沉重上方加细辛、桂枝、川乌;腰痛而热,小便热赤,加黄芩与羌活并用,发散内蓄风热。腰际剧痛难忍,临证诸邪留伏经髓,用上方加白芥子、僵蚕祛痰化瘀,因湿痰瘀浊胶固,非寻常草木药所为功,加入虫蚁搜剔穿透之品,如地鳖虫、水蛭破瘀开结,蜈蚣走窜之力。每日 1剂,水煎 2次至 300ml,早晚温服,第 3煎加水 1000m l,煎 15min进行足浴。

2.2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非手术内科综合治疗,包括牵引、按摩、理疗,药物脱水、中药丹参静脉输入等。①病人仰卧治疗,板床,骨盆持续牵引;②脱水,经 CT检查硬膜囊受压者,采用脱水疗法,用 20%甘露醇 125ml静脉输入,每日 2次;③10%葡萄糖 500ml、三磷酸腺苷 40mg、辅酶 A 100U、维生素 C 1g、10%氯化钾10ml、地塞米松 5mg静脉输入,每日 1次;④复方丹参注射液 250ml静脉输入,每日 1次。2组均按 10d为 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 2组患者腰腿疼痛症状改善情况及直腿抬高试验和腰部功能活动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临床治愈:腰腿痛等自觉症状消失,直腿抬高 70度以上,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减少≥70%,恢复正常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直腿抬高不足70°,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减少 ≤70°;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症状和体征积分减少不足 30%。计算公式:减分率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 187例占 87.3%,好转 24例占11.2%,未愈 2例占 0.4%,临床治愈率 87.3%,总有效率 98.9%。对照组:治愈 67例占 44.4%,好转39例占 25.8%,未愈 45例占 29.8%,临床治愈率44.4%,总有效率 70.2%。2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内科综合治疗。

4 讨论

4.1 补肾壮督通络法对 LOH的治疗作用

LOH属骨伤科疑难病,以往的“椎间盘病因学说”及“位移学说”理论已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我们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领悟《难经》“督之为病,脊强反厥”,认为任何原因引起的 LOH都会发生脏腑失和,经络是气血通道,只有经络舒通气血才能运营周身,只有打开督脉才能实现气血畅达,故立法以补肾壮督;②《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脊筋陇起,骨缝必错”。LOH发生使相应的脊柱关节位置,由于髓核突出破坏了脊柱内的平衡,导致椎体相对位置改变,表现在脊柱偏歪,关节突、关节错缝。《内经》“诸筋皆属于节”。可以认为筋的作用是指紧密连接骨关节及周围组织结构,并完成生理功能,病理情况下“脊筋陇起,骨缝必错”。我们根据肾主骨、肝主筋,拟定补肾壮督润筋法,加入活血通络药,消除局部炎症,松解压迫和黏连,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位置关系,改善骨错缝,调节平衡,达到骨合筋舒正常状态,使 LOH得以治愈。

4.2 根据椎间盘解剖生理特点,活血通络对LOH治疗作用

椎间盘后方的纤维环和后纵韧带较薄弱,椎间盘除在胎儿时期外,均无血管供应缺乏血液的供给、营养,同时髓核弹性强、张力大,损伤后修复能力弱。而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由于负重和脊柱运动,椎间盘长期反复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使其不断受到慢性劳损,因此容易发生萎缩、弹性减弱等退行性变化,继之使椎间盘变窄。如果遭受挤压、扭转致伤力过大或椎间盘纤维环本身已有退行性变,就可使髓核冲破纤维环从裂隙中突出,引起神经根、马尾神经或脊髓压迫。

LOH的黄韧带皱褶使腰椎管变小,血液运行受阻,经脉出现局部瘀滞,使神经根内致痛性代谢废物积聚而诱发疼痛;外因寒湿瘀滞经脉,深入骨骱,胶着不去,痰瘀互阻,凝涩不通,肿痛以作。补肾壮督通络法可改变椎管内环境紊乱,活血通络药可清除无菌炎症。

4.3 LOH引起的疼痛与经络部位的关系

诸经络均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循行于腰际,经脉病变则可引起腰痛。《针灸甲乙经》:“强引背、少腹,俯仰难 ,不得仰息,脚痿重 ,尻不举,溺赤,腰以下得小便,秩边主之”,“腰痛脊急,胁中满,小腹坚急,志室主之”,并以“腰脊痛,尻脊股臀阴寒大痛……承扶主之”。膀胱俞、秩边、志室、承扶皆足太阳膀胱经之腧穴,明确指出内脏的病变与脊柱督脉及督脉旁穴位的关系,初步形成中医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独特理论。在辨别具体经络病变时,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如《内经》指出:太阳经腰痛。痛引项脊和尻骨,腰重而痠,骨节疼烦;阳明病腰痛,使人不能转腰回视,回视则痛;少阳经腰痛,如针刺腰部皮肤,逐渐出现不可以俯仰,也不能左右回顾;太阳经腰痛。腰痛引少肤或季肋,不可以俯仰;少阴经腰痛,痛引脊内廉;厥阳经腰痛,腰中强急如张弓弩弦状,常有胁痛。

《景岳全书·杂证谟》曰:“腰者肾之府……而为冲任督带之要会。”故冲任督带诸经病变与腰痛亦有密切关系。冲脉腰痛,腰下如横木居茎中,烦热,或有遗溲……任脉腰痛,腰痛漯漯然汗出;督脉腰痛,腰痛不能左右俯仰,而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带脉腰痛,不可以俯仰而有瘀血”。

4.4 中药足浴对 LOH治疗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上有大量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并密布许多血管。通过中药水煎的温热作用,提高足部组织温度,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足部皮肤的通透性,从而使真皮层容易吸收药物离子。中医认为,人体在脚上有相应投影,人体 12条经脉中有 6条起于足部,分布60多个穴位。中药足浴能够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疏通经络,益气化瘀,达到祛病驱邪作用。

研究证实,腰背肌力量强的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较少,中医养生引导法和疏通经络祛病驱邪,对LOH的预防、治疗、康复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通过对 214例 LOH临床观察我们认为,本方法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猜你喜欢

督脉腰痛经络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腰痛用花椒黄沙热敷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经络考证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