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内障手术应用碳酸利多卡因球后麻醉255例

2010-02-10陈卫东王红杰

中国药业 2010年3期
关键词:针尖碳酸利多卡因

陈卫东,王红杰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眼一科,河北 保定 071051)

碳酸利多卡是由盐酸多卡因与碳酸氢钠在CO2饱和条件下制成的碳酸利多卡因灭菌水溶液。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内眼手术十分重要,不仅可保证术者良好的手术操作空间,而且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采用单一碳酸利多卡因球后阻滞麻醉白内障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眼科白内障患者255例,其中男132例,女123例;年龄12~101岁,平均65岁;合并高血压86例,糖尿病19例;均无碳酸利多卡因过敏史。

1.2 麻醉方法

抽取2%碳酸利多卡因5 mL,用5号针头在患者眶下缘中外1/3交界处垂直刺入眶内,约1.5 cm,然后针尖稍斜向鼻上方,慢慢刺入约2 cm,有突破感后,回抽无血,注入药液2 mL,按压眼球[1]。

1.3 疼痛程度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术中观察和患者反应情况将麻醉效果分为好、较好、差。好为注射后眼压明显下降,睁眼困难,眼球左右转动受限,瞳孔中等散大,手术无疼痛;较好为眼压无明显变化,眼球左右可转动,手术时有疼痛但可耐受;差为麻醉效果不明显,手术不能耐受。

2 结果

效果:手术感觉好者188例(73.73%),较好者65例(25.49%),差者2例(0.78%),手术麻醉效果满意率达99.22%(253/255)。

并发症:56例患者按压眼球时感觉有头晕不适,稍休息后好转,不影响手术;3例患者球后出血,眼睑肿胀、瘀血,压迫止血后继续手术,术后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碳酸利多卡因属酰胺类麻醉药,麻醉起效快,穿透力强,约3~5 min起作用,作用强而持久,持续约1~2 h,过敏反应少,不用皮肤过敏试验,无扩张血管及对组织的刺激性,相对较安全。如手术较复杂,估计手术时间较长,可在10 mL药液中加入1滴1∶1000肾上腺素,以延长麻醉时间,同时可有减少出血和散瞳的作用,但合并青光眼者和有心血管疾病者慎用[2]。眼部手术麻醉方式多种多样,白内障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有球后麻醉、球周麻醉和表面麻醉。球后麻醉是将麻醉剂注射到球后肌锥内,麻痹第3对、第4对、第6对脑神经使眼球运动受限及瞳孔散大,麻痹第5对脑神经抑制痛觉;降眼压机理是麻痹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及眼球运动神经,阻断其对植物神经的影响,减少房水生成的同时又使眼外肌松弛而使眼压下降[3]。球后麻醉注射时,针尖斜面应朝向眼球,注射针头应选择较钝针尖,可反复消毒使用,刺入深度不超过3.5 cm,特别是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因其眼轴较长而更容易操作后巩膜;注入药液量不宜过多,特别是矮胖型患者,容易引起眶压升高而使眼压升高。

[1]管怀进.眼科显微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7.

[2]卢 奕,陆国生,罗 怡,等.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J].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3):230-231.

[3]Avltt J.Brain stem anesthesia after retrobuebar beock[J].O phthalmology,1987,94:718.

猜你喜欢

针尖碳酸利多卡因
基于FDTD仿真的高增益拉曼镀金针尖的可重复准确制备
废弃混凝土碳酸化再生利用技术进展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冒泡的可乐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针尖和笔尖
写小诗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碳酸根基水铝钙石的制备及其在PVC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