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那普利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2010-02-09蒋少华

重庆医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那普利心血管病变异性

蒋少华,李 洪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617068)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是判断自主神经活动常用的定量指标,用于定量评价人体植物神经系统对心脏和血管调节动态平衡的指标。本研究旨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前后的HRV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Ⅱ~Ⅲ级,排除低血压患者,共195例,其中冠心病 87例,高血压73例,扩张型心肌病35例,2型糖尿病1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94例)与对照组(101例)(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参照2007年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两组在给予卧床休息、限盐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据具体情况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等。两组患者上述药物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另加服盐酸贝那普利5 mg每天1次,8周为 1个疗程。

1.3 HRV检查及分析方法 治疗前后行HRV检测。本院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为北京美高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制造的 ECGLAB型HOLTER12型 HOLTER分析系统。经分析得出HRV时域分析指标:全部 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 in 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SDNN的均值(SDNN Index),正常相邻 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正常相邻 R-R间期差值大于 50 m s的百分比(PNN 50)。频域分析指标包括低频(LF)、高频(HF)与超低频(VLF)。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改善Ⅰ级以上为有效,不足Ⅰ级或心力衰竭加重或死亡者为无效。

2 结 果

经上述方法治疗8周,治疗组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有效20例,对照组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有效13例,两组间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治疗组治疗8周后,血压有所下降(P<0.05),治疗前后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8周后SDNN 、SDANN、SDNN Index、RMSS、VLF、LF、HF 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 SDNN、SDANN、SDNN Index、VLF、LF、HF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HRV各参数的变化见表2。

表1 两组心力衰竭改善情况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HRV各项参数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HRV各项参数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组参数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收缩压(mm H g) 121.2±21.7 110.3±17.9△* 123.8±20.5 119.4±14.3舒张压(mm H g) 78.1±12.3 70.6±9.4△* 79.2±11.9 75.3±8.6 HR(次/分) 96.6±14.2 81.6±9.4△ 99.4±13.9 86.7±11.2 SDNN(m s) 80.1±9.5 103.6±8.7△* 81.4±10.5 91.3±9.9 SDANN(m s) 65.7±7.8 93.2±7.9△* 66.1±9.2 70.3±10.3 SDNN Index(m s) 25.1±11.3 47.5±10.6△* 26.4±12.3 32.6±10.2 RMSS(ms) 25.2±10.7 35.4±11.5△ 24.9±11.3 32.7±9.7△PNN 50(%) 5.1±3.9 4.8±4.3 4.6±4.1 4.4±3.8 V LF(m s2) 451.1±312.7 651.4±299.6△* 458.3±299.8 497.7±253.5 LF(m s2) 191.0±79.3 261.1±72.5△* 188.2±77.4 201.5±73.9 HF(ms2) 69.6±50.1 93.5±59.2△* 71.8±52.7 77.9±44.7

3 讨 论

2007年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指出:CHF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NS)兴奋性增高,多种内源性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激活;其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等,形成恶性循环。HRV反映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活动的紧张性和均衡性,可作为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独立评价指标[2]。已明确CHF时HRV显著降低[3-4],尤以反映迷走神经活动的指标降低最为显著。HRV的减少程度同CHF的严重程度有关[5],HRV可以预测CHF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6-7]。

贝那普利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抑制其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及降低迷走神经活性的作用,从而使得高血压患者的交感神经张力下降,迷走神经张力增强,平衡了自主神经功能,另外还可能通过血液动力学改善来影响HRV。

本文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8周,两组间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未达到显著差别时,已出现HRV的明显改善,提示贝那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益处可能与其改善心脏自主神经活动有关。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

[2]Grimm W,H erzum I,Muller HH,et a1.Value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to p redict ventricu lar arrhy thmias in recipients of p rophy lactic defibrillators w ith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J].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2003,26(1):411.

[3]M alik M.H eart rate variability:standards of measurment,phys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clinical use[J].Circu lation,1996,93(8):1043.

[4]Caso lo GC,Strolel P,Su lla A,et al.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functional severity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secondry to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Eur Hearf J,1995,6(2):360.

[5]魏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J].重庆医学,1998,27(1):62.

[6]唐继志,李忠杰,方永生,等.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临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3):241.

[7]王勤,孙孟彪,李秋荣.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4,6(6):800.

猜你喜欢

那普利心血管病变异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落尔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