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足月剖宫产仰卧位综合征56例临床分析

2010-02-11徐晖郭志宏张延辉

中外医疗 2010年8期
关键词:低血压下腔硬膜外

徐晖 郭志宏 张延辉

(沈阳市沈河区妇婴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11)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也称下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大多数发生于产科的妊娠晚期,是指由于妊娠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继而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系列症状。SHS是产科较常见的综合征,尤以剖宫产时发生率最高,本文对我院56例剖宫产时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资料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妊娠足月待产孕妇1572例,剖宫产921例,发生低仰卧位综合征56例,发生率6.08%,56例孕妇年龄21~39岁,平均27.2岁,孕周37+2~42+3周。其中择期手术637例,急诊手术284例。麻醉方式均为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127例,联合阻滞麻醉794例。56例仰卧位综合征均出现在麻醉成功改变体位后,出现症状最短时间不足1min,最长时间7min。

1.2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孕妇仰卧数分钟后出现头晕、烦躁、胸闷、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加快、血压下降、收缩压下降至80mmHg或下降30mmHg以下[1]。

1.3 处理

一旦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立即取左侧卧位,采用右侧身垫高15~30°或平卧下用手将妊娠子宫推向左侧,使下腔静脉血流通畅,血压即迅速恢复正常[2],同时加大吸氧浓度和速度,加快输液速度,如血压仍不回升时,静滴麻黄素20mg,一旦发生仰卧低血压综合征,尽快将胎儿娩出以避免严重的休克或引发的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对母儿的影响,但要尽可能待血压恢复后取出胎儿较理想,并做好母儿抢救准备。

2 结果

本组56例经采取改变体位后,SHS的症状随即减轻或消失,4例剖宫产的新生儿娩出以后均有不同程度窒息,经抢救康复,1例术中见有胎盘早期剥离。

3 讨论

3.1 SHS发生原因

尽管最早可在妊娠16周左右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系列表现[3],但SHS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产前检查时。臀位行外倒转术和剖宫产手术时,尤其在剖宫产手术麻醉后。妊娠后半期,上半身静脉压略有下降,下半身的血压上升,较非孕时可高出3~10mmHg,约有90%的孕妇于平卧位时,下腔静脉受到程度不等的压迫,致下腔静脉完全受阻。部分产妇呈现有明显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另有研究表明导致SHS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盆腔的侧支循环的不充分,因而被压迫后使得心输出量的降低更加明显。发生的几种情况是:(1)剖宫产手术麻醉后,由于麻醉导致腹肌及子宫附着韧带的松驰,妊娠子宫失去支撑,平卧时下段主动脉也有程度不等的压迫,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联合麻醉由于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被阻滞,伴动脉扩张,周围阻力下降,加之血液淤积于周围血管系统,静脉回流受阻,心排出量减少,这样会使SHS的发生率升高或症状加重。SHS发生于硬膜外麻醉后,是因为妊娠晚期硬膜外神经丛的体积增大,硬膜外腔间隙减少,由于妊娠子宫的压迫,药液易在蛛网膜下隙的外腔内扩散,导致麻醉范围过大,若麻醉平面高达T8以上则可诱发血压下降。(2)发生于产前检查,尤其做四步骤诊法和超声检查时,此时产妇仰卧位可突然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可能系产科医生和超声检查左侧腹部时,将子宫推向右侧,压迫下腔静脉。(3)宫腔压力增加时,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的晚期妊娠者,若取仰卧位,由于膨大的子宫正压在脊柱前的下腔静脉上,阻碍了下腔静脉血液回流,从而引发仰卧位综合征。(4)临产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大多数发生于临产前的系列检查中,而真正临产后很少发生,分娩或改变子宫位置,会减轻子宫对主动脉及下腔动脉的压迫,可使心输出量增加20%~25%[4],血压下降的机率也就相对较小。

3.2 对母儿的影响

由于回心血量减少,胎盘血流量也减少,可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不及时处理甚至可导致胎死宫内。对产妇,如长时间仰卧位,下腔静脉受压过久,不及时处理,还能使下腔静脉压升高,蜕膜层静脉淤血或破裂,形成蜕膜层血肿,从而导致胎盘早剥的发生。如果麻醉后血压下降,心率快为麻醉药的过敏或不良反应引起的休克,即快速大量补液,同时用多巴胺,麻黄素等升压药物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压迅速回升,心脏后负荷也加重,从而使心脏不能耐受巨大的负担,而引起急性左心衰和肺水肿而危及产妇的生命。

本组资料观察发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在麻醉后到胎儿娩出前,因此为了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出现在施行剖宫产手术时,首先应仔细询问病史,对孕期曾有本征发病史者,手术时将右臀垫高向左倾斜或将手术台向左倾斜15~30°,如无心血管疾病,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可在胎儿娩出前20~30min,从上肢静脉快速滴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或10%葡萄糖500mL。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采取左侧卧位效果不佳时,应考虑右侧卧位,个别情况下子宫有左旋的可能。

[1]王德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5,1(11):2~3.

[2]乐杰.孕期常见症状及处理·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医院出版社,2003:62.

[3]宋薇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相关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11(22):819.

[4]杭燕南.当代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6~945.

猜你喜欢

低血压下腔硬膜外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