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学术使命

2010-02-10陆付耳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医药学现代医学西医

陆付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武汉 430030

长期以来,中西医结合作为我国政府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政策之一,不仅充分地体现在我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工作中,而且也耳熟能详地出现在我国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这其中既有人们常说的政策层面上的中西医结合,也有学术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从我国中西医结合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来思考,不难看出,中西医结合政策的制定是建立在学术基础之上的,是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本质所决定的。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学科体系不仅已经纳入了我国的学科分类目录中,而且在国际结合医学领域也日益显示其重要学术影响,彰显其重要学术地位[1]。天佑中华有中医,如果说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诊疗经验的中医学是我国医学的优势,那么,中西医结合便是我国医学的优势和特色。

毋庸置疑,中医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且由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诊疗经验在当今国际医疗和保健领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医以现代科学为载体,其发展突飞猛进,其贡献辉煌灿烂,已经成为解决当今世界医疗卫生问题的主流医学。那么,中西医结合学科对当代社会究竟肩负着什么样的学术使命呢?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与讨论,望同道批评指正。

1 沟通医学理念

众所周知,中医和西医分属完全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不仅在术语和概念等方面迥然有别,而且在临床方面如诊疗方法和疗效的判断标准等也完全不同。在中西医并存的当代,加强中西医的沟通非常重要。如果在中西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不仅能促进中医和西医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对于广大民众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中西医各自的理念和特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广大民众就医时才能更合理的选择。中西医结合学科的首要学术任务之一就是要沟通中西医学的理念,达到相互理解、继而支持和合作,共同提高。很难设想在中西医学界在互相不理解的状态下能够有效地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因此,以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为基础,对传统中医的理论概念进行解释,对某些传统方剂和药物进行疗效的验证,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索与分析等研究工作,完全是必要的。然而,这些旨在沟通中西医学的开创性研究,在某些沟通不够或者拒绝沟通的人看来,或者被冠之为低水平的工作,认为仅仅是对中医药的诠释,而不是发展中医药;或者被名之为不必要的工作,中医根本不需要用西医来解释,中医药的有效性毋庸置疑;或者被称之为无意义的工作,西医根本就不能解释中医,中西医之间根本就不可能通约。等等,凡此种种非议,众说纷纭,莫终一是。笔者认为,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如诠释概念、验证疗效、阐明机制等探索,在当前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种沟通中西医的工作不是多了,而是不够。在科学体系内进行学科间的解释、验证和阐述几乎是所有的学科都需要做的研究工作,即使是某一学科内也需要同样的基础性工作;现在不是要不要开展沟通中西医理念的研究工作的问题,而是要找好沟通的切入点开展创新性的研究才是关键。

诚然,目前在沟通中西医学理念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到位的问题。为此,首先要加强旨在沟通两种医学理念的合理解释和相互包容方面的研究工作;其次要理性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沟通的工作。中西医沟通不是同声传译,由于两种医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完全不同以及目前科学的发展水平和我们现时的认知水平所限,不是两种医学所有的概念和术语都能够相互解释,相互印证,不能因为现在还不能解释的中医概念或理论而否定该概念或理论。沟通还应是双向的,不仅可以从西医的观点来解释中医,同样可以用中医的观点来解释西医,这种双向沟通已经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另一种倾向,即所谓的不可通约论:认为现代医学根本不可能解释中医。中西医都是为人类预防医疗和保健服务的生命科学,在理论体系方面都是建立在以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之上,在临床实践方面都能显示其各自的疗效和特点,为什么就不能相互解释呢?只要以理性的思考和务实的态度来对待中西医学的沟通问题,我们一定能为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2 发展传统医学

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究竟是发展了中医,还是阻碍了中医?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也是经常引起争论的重大问题。回顾中医药的发展历程,从来都是开放的,与时俱进,没有哪一次中医药的发展脱离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没有哪一次脱离了当时的人文社会现实。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学科都不是彼此孤立的,都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运用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来发展自己。中西医结合应当是发展传统中医药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协调发展,使传统中医药学成为现代中医药学。当然,这里有一个处理好继承与发扬的关系问题。继承传统,中医框架不可废;与时俱进,发展图新不动摇。继承传统,意味着传统中医药学的基本体系必须继承,基本理论必须继承,基本经验必须继承,这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现实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创新,就是改变传统中医药的诊疗和生产实践中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不相适应的部分,并努力提高中医的诊疗效果和中药的产品质量,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具体来说,就是保持中医药的传统框架,丰富中医药的实质内容。为此,在坚定不移地继承中医传统特征的前提下,必须坚定不移地创新发展。中医药学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不断与疾病作斗争、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显然,现代科学技术的介入是发展传统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3 丰富现代医学

中西医结合不仅发展了传统医学,同时也丰富了现代医学。以生物医学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展,彻底改变了人类医疗保健的状况,以人均期望寿命的显著延长、婴幼儿和孕产妇死亡率的显著降低、传统烈性传染病的有效控制等为代表的卫生指标,雄辩地昭示了现代医学的成就。可是,生物医学显然有其不足之处,生物医学显然不能解决所有的疾病与健康问题。同时,由于生物医学在其本身的发展过程中,也阶段性地给现代社会带来严重的医学问题,如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广泛出现等等。此外,社会的发展,还不断地面临许多新的医疗问题,如疾病谱的变化,代谢紊乱和慢性退行性疾病成为现代疾病的主要构成,亚健康、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等等,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生物医学对此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学,对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还有其独特的理论。实践已经证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对现代医学所不能解决的医学问题或现代医学没有优势的领域,中医药是大有可为的。同时,中医药的传统理论与思维方式,也会给现代医学以启迪,从而推动现代医学研究与创新,丰富和发展现代医学。如砷制剂治疗白血病取得成功并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是丰富现代医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等到将来现代医学所面临的问题都解决了,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就不需要了?社会的发展有其规律性,有一共性似乎在任何时代都管用,那就是不变的原则:传统与现代既相互连接,又并行不悖。现代来源于传统,传统升华为现代;传统与现代,对于任何社会都是需要的,同时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实践证明,很多现代面临的问题,可以用传统的方法解决;在文化方面如此,在医学领域同样如此。历史发展的轨迹是螺旋式的发展方式,也说明了传统始终会出现在任何时代的社会生活中,传统的力量始终会对当代产生影响。

4 创新医学模式

中西医结合是一种很实用的医学模式,相对于单纯中医和单纯西医来说,她又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医学模式。中医宏观,西医微观;中医抽象,西医具体;中医辨证,西医辨病;中医调理,西医祛病。因此,中西医结合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如能在实际工作中有机地结合,就集中了两种医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两种医学的理论智慧、两种医学的宝贵经验,那么就能更好地在诊疗实践中发挥两种医学的优势,克服彼此的不足,给患者带去更为合理而有效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医学水平。也许有人不太明白,为什么两种医学的有机结合就能提高疗效?让我们看一看笛卡尔坐标,如果说中医和西医分别代表X轴和Y轴上的点,那么中西医结合就是X轴和Y轴上的点连接起来所获得的面积;点与面的信息量对比,其优越性不言而喻。

对于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和必要性等问题,在学术界在医学领域可能争议多多,莫终一是。但是,如果我们写一个简单的问卷对普通老百姓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就会发现答案惊人地相似:中西医结合就是中医与西医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就这么简单!这使我想起了一句通俗话:大道至简。我们为什么要把中西医结合想得那么复杂呢?跳出僵化的思维怪圈,解除不可通约性的束缚,以务实的精神对待中西医结合,我们就一定能做好中西医结合工作。

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不辱使命,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医药学现代医学西医
鼠疫促进现代医学
浅析医学科技对眼健康系统发展的影响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
中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
论蒙医药学的挖掘与展望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中医药学术语系统研究概述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