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加穴位贴压治疗睡眠障碍148例

2010-02-10苏标瑞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12期
关键词:神庭泻法安眠药

李 月 苏标瑞

(解放军第174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3)

近几年,我们采用针灸结合耳穴治疗睡眠障碍290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1]:每天睡眠不足4h,服安眠药无效,或需用安眠药可入睡6h,但入睡较浅,易醒多梦,醒时精神状态差,肢倦神疲,超过15日者。

本研究病例共290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8例,男71例,女77例;年龄17~65岁;病程19天~11年,其中6个月以内56例,6个月~2年63例,2年以上29例。对照组142例,男63例,女 79例;年龄18~ 61岁;病程15天 ~9年,其中6个月以内47例,6个月~2年的68例,2年以上27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①针刺治疗。取穴:百会、神庭、印堂、神门、安眠、三阴交、太溪。针刺以平补平泻法。属肝火上扰型加合谷、太冲,并用捻转泻法;心脾两虚型加脾俞、心俞、足三里、阴陵泉,用捻转补法;阴虚火旺型加大陵、照海,用捻转补法,再加太冲,用捻转泻法;久病者加地机,用平补平泻法。每天1次,百会与神庭接电针,用密波,留针30min,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②耳穴贴压主穴取神门、交感、枕、脑干、皮质下;配穴取肾、心、脾、肝。将王不留行籽于穴位贴紧,并按捏片刻,以患者可耐受疼痛为度,至耳郭发红发热为佳。每天按压4~6次,每次5min,睡前加强按压,2天更换1次。两耳交替施治。5~7次为1个疗程,治疗1~4个疗程。针刺期间停用安眠药物。

对照组采用单纯安眠药治疗。舒乐安定片每次lmg,每天1次,睡前1h服,共服30天。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2]: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达6h以上,睡眠沉稳,醒后精神好;好转: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睡眠深度增加,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后失眠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治疗结果:治疗组148例,痊愈75例,好转 62例,无效11例,痊愈率50.7%,总有效率92.6%;对照组142例,痊愈 41例,好转 39例,无效 62例,痊愈率28.8%,总有效率56.3%。

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讨论

睡眠障碍属中医学“不寐”范畴,病因为心、脾、肝、肾阴血不足,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心主血,肝藏血,脾摄血,肾精上承于心,心气下交于肾,则神志安宁。若暴怒、忧虑、劳倦等伤及脏腑功能,精血内耗,每多形成不寐,日久不愈,诸脏彼此影响,导致气机紊乱则形成顽固性睡眠障碍。中医学认为,十二经脉皆通于耳,耳穴具有洞察脏腑疾病的功能及治疗脏腑疾病的功效,故临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睡眠障碍,与针刺特定穴位共奏协同作用,疗效显著。

临床治疗中,我们感到睡眠障碍属虚者居多,故治疗以养血安神定志为主,选用百会、神庭、印堂、神门、安眠、三阴交、太溪等穴针刺治疗以宁心安神,并随辨证加减。对于顽固性睡眠障碍者,根据“久病入络”、“久病必瘀”,故加地机穴。临床中我们体会到:①有些患者在针刺留针时就呈入睡甚至酣睡状,此类病人往往睡眠明显改善;②对于心脾两虚型患者精神压力大,治疗时效果明显,但停止治疗一段时间又有复发现象,有的甚至对针刺产生依赖性。肝火上扰型患者,只要能控制情绪,则治疗后复发较少。③对于针刺疗效差的,通过延长留针时间,辅以心理疏导也能提高疗效。④另外,规律作息时间不可忽视,无论前晚何时入睡,早晨都应按时起床,周末和假日也保持平常的上床时间;安静、舒适和安全的睡眠环境,保证安心入睡,不在床上阅读和看电视,适度规律运动,但不要在睡前2h内进行;晚餐后不饮酒、咖啡和茶,不吸烟,睡前不要过多饮食。如上床20min仍不能入睡,可起来做些单调的事情,待有睡意时再上床,睡不着时不要经常看时间,顽固性睡眠障碍者尽量避免白天小睡或午睡。

[1]世界卫生组织.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2-7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6.

猜你喜欢

神庭泻法安眠药
浅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操作
手梳前额 缓解失眠
吃安眠药也有讲究
手梳前额可缓解失眠
手梳前额缓解失眠
分清安眠药与安神药
太阳穴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
手到病除
安眠药不“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