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8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2010-02-11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6期
关键词:肠梗阻结肠癌结肠

赵 玲

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是结肠癌晚期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但是因为病情发展缓慢,容易被人们忽视。一旦发展到完全梗阻阶段,手术根治概率将会明显下降,手术效果也会大大降低,所以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和时机,十分重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5年来共手术治疗结肠癌并发肠梗阻38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38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均来自2004年1月至2009年7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病房收治,其中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39~73岁,平均60岁,60岁以上27例。术前均行X线透视或平片证实结肠梗阻,完全性肠梗阻22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6例。结肠癌按Dukes分期:B期15例,C期20例,D期3例。本组术前结肠镜配合病理检查明确诊断13例,术后病理常规检查明确诊断25例,共计腺癌22例、黏液癌14例、未分化癌2例。

1.2 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方式

本组患者术前均经禁食、胃肠持续减压、广谱抗生素消炎等保守治疗12~48h,根据病情(梗阻加重或无明显缓解)而决定手术时机。全部病例采用静脉复合气管插管麻醉。行结肠Ⅰ期切除根治性术35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28例,左半结肠切除7例(术中行结肠减压、灌肠);分期手术3例,切除左半结肠、横结肠造口、关闭远端结肠、Ⅰ期造瘘,术后3个月行Ⅱ期吻合。

2 结 果

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术后肠造瘘口排便良好,无发生造肠瘘口回缩或坏死、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

出院后随访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5%(34/38)、82.4%(28/34)、71.4%(20/28)。

3 讨 论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明显增高,并发肠梗阻者十分多见[1],由于结肠梗阻多为闭袢性,加上肠壁薄、血供差、肠内含有大量细菌等,易引起许多并发症。此外,结肠癌伴肠梗阻者多为老年人,因老年人多有便秘习惯,有时几天不排便、排气认为很正常,所以未能得到及时就医诊断。本文结肠癌伴肠梗阻者平均年龄60岁,60岁以上27例,占71.1%,老年患者易合并症原因是老年人免疫力下降、代偿功能低下,常发生低蛋白血症、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手术耐受性较差。另外,我们发现结肠癌伴肠梗阻的急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择期手术,主要原因为可能跟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有关,并发症中伤口感染和腹腔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这两种并发症都跟术中污染有关[2]。因此,做好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以及抗生素治疗等术前准备工作,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

右侧结肠癌伴肠梗阻实施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的,已经确定共识[3],本文行结肠Ⅰ期切除根治性术35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28例,均取得良好效果。对左侧结肠癌伴肠梗阻一期切除成功的报道近年来也在增多,张明祥等[4,5]报道认为,右半结肠和左半结肠癌性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同样具有安全性,本文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术7例,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效果满意。对于3例梗阻时间较长、感染中毒症状重、肠道术中灌洗不满意的老年患者行左半结肠、横结肠造口、关闭远端结肠、Ⅰ期造瘘,术后3个月行Ⅱ期吻合,效果也不错。

总之,对于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一定要做到早期诊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一定要把解除梗阻,抢救患者的生命放到第一位,其次是切解肿瘤,力争根治,这样对减轻手术的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大有益处。

[1]董新舒,赵鹏.重视大肠癌所致低位肠梗阻的诊治[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4,10(1):1.

[2]任立焕,傅卫,王亮,等.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病死率的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7,22(1):3-6.

[3]甘泉水,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J].河南省外科学杂志,2009,15(5):24.

[4]张明祥.老年结肠癌性梗阻诊治体会[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3(5):398-399.

[5]朱民,朱军.老年人结肠癌并肠梗阻86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9):1114-1115.

猜你喜欢

肠梗阻结肠癌结肠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